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别闹,我真不是三国名将 > 第7章 全军总指挥,主打一个不动如山
换源:


       临淄城。

那座城,就像一头张着血盆大嘴的怪物,正安安静静地趴在那儿,等着他自己送上门去。

下半辈子是囫囵个儿还是缺胳膊少腿,全看它了。

大军开拔。

陈风这辈子都没享受过这么好的待遇。

四匹高头大马拉着一辆宽敞的车,车里铺着厚实的毛毯,点着能安神的熏香,小桌上堆满了瓜果点心,跟个移动行宫没两样。

曹操下了死命令,任何人不准打扰先生,车队周围百步之内,全是最精锐的虎卫军。

可待在这车里,陈风屁股底下像是长满了钉子,怎么也坐不住。

车轮子每压过一块石头,稍微颠一下,他的心尖就跟着猛地一抽。

那哪是车轮滚动的声音,分明是催命的鼓点,一下一下,正把他往刑场上送。

几天后,大军兵临临淄城下。

陈风被客客气气地“请”下了马车。

当他抬头瞅见那座立在地平线上的雄城时,两腿一软,差点没当场给跪了。

那城墙,又高又厚,黑压压地横在天地之间,墙身上全是刀砍斧凿的印子,透着一股子血腥味儿。

墙头上,旗子多得跟树林子一样,守城的兵卒密密麻麻地来回走动,箭头在太阳底下闪着要命的冷光。

光是远远这么一看,就让人胸口发闷,喘不上气。

“先生,请。”

曹操亲自走到车前,毕恭毕敬地做了个手势。

陈风一张脸煞白,两条腿跟灌了铅似的,机械地跟着曹操,登上了一处能俯瞰整个战场的小山坡。

山坡上,曹营的一帮将军早就等着了。

那帮人看他的眼神,又狂热又信赖,跟看神仙下凡没啥区别。

“先生,临淄城墙高三丈,护城河宽四丈,守军差不多两万,都是青州那边的精锐。城里粮食也够,至少能守个半年。”

曹操指着远处的城池,简单说了几句,话锋立马一转,眼睛里冒着火,直勾勾地盯着陈风。

“不过,在先生‘一子定乾坤’的妙计跟前,这些个东西,也就是些土鸡瓦狗!”

他猛地往后退了一步,冲着陈风行了个标准得不能再标准的军礼,声音大得整个山坡都能听见:

“这一仗,关乎我军霸业的开端!学生曹操,恳请先生亲自执掌令旗,指挥三军!此战所有将士,全听先生号令!”

话音刚落,夏侯惇、曹仁那帮大将,“哗啦”一下全单膝跪下了,声音跟打雷一样。

“请先生指挥!”

山呼海啸一样的声音,像一把大锤,狠狠砸在陈风的脑门上。

他整个人都懵了,脑子里嗡嗡作响,一片空白。

指挥?

指挥你们大爷啊!

我连斗地主都指挥不明白,你让我指挥几万人的军队去攻城?

曹操见陈风没反应,以为先生是嫌他礼数不周,亲自捧着那面象征着最高指挥权的五色令旗,又往前送了送,腰弯得更低了。

“先生,三军将士的性命,我曹军的未来,全都托付给您了!”

这话说得情真意切,可听在陈风耳朵里,跟阎王爷的催命判词没啥区别。

他看着那面在风里猎猎作响的令旗,只觉得那不是旗,是一块烧红的烙铁,烫手得要命。

可现在,几万双眼睛都盯着他呢。

他要是不接,人设当场就得崩。

到时候,这帮狂热粉怕是能当场把他给撕了。

接,还是不接?

这是个问题。

不,这不是问题,这是个死局。

陈风心里哀嚎一声,在万众瞩目之下,伸出了那只抖得跟帕金森晚期似的右手,颤巍巍地握住了那根冰凉的旗杆。

那令旗入手,沉甸甸的,压得他差点没当场跪下。

这他妈哪里是令旗,这分明是几万条人命的重量啊!

