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份的第一天,晨光熹微,为京城的老胡同镀上了一层浅淡的金色。
林凡睁开眼,意识沉入脑海,系统的机械提示音分秒不差地响起。
【叮!人间烟火系统升级!】
【技能“寻宝诀”衍生新能力——气运之眼!】
【气运之眼:宿主可观测他人气运强弱与颜色。白色为平,红色为旺,灰色为衰,黑色为劫。注:此能力仅为辅助,命运仍掌握在个人手中。】
一股微弱的暖流自眉心散开,眼前的世界似乎没有变化,但林凡的感知却被彻底重塑。
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将这股新生的能力沉淀、熟悉。
气运之眼。
这四个字,比任何刀枪都来得更有分量。
在这个人心叵测的四合院里,洞察先机,便意味着立于不败之地。
他缓缓起身,踱步至窗边。初秋的凉意透过窗格渗入,让他精神一振。他催动了新能力,目光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了整个院落。
视野之中,景象大变。
每个人头顶,都悬浮着一团肉眼不可见的气流。
前院正在扫地的阎埠贵,头顶的气运是稀薄的白色,其中夹杂着几缕算计得失的灰线,显得驳杂不纯。
大部分邻居,头顶都是这种平平无奇的淡白色,如同稀薄的晨雾,代表着他们平凡而琐碎的人生,既无大富大贵,也无大灾大难。
林凡的视线越过月亮门,投向了中院。
当他的目光锁定在贾家的屋子时,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凝重。
那片屋檐上空,盘踞着一股令人极不舒服的气团。
贾东旭头顶的气运,已经不是单纯的灰色,而是一种浓郁到化不开的灰败,死气沉沉,仿佛被水浸泡过的香灰,看不到一丝生机。
而贾张氏的气运,则更加骇人。
那是一团粘稠的、缓缓旋动的黯淡黑色,黑气之中,甚至隐隐透出一丝血光,散发着一股腐朽、破败的不祥气息。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衰败,而是劫数临头的征兆。
“看来贾家这劫数,还没到头。”
林凡收回目光,心中了然。
贾东旭的残废,贾张氏的判决,都只是这团黑气的开端。更大的灾祸,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拥有了这双能看透他人命运轨迹的眼睛,林凡对整个大院的局势把握,瞬间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
他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复杂的环境里,仅仅依靠强硬的手段去打压那些宵小之辈,是远远不够的。
拳头能让人畏惧,却不能让人信服。
想要真正安稳立足,甚至掌控这个院子,他需要建立自己的正面形象,需要一种超越武力的影响力。
他需要一层光环。
林凡的思绪,飘回到了之前在城外废墟的收获上。
那一小坛沉甸甸的银元,此刻有了新的用处。
一个周密而大胆的计划,在他的脑海中迅速勾勒成型,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林凡从床下取出那个朴实的瓦坛,从中数出了五十块银元。锃亮的袁大头在昏暗的晨光下,反射着冰冷而诱人的光泽。
他用一块厚实的蓝布将银元仔细包好,揣进怀里。那沉甸甸的份量,压实了他的衣襟,也压实了他心中的计划。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悄然离开了四合院,骑着自行车,径直赶往南锣鼓巷街道办事处。
办事处里,几个工作人员正打着哈欠,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林凡走了进去,他刻意压低了帽檐,遮住了大半张脸。
他走到一个看起来最年轻的工作人员面前,将那个沉甸甸的布包放在了桌上。
布包落在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里面的银元相互碰撞,声音清脆又厚重。
“同志,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林凡的声音被刻意压得有些沙哑,带着一丝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沉稳。
工作人员被这声音和举动弄得一愣,抬头看向他。
林凡继续说道。
“麻烦您,将这些钱用于帮扶咱们这片儿的困难邻里,改善一下孤寡老人的生活。”
他的身份,是一个“不愿留名的爱国青年”。
说完这句,他不给对方任何提问或反应的时间,身体已经完成了一个干脆利落的转身。
他迈开大步,迅速走出了办事处的大门,没有丝毫留恋,很快就汇入了街上逐渐多起来的人流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桌前的年轻工作人员,还愣在原地。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解开了那个蓝色的布包。
当布包完全摊开,五十块码放整齐、在晨光下闪烁着银白色光芒的袁大头,赫然出现在他眼前时,他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整个办公室,刹那间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一堆小小的银山上。
“袁……袁大头!”
年轻的工作人员嘴唇哆嗦着,发出的声音都变了调。
五十块!
五十块锃亮的袁大头!
这在如今这个年代,已经不能用巨款来形容。
这是一笔足以改变无数家庭命运的惊人财富!
此事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立刻在街道办炸开,当场就惊动了正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的王主任。
王主任冲出来,看到桌上那堆银元,那双见惯了风浪的眼睛里,也瞬间被巨大的震惊所填满。
他先是震惊,随即而来的,是难以抑制的狂喜!
这笔从天而降的善款,对于经费紧张的街道办而言,无异于雪中送炭,解了天大的燃眉之急。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代表的意义!
在如今这个提倡奉献的年代,这样一桩不留名的巨额捐赠,是一件多么值得大书特书、足以作为标杆的先进事迹!
王主任立刻拿起电话,将此事层层上报。
行动是迅速的。
当天下午,整个南锣鼓巷都沸腾了。
街道办的干部们,敲着震天的锣鼓,举着一面写着“高风亮节,为民解忧”的锦旗,浩浩荡荡地来到了95号大院的门口。
这阵仗,比过年还热闹。
院里所有人都被惊动了,纷纷涌了出来,将院子堵得水泄不通。
一名干部站在院子中央,清了清嗓子,展开一封盖着鲜红印章的表扬信,用洪亮的声音朗读起来。
信中,满是激昂的赞美之词,表彰了一位“不愿留名的爱国青年”的无私奉献精神。
信里虽然从头到尾没有点出具体的名字。
但是,当“本院爱国青年”这几个字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朵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像是被一根无形的线索牵引着,不约而同地,齐刷刷地投向了前院林凡所在的那个房间。
整个院子,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紧接着,是压抑不住的,如同潮水般爆发的议论声。
“我的天……本院……爱国青年?”
“除了林凡,还能有谁?”
“就是啊!整个院子,谁有这个实力?谁又有这个格局?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捐了?”
“五十块袁大头啊!我听街道的人说了,那可是五十块袁大头!能买多少白面啊!”
邻居们炸开了锅,看向林凡房门的那道眼神,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说之前的眼神,是畏惧,是敬畏,是源于对他神秘背景和强硬手腕的忌惮。
那么此刻,这种畏惧,已经悄然转化。
一种发自内心的、混杂着震惊、钦佩与崇敬的复杂情绪,在每个人心中升腾。
这是一种对高尚品格的认可。
面对院子里山呼海啸般的议论和猜测,林凡的房门,始终紧闭。
他对此只字不提,任由他们去想象,去渲染。
他坐在屋里,悠然地品着茶,听着窗外的锣鼓声和赞美声,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弧度。
他知道,这五十块银元,为他换来的,绝不仅仅是这些虚无缥缈的声望。
它们,正在为他锻造一件外衣。
一件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坚不可摧的——“道德金身”。
有了这层金身,他未来的所有行动,都将站在一个无人可以指摘的制高点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