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过来已经有些时日了,如今家底已经富裕了许多,天天都能大米饭配肉。
日子也算是相当的滋润,但是破败的茅草屋,两个小丫头身上的粗布麻衣,还是让林凡看得时时心疼不已。
关键是床不够大啊,两个小丫头现在好感度培养的差不多了,找个机会就可以一口吃掉。
但是现实的条件,不允许,害得林凡每天早上燥热难当,吓得两个丫头心跳加速。
早上吃过饭,林凡打算今天就不进山了,带两个丫头县里买点东西。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比较穷,村里面几乎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可能富庶的人家才能一辆独轮车。
更别说马车和驴车了,那是县城里面的富贵人家的专属,村里小门小户的又不干啥也用不到那玩意。
出门林凡先去村长家借了一辆独轮车,毕竟家里还有刚打的梅花鹿和野鸡野兔,要拿去卖掉,没有独轮车根本没法拿,还有两个丫头编的竹篮子。昨天还有挖到一只30年的老人参,这个可是值钱货,今天出手一波应该能有点小钱了,可以考虑买一个独轮车,这样以后镇里面买东西啥的也能方便一些。
买点东西,把家里的家具碗筷什么都换一换,然后给几个丫头做一身新衣服,这个是林凡简单的想法。
塔儿村附近还有张家村,清溪村,青山村,王家村等,共享一条梁河背靠大山讨生活,这就是这块地区的特色。
出了塔儿村沿着梁河差不多往前走五里路,就到梁河县了。附近几个村子都是来县上买东西的,所以县城里面还是相当的繁华,各种商铺的叫卖声是络绎不绝。
有成衣铺·杂货铺·铁匠铺·酒楼·胭脂铺等,两个小丫头也是好久没来城里了,看着是眼花缭乱。一会摸摸这个,一会看看那个。
竹篮出手直接卖给杂货铺就好2文钱一个收,杂货铺老板是个中年汉子,手脚麻利。
“一共72个,144文请收好。“老板姓何,为人也相当和气,基本不卡来卖货的,所以大家也都愿意把货物给他。
林凡先将独轮车放在旁边,找好了空地,然后又拿出来一块粗布铺在地面上。这个就算是一个简单的地摊了,首当其冲的就是那头200斤的梅花鹿,相当的显眼。
“这么大的梅花鹿,我家老爷正好需要,小兄弟你这个怎么卖。“没过多久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大腹便便头戴粗制冠帽,过来问价。
“整卖20两银子,这3个葫芦里面是新鲜接的鹿血,鹿血单卖1两银子“林凡早就已经打听好了大致的价钱。
“这里是35两银子,我看小兄弟这摊位上还有很多野鸡野兔,一起打包给我35两可以不“管家为人特别的爽快,一眼就看出来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这个倒也省事,不用林凡一个个的等一个个的卖,林凡当下就同意了,就是买的东西过多,要送货上门。
前面引路一会就到了,镇中心的大户人家,王氏酒楼的老板王家。难怪收得下这么多的山货,出手阔气,无论是自用还是酒楼都可以卖掉完全不愁销路。
庭院相当气派,青砖碧瓦,高门大院,门口还有仆人和丫鬟。一看到管家过来,连忙过来帮忙,林凡这个时候才知道管家也姓林和他是本家。
“林兄弟身手不凡,可是常年打猎。“林管家看着下人们忙活,跟林凡客套道。
“我是塔儿村的,备靠塔儿山,靠山吃山呗。“
“我看林兄弟还在集市买卖,这样林兄弟以后但凡有猎物可以直接送过来,我都高价收你看可以吧。“老管家看林凡打了200斤的梅花鹿,一看就不是凡人。
“也行,我也不让你吃亏,我来一趟最少还是刚才这么多猎物。“有个长期的销售渠道,林凡也是愿意的。
林凡转头,看见江心月和江心兰心情有点低落,连忙询问什么情况。
“少爷,我们家以前还富裕的时候,院子差不多也有这么大呢?“江心月解释道
这是触景生情了,这个年级的小丫头正是多愁善感的时候。
“相信你家少爷不,用不了多久,我们也会有这么大的院子的。“林凡郑重的说道。
山货被一把收掉了,对于林凡来说是再好不过的结局了。林凡紧跟着就直接来到了药铺,自己手上还有一根30年份的人参,这个可是好东西。
“小兄弟,这是要卖药材“胡掌柜的一眼就看到了林凡三人,连忙起身打招呼,林凡一身村里人的打扮,村里人来卖药材的还是蛮多的。
