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新农人:我的田园时代 > 第10章:稻香入梦魂牵绕,灵泉一滴破迷局
换源:


       清晨五点,林辰蹲在神农空间的黑土地边,指尖捻着三粒青灰色的稻种。种子比普通稻谷略小,颖壳上带着细密的绒毛,顶端的芒刺已经磨平——这是系统奖励的清溪香稻原种,爷爷札记里记载的米中琥珀,据说蒸煮时满村飘香,民国时期曾作为贡品。

水温30℃,浸种48小时,换水三次...他对照着系统面板上的**【水稻初代改良方案】**,将50粒稻种倒入陶罐,注入稀释后的灵泉水(1:10比例)。陶罐旁摆着温度计和pH试纸,这是昨天特意去镇上农技站买的,花了他整整80块钱——相当于母亲卖20斤干辣椒的收入。

【系统任务发布:【稻香重续】】

【任务要求:7天内(空间时间)培育出清溪香稻初代改良秧苗,发芽率≥80%】

【任务奖励:经验值 80,空间解锁恒温育秧箱,农业知识图谱(水稻篇)】

【失败惩罚:清溪香稻原种彻底失效】

淡蓝色的光幕悬浮在陶罐上方,林辰的心脏像被细绳勒紧。失败惩罚让他脊背发凉——这袋原种是唯一的希望,一旦失败,爷爷心心念念的清溪香稻将彻底灭绝。他想起父亲说过,十年前最后一片香稻田被改种普通杂交稻时,爷爷在田埂上坐了整整一夜,烟蒂堆成了小山。

接下来的48小时,林辰几乎寸步不离空间。每隔6小时换一次灵泉水,严格控制水温在28-32℃之间。第三天清晨,稻种终于吸饱水分,颖壳微微开裂,露出乳白色的胚乳。他按照系统提示,将种子铺在垫着纱布的竹匾里,置于灵泉旁催芽,环境温度保持在30℃,湿度70%。

Day4:首批种子露白,芽长0.5cm,根须细密。林辰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转移到秧盘,覆盖薄土0.5cm。

Day5:芽长2cm,绿色芽鞘突破土壤。突然发现10%的种子出现烂芽——芽尖发黑,根须腐烂。

Day6:烂芽率攀升至30%,幸存的秧苗叶片发黄,生长停滞。

林辰瘫坐在黑土地上,望着发霉的种子,胃部一阵绞痛。他翻出爷爷的札记,颤抖着翻到第89页:香稻性娇,水忌冷,土忌黏,温忌骤变...原来清溪香稻对水温变化极为敏感,他虽然控制了平均温度,却忽略了昼夜温差(空间白光模拟的昼夜温差达5℃)。

失败了...他抓起一把发霉的种子,颖壳上的霉斑像丑陋的伤疤。系统面板弹出**【培育失败警告】**,红色的感叹号刺得他眼睛生疼。父亲佝偻的背影、爷爷的遗愿、苏晴雨期待的眼神在脑海中交织,一股巨大的挫败感将他淹没。

深夜十一点,林辰仍坐在东厢房的书桌前,台灯下摊着三张纸:**《水稻烂芽原因分析》《灵泉水浓度梯度实验设计》《清溪香稻生长环境需求表》**。笔记本上画满了红色叉号,茶杯里的茶叶早已凉透。

水温、湿度、土壤pH值...都试过了,到底哪里不对?他抓着头发,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空间里的失败像块巨石压在胸口,让他喘不过气。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真的能继承爷爷的衣钵吗?或许张婶说得对,城里待久的人,哪懂种地的苦。

月光透过窗棂,照在桌角的清溪香稻原种袋上。林辰突然想起系统奖励的**【农业知识图谱(初级)】**,之前只顾着培育番茄,一直没来得及查看。他集中意念打开面板,选择水稻培育类目,淡蓝色的数据流瞬间涌入脑海:

【清溪香稻核心特性】

?喜温忌寒:最适水温25-28℃,昼夜温差需≤3℃

?土壤需求:弱酸性(pH5.5-6.5),有机质含量≥3%

?水分敏感:需流动水,忌死水浸泡

?光照需求:每日≥8小时光照

流动水...林辰猛地站起身,冲到空间灵泉边。泉眼汩汩涌出的泉水在地面汇成小水洼,静止不动。他想起爷爷札记里的另一句话:香稻饮泉,需活水生津——原来不是灵泉水无效,而是静态水导致根系缺氧,加上昼夜温差超标,才引发烂芽!

