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年关越来越近,作坊的订单渐渐少了,林晚秋也终于能喘口气。她想着一年来村民们的辛苦,又想起公社和县城供销社的帮助,决定准备些“年礼”表达感谢。
她从作坊里挑了最好的酱菜和粉丝,装在干净的陶罐和油纸包里,分成几十份。先给老支书送了一份,老支书看着陶罐里的酱菜,笑着说:“晚秋,你这孩子有心了!不过你放心,我帮你不是为了这些,只要村里日子好,我就满足了。”
接着,她又带着礼物去了公社,给马书记和之前帮过她的干部都送了一份。马书记看着礼物,连连称赞:“晚秋,你这酱菜和粉丝比县城供销社卖的还好!明年公社打算把你的作坊作为‘乡村副业示范点’,在全公社推广你的经验!”
林晚秋没想到还能得到这样的认可,连忙道谢:“谢谢马书记!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公社的信任!”
最意外的是去县城送年礼时,她刚把礼物送到迎宾餐馆,李老板就拉住了她:“晚秋同志,我有个事想跟你商量。我有个朋友在地区供销社工作,他听说你家的酱菜和粉丝卖得好,想跟你合作,把你的东西卖到地区去,你看怎么样?”
“卖到地区去?”林晚秋又惊又喜——地区比县城大得多,要是能合作,作坊的生意就能再上一个台阶。她立刻点头:“李老板,当然愿意!不知道具体怎么合作?”
李老板笑着说:“我朋友说,只要你能保证每月供应五百斤酱菜、三百斤粉丝,地区供销社就按比县城高两成的价钱收,还负责运输。要是销量好,以后还能加订单!”
这么好的条件,林晚秋没有理由拒绝。她当场就和李老板约定,等过完年就去地区供销社签合同。
回家的路上,林晚秋心里乐开了花。她看着路边的积雪,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年作坊忙碌的景象——更多的村民加入,更先进的设备,更远的销售渠道。她知道,这一切都是靠自己和村民们一步步拼出来的,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