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内渐渐安静下来,众人或坐于先天蒲团,或立于殿中两侧,目光皆投向高台之上的空位,心中满是期待。
张净混在人群中,目光掠过下方神色各异的先天神圣——老子闭目养神,似在调整道心;
元始天尊面色肃穆,隐隐透着对大道的敬畏;
通天教主则时不时看向殿外,似乎在好奇还有谁会来;
女娲指尖流转着淡淡的造化灵光,显然已开始提前感悟;
红云正与身旁的镇元子低声交谈,眉宇间满是对讲道的憧憬;
而角落里的鲲鹏,则依旧散发着冰冷的气息,时不时扫向西方二圣的目光中带着几分不甘,尤其是看向红云和镇元子的目光中,更是充满了怨恨。
看到这里,张净不由得暗自思忖:“这样看的话,说不定可以试试复刻前世中鸿钧的操作,第七道鸿蒙紫气就交给红云,让他来挑起洪荒各大能间的争斗。”
就在此时,高台上突然泛起一阵金光,混沌气流汇聚间,鸿钧的身影缓缓显现。
他身着金色道袍,周身道则与紫霄宫的混沌气息融为一体,圣人威严如潮水般扩散开来,殿内所有先天神圣皆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起身拱手行礼:“见过鸿钧圣人!”
鸿钧微微颔首,目光如星辰般扫过殿内众人,最终落在下方六个先天蒲团上,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今日吾开坛讲道,传大道至理。下方六座蒲团,乃吾早年间以混沌材料炼制,蕴含悟道机缘,此后听道,便以此座次排位,无需再争。”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心中顿时了然——这六个蒲团的归属,竟被鸿钧变相认可,相当于默认了坐于蒲团之上的六人,未来将是洪荒道统的核心。
西方二圣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喜色,悄悄对视一眼,心中暗自庆幸方才的“示弱”没有白费;
鲲鹏则紧握双拳,指甲几乎嵌入掌心,却不敢有丝毫反驳——在圣人威严面前,他的不甘只能压在心底。
张净心中也泛起一丝波澜,他明白鸿钧此举看似定序,实则是在为自己培养势力,坐于蒲团之上的六人,日后大概率会成为天道圣人,而他们与鸿钧的联系,也将因此更加紧密。
但他并未显露异色,只是静静站在原地,等待鸿钧开讲。
待众人重新落座,鸿钧缓缓开口,声音如同混沌初开时的第一道惊雷,清晰地传入每一位生灵耳中,却又不显得刺耳,反而带着一股引人悟道的道韵。
“吾今日所讲,乃大罗金仙之道。洪荒初开,生灵皆循本能修行,却不知何为修炼,为何修炼,如何修炼。今日吾便为尔等解惑,为洪荒立修炼之基。”
话音落下,鸿钧抬手一挥,穹顶之上的混沌星空中,突然浮现出一道道金色符文,符文流转间,化作两行大字,一行写着“凡境四境”,一行写着“仙境八境”。
“凡境者,乃生灵悟道之始,需先固本培元,褪去凡胎。”
鸿钧的声音缓缓传来,指尖指向“凡境四境”四字,第一境的符文顿时亮起,
“第一境,练气化精。此境需引天地灵气入体,转化为自身精气,填补肉身亏空,强化体魄,为后续修行打下根基。”
“如洪荒草木之灵,需先吸收日月精华,方能开启灵智;如走兽之属,需吞吐灵气,方能打破血脉桎梏。”
殿内不少修为较低的生灵闻言,顿时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此前他们虽能本能地吸收灵气,却不知此举的目的,如今听闻鸿钧讲解,才明白练气化精竟是为了强化肉身,心中顿时有了方向。
鸿钧继续说道:“第二境,炼气化神。精气充盈之后,需以自身意念为引,将精气转化为元神。”
“元神乃生灵之本,若元神不固,即便肉身再强,也难登大道。此境如同烛火,肉身是烛台,精气是灯油,元神便是火焰,唯有火焰不灭,方能照亮道途。”
伏羲听到此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下意识地摸了摸手中的炼妖壶。
他此前虽已凝聚元神,却不知元神与肉身、精气的关联,如今经鸿钧点破,顿时对自身道途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三境,炼神返虚。元神壮大之后,需打破肉身束缚,让元神与天地灵气交融,感悟天地间的道则。”
