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意外穿越成为了洪荒天道 > 第十一章:初步引导女娲
换源:


       不周山巅的洞府依山而建,洞府外云雾缭绕,先天灵气如流水般在石缝间穿梭,偶尔有灵鸟掠过,留下清脆啼鸣。

张净随伏羲、女娲踏入洞府,只见洞内陈设简洁,中央摆放着三张石桌,石桌上刻着淡淡的道纹,角落处还摆放着几株从洪荒各地移栽而来的灵草,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青莲道友,你且在此处安心住下,若需什么,尽管与吾二人说便是。”

女娲笑着将张净引至右侧一间石屋,屋内虽无过多装饰,却有着浓郁的悟道氛围,石床、石案一应俱全,石案上还放着一块打磨光滑的青石,显然是供人记录道悟所用。

张净拱手道谢:“多谢女娲道友费心,此处已十分周全。”

接下来的日子里,三人时常聚在洞府中央的石厅论道。

清晨时分,他们会一同登上不周山巅,俯瞰洪荒大地,看着初升的朝阳洒在山川河流间,听着远方生灵的啼鸣,感受着洪荒的生机与活力;

午后则静坐石厅,交流各自对道的感悟,从凡境修行的细节,到仙境道果的凝聚,再到对大道本质的理解,无话不谈。

这日午后,伏羲背靠八卦图,指着上面流转的星象符文,对张净与女娲道:“近日吾观洪荒星象,发现东方紫气渐盛,似有新的道统将要崛起。”

“依鸿钧圣人所讲,这或许是仙境生灵增多,带动一方气运增长所致。”

张净闻言,目光望向洞外的洪荒大地,缓缓开口:“星象虽能预示气运走向,但若只看仙境生灵的动静,恐怕会忽略凡境生灵的影响。你看那山下的村落,凡境生灵们虽无修为,却能通过耕种、繁衍,让一方土地变得肥沃,让生灵数量不断增多。”

“他们的劳作与繁衍,看似平凡,却在为洪荒积累最基础的生机,这份生机,何尝不是一种气运?”

伏羲握着炼妖壶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他此前推演星象,多关注先天神圣与仙境生灵的动向,从未将凡境生灵纳入考量。

如今听张净一说,再仔细推演,竟发现凡境生灵的活动轨迹,确实与星象的细微变化有着隐隐的联系。

“青莲道友所言,倒是点醒了吾。此前吾总以高处视角看洪荒气运,却忽略了这最基础的生机来源。”

女娲坐在一旁,指尖轻轻拂过石桌上的灵草,轻声道:“凡境生灵虽弱,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吾曾在洪荒游历,见过凡境生灵们在洪水、旱灾面前,虽恐惧却不放弃,齐心协力对抗天灾,这份韧性,让吾颇为触动。”

“或许,造化道则不仅要关注生灵的诞生,更要关注他们如何在洪荒中生存、成长。”

她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微光,此前她对造化道则的理解,多停留在“创造”层面,如今却隐隐觉得,“守护”与“滋养”,或许也是造化道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净见状,心中暗自点头,却并未多言,只是顺着女娲的话继续说道:“生灵的成长,本就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与外界的滋养。就如同这洞外的灵草,既需要天地灵气的滋养,也需要经历风吹雨打,才能长得更加坚韧。”

“修行之路亦是如此,若只依赖天道的庇护,而失去自身的坚持,即便成为圣人,道心也未必稳固。”

说话间,三人一同下山游历,走到一处凡境村落外。

只见村落里的凡境生灵正在田间劳作,孩童们在田埂上追逐嬉戏,老人们则坐在村口的老树下,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突然,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田地里的凡境生灵却没有慌乱,而是迅速拿起工具,疏通田间的水渠,保护刚种下的禾苗。

女娲看着这一幕,眼中满是动容,轻声道:“他们明知人力难以完全对抗天灾,却依旧不放弃。”

“这份对生命的珍视,对家园的守护,比任何强大的修为都更能触动人心。”

她此前一心追求凝聚太乙道果,渴望早日提升修为,如今却觉得,若不能理解生灵的情感与需求,即便修为再高,也无法真正领悟造化道则的真谛。

伏羲也点头附和:“这些凡境生灵虽不懂修行,却有着自己的生存智慧。他们的行为看似微小,却在无形中维持着一方土地的秩序,这份秩序,与天道秩序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洪荒的稳定。”

他背后的八卦图微微发光,上面的星象符文流转得更加顺畅,显然是对天数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张净看着二人的反应,心中了然。

此后,这样的探讨时常发生。

有时张净会提起在洪荒游历的见闻,讲述凡境生灵如何在艰难环境中求生,如何凭借智慧创造工具、建立秩序;

有时会与伏羲一同推演天数,引导他关注凡境生灵对天数运转的细微影响;

有时则会与女娲探讨造化道则,从灵草的生长、走兽的繁衍,谈到生灵的情感与意志。

时光荏苒,三千年的时间转瞬即逝。这一日,不周山巅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道韵,与三千年前景霄宫鸿钧讲道时的气息相似,却更加浓郁。

三人同时抬头望向紫霄宫的方向,眼中皆露出了然之色——鸿钧的第二次讲道,即将开始。

女娲整理了一下身上的五彩霓裳,对张净与伏羲道:“三千年已到,鸿钧圣人的第二次讲道要开始了。青莲道友,兄长,我们该启程前往紫霄宫了。”

伏羲收起炼妖壶,点头道:“此次讲道传准圣之道,对我等而言皆是重要机缘,确实该早些出发。”

张净望着紫霄宫的方向,心中思绪万千。

这三千年的论道,已在女娲与伏羲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女娲对造化道则的理解愈发贴近生灵,伏羲对天数的推演也开始关注凡境,这正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

但他也清楚,鸿钧的第二次讲道,必然会进一步巩固其在天道本源中的地位,接下来的局势,只会更加复杂。

“走吧,我们一同前往紫霄宫,看看鸿钧圣人此次又会传下何种道统。”

张净笑着说道,随后与伏羲、女娲一同踏上了前往紫霄宫的路。

一路上,三人依旧不时探讨道悟,只是女娲的话语中,多了对生灵的关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