“掌柜好眼力,看看这个怎么样”林凡从怀里掏出人参,递给掌柜。
“这个是人参,好东西,可惜啊年份还不到20年,要是年份再长一点就更值钱了,五两银子。“胡掌柜仔细的看了人参,中肯的评价,给人一种长者风范。
要不是系统有鉴宝功能,提示林凡这是30年的老人参,林凡差点都要被骗过去了。
“掌柜既然不识货,看来我得换一家了,心月心兰我们走“林凡眉目一横,转身就要离去。
“是老朽的不对,这个其实是20年的老山参,10两银子怎么样“胡掌柜一看林凡马上要走,连忙拦着。
真是无商不奸,都被拆穿了,还硬说是20年的老山参,脸上面无表情看来也不是第一回了。
“我这是30年的老山参,50两银子,掌柜要就要,不要我就去别家了。“林凡直接摊牌,免得跟这些商人啰嗦。
胡掌柜被拆穿也不恼怒,装模作样的拿过来看,反复说是老夫打眼了。小兄弟眼力真好,50两装作一副很为难的样子,勉为其难的收下了。
50两买一只30年份的老人参,其实掌柜的还是有赚头的。这种东西都是直接供给达官贵人富绅土豪的,而且有价无市面,市面上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么高年份的人参了。
镇上其实也还有其他药铺,但是基本肯定也要杀生人的,基本50两的样子大差不差,林凡就在这里出手了。
手握85两银子的巨款,林凡现在才有底气,老话说得好人钱是胆,真的是诚不欺我。
天衣铺子,镇上最好的裁缝铺子,一进门就是各种粗布绢布,细纱。还有各种成衣购买,古代的这种成衣铺子,可以现做衣服,也可以直接购买成衣。
一套薄的一套绒衣,都是选用上好的面料,林凡加上两个小丫头一人一套薄的,两套厚的。
毕竟下一个季节就是冬季了,还是要早做准备的好。店里的师傅量了尺寸,付了2两银子的定钱,嘱咐3日之后过来拿就好了
然后去杂货铺买了棉被和褥子,还有新的陶碗·陶盆,家里的碗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开裂了,或者有的有了缺口。
“少爷我们买点麻线维和纺维锥回去吧,这样我和妹妹可以纺线带到镇上来卖。“江心月,看着街上贩卖的纺线锥,不禁有些心动。
编竹篮子虽然也能赚钱,但是伤手而且效率比较低下,两人高的竹篮子才卖了144文钱。
“买买买,早就让你们别编竹篮子了,你们非不听“林凡果断的掏出了500文购买了纺线锥,100文购买了麻线球。
以前两姐妹之所没有纺线,很大原因也是因为纺线锥比较昂贵,根本买不起。
还有家里的桌椅板凳啥的,好多都太老旧了,林凡也是准备统一换一批家具。
古代银子的购买力,还是非常的强悍的,3个人的衣服才花了5两银子,厚的绒衣为了过冬暖和都还特意交代了加绒加棉。至于家具和锅碗瓢盆加起来也就花了3两银子。
林凡看难得来一趟,特意买了一些桂花糕核桃酥回去,给两个丫鬟打打牙祭。
当然胭脂水粉,还有首饰什么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前前后后也不过才花了10两银子,还有75两银子,林凡琢磨着新房子可以准备起来了。
75两银子对于现在这个时代,基本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要知道平常的老百姓一年的开销也不过才2,3两银子而已。
正在暴富中,这句话林凡只在前世网络中看到过,但是他现在正在将这个目标变成现实。
衣服什么得要过两天自己来取,古代这个时候其实也有配送服务的,但是那都是镇里不远的人家配送一下。像镇里到村里要走4-5里路的,人家是不会配送的。
穿过闹市,一群人围着,有人在叫卖独轮车。
棕木打造的独轮车,上面的黄油还蹭亮蹭亮的,车上没有半点的毛刺,打磨的精致美观,独轮车把手处还用粗布精心的缠了好几道。
9层新的独轮车,空间宽敞大气可以做4,5个人上去没问题,明显应该是家里准备自用的,保养的非常好。
卖独轮车的老汉是隔壁青溪村的木匠朱大锤,家里老伴生病了,没有办法只能把新打的独轮车拿出来卖掉。
林凡看着手中破败的老古董,再看看老汉手上的独轮车,想想确实没有独轮车平时打猎来镇上卖着实有点不方便。
忍痛花了3两银子,出手买了下来。朱木匠看林凡为人大气,也不像其他人一样讲价,当即表示要帮忙送到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