“此境如同鱼儿游入江海,不再受限于鱼缸之小,可在天地间自由遨游,感悟更广阔的大道。”
鸿钧的声音带着几分悠远,第三境的符文随之亮起,
“如洪荒中的风之精灵,可随风气游走四方,感悟风之道则;如雷之神兽,可伴雷霆而行,领悟雷之奥义。”
帝俊与东皇太一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可。
他们身为妖族皇者,麾下妖族生灵众多,此前一直不知如何引导妖族修行,如今听闻炼神返虚之境,顿时明白妖族生灵可借助自身血脉优势,更快感悟天地道则。
“第四境,炼虚合道。此境乃凡境之终,需让元神与天地道则深度融合,初步触摸大道门槛,褪去凡胎,踏入仙境。”
“此境如同种子破土而出,历经凡境三境的滋养,终于长成幼苗,可承受仙境的大道洗礼。”
鸿钧说完,凡境四境的符文同时亮起,化作一道流光,融入殿内每一位生灵的识海
“凡境四境,乃修行之基,唯有根基稳固,方能在仙境走得更远。”
不少处于凡境的生灵,在符文融入识海的瞬间,顿时陷入悟道状态,周身灵气环绕,修为竟开始缓缓提升。
张净看在眼里,心中暗自点头——鸿钧此举,相当于为洪荒所有生灵指明了凡境的修行方向,未来洪荒的整体实力,必将因此大幅提升。
待凡境的讲解告一段落,鸿钧话锋一转,指向“仙境八境”四字:“仙境者,乃生灵登仙之始,需在凡境基础上,不断感悟道则,壮大自身本源,最终触及圣人之境。”
“第一境,真仙。炼虚合道之后,元神与道则初步融合,可御使天地灵气,飞行于天地之间,寿元增至千年。”
“此境如同幼苗长成小树,虽已脱离凡胎,却仍需不断吸收道则之力,方能继续成长。”
“第二境,玄仙。真仙之后,需进一步感悟道则,让道则融入自身本源,可施展简单的道术,寿元增至万年。”
“此境如同小树长出枝丫,开始拥有自身的道韵,可在天地间立足。”
“第三境,天仙。玄仙之后,道则感悟加深,可凝聚仙骨,举手投足间皆有天地之力加持,寿元增至十万年。”
“此境如同小树长成大树,枝繁叶茂,可庇护一方生灵。”
鸿钧每讲解一境,对应的符文便会亮起,同时伴随着大道虚影,让众人能更直观地理解每一境的特点。
殿内的先天神圣大多已处于仙境,闻言纷纷对照自身,查漏补缺,不少人甚至在讲解过程中,就陷入了悟道状态,周身道韵流转,显然有所突破。
“第四境,金仙。天仙之后,需将自身道则凝练到极致,做到‘金性不朽’,即便肉身被毁,只要道则不散,便可重塑肉身,寿元增至百万年。”
“此境如同大树长成参天之木,根基稳固,不易被外力摧毁。”
昊天与瑶池在殿外听着,心中满是震撼。
他们如今恰好处于金仙境界,此前一直不知如何突破,如今听闻鸿钧讲解金仙境的“金性不朽”,顿时明白自己的不足,开始默默调整自身道则。
张净此前留下的天道道韵,此刻也随之运转,帮助他们更快理解鸿钧的讲解。
“第五境,太乙金仙。金仙之后,需领悟‘太乙道果’,让自身道则与天地大道产生共鸣,可借用部分天地之力,寿元增至千万年。”
“此境如同参天之木开花结果,道果成熟,可影响一方天地的道则运转。”
女娲听到此处,指尖的造化灵光愈发浓郁。
她身负造化道则,此前已触及太乙金仙之境,却不知如何领悟“太乙道果”,如今经鸿钧点破,顿时明白自己需以造化道则为基,孕育属于自己的道果,心中顿时有了突破的方向。
“第六境,大罗金仙。太乙金仙之后,需打破‘太乙道果’的束缚,领悟‘大罗道果’,做到‘诸果圆满,万法不侵’,寿元增至亿万年,可在时光长河中遨游,不受时间限制。”
“此境如同参天大树结出圣果,道果圆满,可与天地同寿。”
三清听到此处,皆露出凝重之色。
他们如今已处于大罗金仙巅峰,却一直未能触及准圣之境,如今听闻大罗金仙需领悟“诸果圆满,万法不侵”,顿时明白自己此前的不足。
老子的无为道果虽已成型,却仍有瑕疵;元始的清圣道果虽纯净,却不够圆满;通天的杀伐道果虽强大,却不够稳固。
“第七境,准圣。大罗金仙之后,需凝聚‘准圣道果’,感悟圣人道则,可调动部分天道之力,寿元与天地同存。”
“此境如同圣果成熟,只需临门一脚,便可踏入圣人之境。”
“第八境,圣人。准圣之后,需以自身道果为引,真灵寄托天道,与天道同存,万劫不灭。”
“此境乃修行之终,可掌天道秩序,为洪荒定规矩,护洪荒生灵。”
鸿钧讲完最后一境,穹顶之上的所有符文同时亮起,化作一道巨大的道则虚影,笼罩整个紫霄宫。
殿内所有生灵,无论修为高低,皆陷入了深度悟道状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