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地产风云:从包工头开始发家致富 > 第29章 开诚布公
换源:


       我看到陈建国他们这么紧张,立马猜到,他们肯定又在商量集体罢工跑路的事。

不但没出去,反而关上门,并把门给反锁了。

“赣省仔,我让你滚出去,你没听到是吧?”

陈龙怒了,带着陈俊生朝我走了过来。

看样子,是要轰我出屋。

我看着陈建国,直接摊牌道:

“陈师傅,我知道你们在商量罢工跑路的事。

你电话那头的人,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别的工地上的包工头。”

闻言,陈建国和那群山东工友们,神色都大惊,面面相觑。

显然没想到,我什么都知道。

“小子,你特么胡说八道什么呢?”

陈龙还想掩饰:“赶紧滚出去听到没,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说罢,他和陈俊生用肩膀顶了顶我。

“我有没有胡说,你们心里有数。”

我用力推开陈龙和陈俊生,快步走到了陈建国身前。

见状,屋里的山东工友,立马把我给围住了。

看气势,是想要修理我一顿。

“先别动手。”

陈建国抬手阻拦道。

随后他挂了电话,从床上站起身,走到我面前,一脸好奇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我当即把今天早上,王志超找我谈话的事,以及我自己内心的一些猜想,简单说了一遍。

“妈的,肯定是我们中间出现了叛徒,把这事告诉给了王志超。”陈龙骂骂咧咧。

“别让我知道这叛徒是谁,否则,没他好果子吃。”陈俊生也气得咬牙切齿。

其他山东工友,一个个也义愤填膺。

陈建国分析道:“应该不是我们内部人员,不然,王志超就不是怀疑了,而是肯定。

我猜,也许是我们平时聊天过程中,被某些人给听到了一些只言片语,然后给王志超打了报告。”

“我们平时聊这事,都是用方言聊,能听懂的人,即便不是我们内部人员,那至少也是我们山东人,会是谁?”陈龙皱眉问道。

陈建国摇道:“那就不知道了,这工地大得很,山东人也多得很,除了我们泥工这边,钢筋工和木工那边,也有不少山东人,也许是被那些人给听到了,然后告诉给了王志超。”

“陈龙,你待会转告其它屋的山东工友,从今天开始,不许在私底下议论这事,一切等李老板那边的消息,一旦李老板那边有了动工的消息,我会告知他们的。”陈建国叮嘱道。

“好的,三大爷,我明白。”陈龙点头。

陈建国这时看向我:“洪宇,你既然分析出了,我们的确是要集体罢工跑路,为什么不告诉王志超?”

“是啊,赣省仔,你不是刘胜华、王志超他们的人吗?怎么不告密?”陈龙对此也十分不解。

我说道:“陈师傅,我是刘胜华带来的,但我并不是他的人。”

“你骗鬼去吧,你不是王志超、刘胜华的人,他能对你那么照顾,又是让我三大爷亲自教你手艺,又是对你嘘寒问暖,对了,今天中午,他还邀请你去他家吃饭,就这,你特么告诉我,你不是他的人?”陈龙明显不信。

陈俊生等其他山东工人,都不信我的话。

对此,我很无奈,“不管你们信不信,但我真不是王志超、刘胜华的人,不然,我早告密了。刘胜华之所以让王志超对我特殊照顾,是另有原因,不过,至于什么原因,我不想说。”

陈建国眼神紧盯着我,见我不像在撒谎,暂且选择了相信我。

“行,就算你不是王志超的人,那你为什么要帮我们,特意把王志超怀疑我们的事,告知给我们听?”陈建国问道。

我坦诚道:“陈师傅,不瞒你说,我来工地,主要就是为了学手艺,我想从你这里学到砌墙的手艺,所以我帮你,也是帮我自己。”

陈建国说道:“你跟着王志超,即便没有我,他也一样会让别人教你手艺。工地上会手艺的人,一抓一大把,你没必要非得从我这里学。”

我苦笑道:“我倒是愿意跟着王志超,但王志超未必愿意要我,我刚才就说了,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刘胜华才让王志超照顾我的,但不出意外的话,过两天,刘胜华就该让王志超在工地上好好整我了。”

陈建国说道:“如果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放心,即便没有王志超的交代,我也一样会教你手艺,即便是我到了别的工地上,我也会带着你。”

“谢谢陈师傅。”我等的就是陈建国这句话。

只要陈建国愿意带着我,那我就不需要再依靠刘胜华了。

当然了,现在还不是和刘胜华撕破脸的时候。

毕竟,陈建国他们目前还在刘胜华的名下干活。

意味着,我也还要待在刘胜华的工地上一段时间。

撕破脸对我,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不用谢,该谢的,是我们才对。”

陈建国说道:“不是你的提醒,我们还不知道王志超已经得到了,我们要集体罢工跑路的消息。

一旦王志超确定了,肯定会先一步招工人,然后把我们给赶出工地。

而李老板那边的工地,目前又还没有开工,具体能不能到李老板那边的工地上干,还是个未知数。

真要是被王志超给赶出了工地,我们这么多人,一时还真不好找活干。”

我不解道:“陈师傅,海城正在大搞开发建设,工地多得很,按理说,活不难找吧?而且其它工地的工价,普遍也比刘胜华这里高。”

陈建国点头道:“海城的工地是多,工价也普遍比这里高,但大多数的工地,都是年底才结账。

和包工头要是熟悉,知道他老家在哪还好,毕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若是不熟悉,年底拿不到钱,那是常有的事。

甚至有些包工头,拿着工程款,直接跑路,等警察找到他,钱早就花光了,工人们直接白干一年,我们以前就吃过这种亏。

当然了,这种事,毕竟还是少数,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还是我们的个人家庭原因,我们这些人,都上有老,下有小,每个月都要往家里打生活费,根本坚持不到年底结账。

刘胜华给我们的工价虽低,但他在海城,还是有些本事的,承包了五六处工地的砌筑项目,只要你肯努力,这边完工了,立马又能转场去别的工地,一年下来,至少能干三百天的活。

别的工地,工钱虽高,但只能干两百天活,综合下来,一年的工钱,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但至少我们能每个月拿工钱,不必冒拿不到工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