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之上,鸿钧周身金芒流转,造化玉碟悬于头顶,混沌道韵如流水般弥漫开来。
他目光扫过殿内群雄,声音带着刻意放缓的节奏,似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众人识海。
“此前吾已传凡境、仙境之道,今日所讲,乃成圣终途——斩三尸证道。”
“诸位需知,洪荒大道虽广,唯斩三尸最贴合天道,最快勘破混元。”
话音落,鸿钧抬手一挥,穹顶混沌星空中浮现出三道虚影:
左侧虚影漆黑如墨,裹挟着嗔恨、贪婪之念,是为“恶尸”;
中间虚影洁白似雪,蕴含慈悲、怜悯之情,是为“善尸”;
右侧虚影与鸿钧自身别无二致,承载着“自我”执念,是为“自身尸”。
“斩三尸者,需先以先天灵宝为基,将尸身道则寄托其上。”
鸿钧指尖指向恶尸虚影,
“恶尸易斩,只需以杀伐类灵宝承载,断却嗔恨之念;”
“善尸次之,需以功德类灵宝寄托,剥离过度怜悯;”
“最难者为自身尸,需以防御类灵宝为引,勘破‘我是谁’的执念。”
他刻意停顿,目光扫过三清手中的先天至宝,语气带着诱导:“此道无需如以力证道般赌上性命,亦无需如功德成圣般依赖天地赏赐。”
“只需按部就班,以灵宝护持,三尸斩尽之日,便是圣人位格到手之时。”
“诸位试想,普天之下,还有比这更稳妥的成圣之路吗?”
说着,鸿钧话锋一转,突然提及天道:“再者,天道无情,方能至公。它不偏私任何生灵,不掺杂半分情感,故能执掌洪荒秩序。”
“诸位若想修天道、证混元,便需学天道‘无情’——摒弃私情,斩断执念,方能与天道同频。”
“若如女娲般,因创人而心生牵挂,反被人道束缚,落得禁足娲皇天的下场,岂不可惜?”
这番话看似有理,实则暗藏算计——既贬低了女娲的人道,又暗示“无情”才是天道正统,而斩三尸正是“无情”的最佳修行方式。
然而,殿内反应却远不如鸿钧预期。
三清阵营率先表露出不屑。
元始天尊猛地睁开眼,清圣之气骤然扩散,声音带着几分冷冽:“鸿钧圣人此言差矣!”
“天道虽无情,却也孕育生灵;生灵虽有情,却未违逆天道。”
“女娲道友创人,乃顺天应人之举,何来‘可惜’之说?若修天道需摒弃所有情感,与冰冷道则何异?这等‘圣人’,吾不做也罢!”
通天教主也附和着拍了拍青萍剑,语气直率:“某家觉得,斩三尸倒是像给道心套了个枷锁!”
“若为成圣,连自己的执念都要斩去,那成圣后剩下的,还能算是‘自己’吗?依某家看,不如持剑走天下,以剑道证本心,来得痛快!”
老子虽未开口,却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阴阳二气——这是无声的反驳,暗指“有情”与“无情”本可共存,无需刻意割裂。
红云与镇元子也纷纷点头,镇元子更是轻声道:“道心为本,灵宝为辅。若本末倒置,即便成圣,也只是灵宝的傀儡。”
三清阵营的态度如此明确,其他势力顿时陷入观望。
妖族区域,帝俊眉头紧锁,低声与东皇太一对语:“斩三尸需三件先天灵宝,我妖族虽有混沌钟,却难寻另外两件。鸿钧此举,怕是只给有灵宝的势力铺路。”
东皇太一点头,手指敲击混沌钟的节奏慢了几分——他虽向往成圣,却不愿为了灵宝受制于人,更不信“无情便能至公”的说辞。
东王公坐在左侧,脸色阴晴不定。
他虽有几件先天灵宝,却也忌惮鸿钧的算计——三百年前鸿钧连女娲都敢动手,若自己修了斩三尸,日后岂不是更易被其掌控?
西王母在一旁低声提醒:“夫君,鸿钧心思难测,莫急着表态。先看看其他人如何反应。”
西方二圣则是另一番模样。
接引道人手中念珠转得飞快,眼底闪过一丝渴望——西方贫瘠,先天灵宝稀缺,若能借斩三尸之法成圣,便是最好的出路;
准提道人更是悄悄用七宝妙树挡在身前,遮住自己欲动的神色,只等鸿钧抛出更多好处。
角落里的鲲鹏与冥河,反应则更为直接。鲲鹏冷笑一声,低声自语:“三百年前抢我蒲团,如今又想以‘斩三尸’绑住众人?当真是打得好算盘!”
冥河则握紧元屠阿鼻双剑,血色雾气更浓。
他修的是“杀道”,本就与“无情”沾边,却也不愿受鸿钧摆布,只觉得这斩三尸之法处处是陷阱。
紫霄宫三千客,唯有后土一言不发,时不时地将目光投向张净的方向,不知道在思索些什么。
鸿钧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自焦躁。
三百年禁足让他失去了对洪荒的掌控力,如今连“斩三尸”这张底牌都难以打动众人,若再无动作,他苦心经营的“天道正统”便会彻底崩塌。
沉吟片刻,鸿钧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突然提高声音。
“天道运转需有传承,吾观三清道友身负盘古开天功德,道基稳固,今日赐尔等至宝,以供斩尸之用!”
鸿钧话音未落,抬手便将三道流光掷向三清。
第一道玄黄光晕裹挟着厚重道韵,直落老子面前。
正是先天功德至宝天地玄黄塔,塔身悬于老子头顶,垂下亿万道玄黄气,将他周身阴阳二气衬得愈发温润。
第二道混沌剑气破空而来,盘古幡落在元始手中,幡面展开,隐约可见混沌裂痕,却被元始刻意压制了杀伐之气。
第三道则是四柄暗金色长剑,诛仙四剑周身缠绕着凛冽杀气,稳稳停在通天身前,青萍剑竟自发嗡鸣,似与诛仙剑共鸣。
“三清身怀大功德在身,当为吾之亲传弟子,尔等可愿?”
三清闻言皆沉默,老子指尖轻触玄黄塔,眉头微蹙;
元始握着盘古幡,清圣之气滞涩;通天望着诛仙四剑,青萍剑嗡鸣渐弱。
他们虽贪至宝之威,但女娲一战的事情在前,他们不得不忌惮师徒名分后的算计。
忽有一缕极淡的天道清气悄然弥漫,是张净暗中调度权柄。
这清气入三清识海,瞬间引动他们与至宝的共鸣:
老子感知到玄黄塔深处,鸿钧道韵正试图勾连自身开天功德;
元始见盘古幡的混沌裂痕里,藏着一丝控制道则;
通天更是察觉诛仙四剑的杀气中,裹着鸿钧的印记,似要借剑束缚剑道本心。
“多谢圣人赐宝。”
老子率先开口,太极图流转,隔绝玄黄塔的暗手,
“然吾之道,需顺天应己,拜师之事,恕难从命。”
元始将盘古幡收起,语气冷冽:“盘古幡乃开天遗物,本就与吾一脉相承,收宝可,入师门不可。”
通天更是挥袖将诛仙四剑拢在身侧,朗声道:“某家凭剑证道,不做他人门徒!”
话音落,紫霄宫骤静。
接引念珠骤停,准提七宝妙树晃了晃;
帝俊东皇对视一眼,皆露惊色;鲲鹏挑眉,冥河血色雾气微散;
后土抬眸看向张净,眼底多了几分了然。
谁也没料到,三清竟敢当着鸿钧的面,收至宝却拒拜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