【叮!检测到宿主已定位核心问题,是否消耗50经验值解锁【灵泉循环系统】?】

林辰毫不犹豫地选择是。空间突然轻微震颤,灵泉周围的地面缓缓凹陷,形成环形水道,泉水顺着凹槽流动起来,在低洼处形成微型瀑布,水声清脆如银铃。【恒温育秧箱】也随之解锁,箱内温度稳定在26℃,湿度70%,还能模拟8小时光照周期。

他重新挑选20粒健康种子,用1:20稀释的灵泉水浸种,严格控制水温28℃。48小时后,将露白的种子放入育秧箱,底部铺设系统奖励的**【活化腐殖土】**(pH6.0,有机质5%),并引入流动的灵泉水形成活水育秧环境。

Day2(空间时间):100%露白,芽长1cm,根须洁白无腐烂。

Day4:株高5cm,叶色浓绿,无烂芽现象。

Day7:秧苗株高12cm,分蘖1-2个,根系发达。

当系统提示**【清溪香稻初代改良成功,发芽率95%】**时,林辰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他小心翼翼地将育秧箱里的38株健康秧苗移栽到黑土地,灵泉水顺着水道缓缓流淌,在晨光中泛着碎金般的光泽。这一刻,他仿佛看见爷爷站在田埂上,笑着对他说:辰辰,好小子,没给爷爷丢脸。

清晨七点,林辰骑着自行车来到镇农技站,车后座绑着两个陶罐——一个装着清溪香稻的改良秧苗,另一个装着普通杂交稻秧苗,叶片颜色和分蘖数的差异一目了然。

苏技术员早!他推开办公室门,看见苏晴雨正在整理土壤样本,白大褂袖口沾着泥土,头发用皮筋松松地扎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额前。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她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

苏晴雨惊讶地看着陶罐里的秧苗:这是...清溪香稻?你成功培育出来了?她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株,对着光观察叶片纹理,分蘖数2个,叶宽1.2cm,株高12cm...生长势比资料记载的强太多了!

林辰的脸颊微微发烫,从背包里掏出笔记本:我想请教您几个问题。普通育秧都用死水,为什么香稻必须活水?还有这个叶尖发黄的现象,是缺素吗?笔记本上画满了问号,旁边贴着不同时期的叶片标本。

苏晴雨接过笔记本,目光在密密麻麻的记录上停留了很久,突然抬头问:你是不是用了特殊的水肥?她指着其中一页,这里写着叶片叶绿素含量3.5mg/g,普通秧苗只有2.8mg/g,除非

我用了爷爷留下的秘制肥料。林辰含糊地回答,避开了空间的秘密。他知道苏晴雨是专业农技员,谎言很容易被戳穿,但空间的存在绝不能暴露——这不仅是他的底牌,更是清溪村翻身的希望。

苏晴雨没有追问,反而从书架上取下《水稻栽培学》,翻到第156页:清溪香稻是籼稻变种,根系通气组织发达,死水会导致缺氧烂根。至于叶尖发黄,可能是缺锌,你试试0.1%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她突然笑了,不过你的培育技术已经很专业了,比我刚毕业时强多了。

林辰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看着苏晴雨专注的侧脸,阳光透过她的睫毛在书页上投下扇形阴影,突然鼓起勇气问:苏技术员,周末有空吗?我想请您去看看我们村的稻田,土壤偏酸,不知道适不适合种香稻。

苏晴雨合上书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正好我要做全村土壤普查,明天上午八点,村口老槐树下见?

傍晚,林辰将38株香稻秧苗移栽到自家稻田的一角,用竹片围出试验田的标记。父亲蹲在田埂上抽烟,烟雾缭绕中看不清表情:这就是你说的改良稻种?能比杂交稻多打多少?

爸,这是清溪香稻。林辰抓起一把田土,混入少量空间黑土,您忘了?爷爷以前种的那种,煮饭满屋香。

父亲的烟斗突然停在半空,苍老的眼睛里泛起水光:你真把它找回来了?

嗯。林辰用力点头,等秋收了,咱请全村人吃顿香稻米饭。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试验田上,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绿色的波浪。林辰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突然想起苏晴雨说的话:农业不只是技术,更是情怀。他摸了摸胸口的玉佩,温润的触感仿佛爷爷的手掌。

【叮!任务【稻香重续】完成,评价:优秀!】

【奖励发放:经验值 80,神农空间升级至2级(200/200)】

【解锁功能:恒温育秧箱、灵泉循环系统】

【新任务发布:【百亩示范】】

【任务要求:1个月内说服10户村民种植清溪香稻,面积≥50亩】

【任务奖励:空间升级至3级,解锁智能灌溉功能,启动资金5000元】

夜幕降临,林辰坐在田埂上,笔记本摊在膝盖上,写下新的计划:

1.明日带苏晴雨勘察全村土壤

2.设计香稻与普通稻的对比试验田

3.准备种植技术手册,说服王胖子和李大爷带头试种

远处传来母亲喊吃饭的声音,林辰合上笔记本,封面上清溪农耕札记的字样在暮色中闪着微光。他知道,培育出秧苗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说服守旧的村民、对抗市场的风险、应对未知的灾害——才刚刚开始。但此刻,看着试验田里迎风生长的秧苗,他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爷爷,您闻到了吗?这熟悉的稻香,正顺着风,飘向希望的方向。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