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这个孩子,心里有一万个主意,面上看起来也是什么都没发生。不是坏孩子,只不过是从小被扔在圆明园,阿玛不疼,额娘不在,一日一日养成的性子。
我喜欢弘历,是因为能在他身上看见小时候的自己。
早在圆明园第一次见到弘历时,他一眼认出我是得宠的莞娘娘,我就知道这个孩子是要做大事的。
“弘历,额娘知道你的孝心。”外面传我身体不好,弘历便带着弟弟妹妹来给我请安,我给弘历布了菜,“只是你要知道,只要有皇后在,三阿哥就有靠山。一样的,只要有三阿哥在,皇后就多重依仗。”
“是,儿子知道了。”
我只一味的躲懒,窝在永寿宫,隔几日就传来瑛常在勾引三阿哥,已经被赐了白绫的消息。我实在不记得这个瑛常在是哪一位,槿汐提醒我说,是皇后前些日子招进宫中来的,同行的还有几位答应,这瑛答应姿色最出众,最先得宠,封为了常在。
前因后果我也听敬妃说了,哪里是什么私通,不过是三阿哥看中了瑛常在,一味的死缠烂打罢了。皇上顾及皇家颜面,不能处置三阿哥,只能说是瑛常在勾引三阿哥,已经处死了瑛常在。
弘历还没出手,皇后已经按耐不住了。她向皇上请旨,贞嫔身怀六甲却逢星宿不利,请封贞嫔为妃,选个风水好的日子行册封礼也好去去晦气,而我晋封贵妃之后,四妃之位不齐,正好由贞嫔补齐。这理由可以说正中皇上下怀,于是就允了。日子定在六月初九,诸事皆宜。
我起初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传出皇后提议说我如今是后妃之首,又执掌六宫大权,贞嫔免不了要向我请安听训,我才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
如若贞嫔来向我请安听训时出了什么意外,我才是百口莫辩。我本想以妾妃之位不得逾越为由推脱,没想到皇后却说她并不在意,只请我好好主持贞嫔的册封礼。
我只得应下这招,可我也不是面团,任由她将我搓圆捏扁不会反抗。既然要去去晦气,那就不如普天同庆。
我私下里去向皇上请旨,请求皇上借着这个机会,为逝去的嫔妃们追封封号,也好让她们有功德在身,保全后宫安宁。皇上听了很是赞同,甚至提起了华妃。
我顺势又提起六宫大封之事,请皇上以端妃为尊,位列我之上。说了一番话,虽说冠冕堂皇,但皇上也不是傻子,自然听出来了我话里话外的目的性,问我为什么给别人求了这么多恩典,不给自己求一点恩典。
我心里清楚,哪怕皇上看出来我是故意提起大封六宫之事,他也不在乎。
有太后一日,他的皇后就只能是乌拉那拉氏。其他的人,只要他宠爱,是什么位分有什么待遇他都不在乎,他也根本不知道失宠的妃嫔会受什么样的苦。这样的事儿他从未放在眼中。
册封礼那天声势浩大,端妃晋为皇贵妃,敬妃晋为敬贵妃,贞嫔晋为贞妃,宁贵人晋为宁嫔,欣贵人晋为欣嫔。有妃嫔位于我的位分之上,我便说不上话了,我同眉庄在旁观礼,看着皇后的面色铁青,心里十分畅快。
“眉姐姐,我提议大封六宫时并没有提及你,你可怪我吗?”典礼结束后我问眉庄。
“我怪你做什么,你的心思我再清楚不过。皇贵妃敬贵妃资历摆在那里,你这既是给她们的回礼又是给皇后的巴掌,把我剔出来不过是因为东窗事发怕连累我罢了。嬛儿,我知道的,你不要想太多。”眉庄向来是宽慰别人的一把好手“也多亏了熹贵妃的福,我如今也是四妃之首了,虽说眼下只有两个妃,不过日后不管谁升上来都要敬着我呢,我得意还来不及,怎么会怪你。”
如今太后病重,眉庄也对太后十分上心,几乎是贴身伺候太后。太后看得出眉庄不屑皇上的宠爱,却还是十分为眉庄着想,屡屡劝告眉庄,她的身子这就不行了,在宫中还是皇帝的宠爱最要紧。
眉庄虽不屑,却也不得不听。
太后会亲自安排皇上和眉庄的见面,还嘱咐皇上留宿。眉庄秀雅,皇上也是喜爱的紧的,一来二去,在太后的助力下,眉姐姐也留了皇上几晚。
慎贝勒不知在哪个诗会上结识了一位秦静姝小姐,没名没分的就要娶进府里来,皇上说他没有福晋不能纳妾,他却说秦小姐是要做福晋的,皇上大发雷霆,斥责他身为贝勒竟然不顾门当户对礼义廉耻,怎样都不肯为他们指婚。
慎贝勒也是从小跟着果亲王学的十分执拗,哪怕皇上不指婚,也要与秦小姐在一块,哪怕不做这个贝勒了也要去。气的皇上将茶盏都摔了,慎贝勒也丝毫没有退却的意思。
在慎贝勒和皇上对峙的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时候,那位秦静姝小姐正扮作侍女在后面偷看。我发现了这个不同寻常的侍女,将她拉出了养心殿,还没等我开口问她是谁,她就先开口了。
“你就是熹贵妃娘娘吧?”清秀灵动的少女两眼放光的样子实在可爱,就凭她敢扮作慎贝勒的侍女我就已经知道她是那位不同寻常的秦小姐。可我久居后宫,并不会因为这一点可爱就任由她摆布。
“你应该跪下向本宫行礼。”我话音刚落,还以为她会像其他自命不凡的女子一样故作清高,正准备将她传出去打几棍子,却看见她干脆利落的跪下给我磕头。
“对对对,是要磕头的。民女秦静姝叩见熹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娘娘千岁千千岁!”
我一时间挑不出她的错来,只好让她起来。她起来以后也没有失了分寸的对着我上下打量,规规矩矩的看着自己的脚尖,偶尔抬起头来飞快的瞥我一眼。
她这活泼的样子,像极了刚入宫时的陵容。我不好为难她,只与她断断续续聊了几句话。只是个不加设防的小姑娘,几句话就透露出自己的家底了。
听起来是读过一些书,早年间家里遭了灾,没有其他人了,孤苦无依长大,最近才来了京城。言语跳脱,十分有趣,当真如允禧所说一般与众不同。
后来我想皇上请旨,请收这位秦小姐为义妹,以钮钴禄家小姐的身份嫁给慎贝勒。
皇上虽然觉得不妥,最终还是同意了。不知道是因为年纪大了的缘故,还是因为他想起果亲王的缘故。
贵妃嫁小妹,天子弟娶妻,这等天下从未有过的大喜事当夜,太后就仙逝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