陈风握着旗杆,站在山坡上,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喉咙里像是堵了块石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大脑一片空白,什么计策,什么谋略,连个屁都想不出来。

他能做的,只有死死地攥着旗杆,一动不动地站着,像个被吓傻了的木头桩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山坡上,安静得可怕。

只有风刮过旗帜的呼啦声。

曹操和一众将领还保持着单膝下跪的姿势,仰着头,满眼期待地看着他们心中无所不能的先生。

可先生,就是不动。

他既不发号施令,也不开口说话,甚至连表情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就那么静静地站着,深邃的目光遥遥望着远处的临淄城。

一刻钟过去了。

半个时辰过去了。

太阳都开始往西边挪了,先生还是那个姿势,跟一尊石雕没什么两样。

山坡下的几万大军也开始有些骚动,不知道山坡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性子最急的夏侯惇有点忍不住了,他膝盖跪得发麻,悄声问旁边的曹仁:“哎,子孝,先生这是……什么意思啊?怎么还不下令啊?再等下去,天都黑了!”

曹仁眉头紧锁,也想不明白。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曹操,眼睛里却猛地亮起了一道光!

他像是突然想通了什么关键,整个人都激动得微微发抖!

“嘘!元让,不得无礼!”

曹操压低了声音呵斥道,语气里却充满了恍然大悟的敬佩。

“你们还不明白吗?先生这……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啊!”

他看着陈风那“不动如山”的背影,声音里满是赞叹。

“《孙子兵法》有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我等凡夫俗子,只知冲锋陷阵,却忘了这用兵的至高境界——不动如山!”

“先生这是在用兵法给我们上课啊!”

此言一出,众将皆惊。

谋士程昱更是猛地一拍大腿,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满是钦佩地补充道:

“主公英明!昱也明白了!先生此举,至少有三重深意!”

他伸出三根手指,声音都高亢起来。

“其一,为‘势’!我军兵临城下,却按兵不动,指挥官更是连一道命令都不下。城上的守军会怎么想?他们会猜测,会恐慌!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先生这是在给城中守军施加天大的心理压力!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其二,为‘机’!临淄城防坚固,强攻必然损失惨重。先生一动不动,就是在等!等一个机会!等城中守军因为恐惧、因为懈怠,露出破绽的那一瞬间!到那时,先生的雷霆一击,必将石破天惊!”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道’!”

程昱的眼神里已经带上了近乎狂热的崇拜。

“先生这是在告诉我们,真正的统帅,是怎样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他把整个战场当成了一盘棋,我们是棋子,敌人也是棋子。他现在,就是在以身为饵,静待全局的变化!这已经不是兵法了,这是‘道’啊!”

轰!

程昱这番堪称满分阅读理解的分析,让所有将军的脑子都炸开了锅!

原来是这样!

他们再看向陈风的背影时,眼神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看一个谋士,那是在看一个活着的兵法圣人!

瞧瞧人家这境界!

咱们还在想着怎么爬上城墙,先生已经把人心、天时、战场态势全都算计进去了!

夏侯惇更是羞愧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自己刚才居然还敢质疑先生?简直是有眼无珠!

曹操缓缓站起身,他没有再去打扰陈风,而是对着众将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传我将令!”

他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全军就地扎营!没有先生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妄动!违令者,斩!”

“喏!”

众将齐声应答,声音同样压得很低,生怕惊扰了那位正在与天地博弈的神人。

于是,战场上出现了极其诡异的一幕。

几万曹军在城外安安静静地安营扎寨,没有叫骂,没有挑衅,甚至连巡逻的士兵都走得悄无声息。

而在那能俯瞰全局的山坡上,他们的总指挥官,那个传说中的陈先生,就那么举着令旗,像一尊望夫石,从中午站到了黄昏。

他真的,一动都没动。

因为,他腿麻了,动不了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