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月光如水银般倾泻在农家小院里。嫣然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白天的发现让她心绪难平。刘家的势力庞大,哥嫂的冷漠贪婪,都像一块块巨石压在心口。而要改变命运,她必须从这个小院开始。
她想起前世,父母在世时的光景。
母亲是个温柔贤惠的女人,做得一手好针线,还会认几个字。她总是把嫣然打扮得干干净净的,教她女孩子要自尊自爱。
“我们嫣然以后是要做白天鹅的,不是池塘里的丑小鸭。”母亲常这样说着,轻轻梳理她的头发。
可惜母亲命薄,在她十四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嫣然记得母亲临终前,紧紧握着大哥的手:“建国,一定要照顾好妹妹...让她读书...别委屈了她...”
大哥当时哭得像个孩子,连连点头答应。
可是母亲走后,一切都变了。
父亲杨老栓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没出过杨家村,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能传宗接代。母亲去世后,他整个人就像被抽走了魂,整天闷头抽烟,地里活也不怎么上心了。
后来王桂花进了门,这个家就彻底变了样。
王桂花的爹是邻村的木匠,家境还算殷实。她年轻时颇有几分姿色,提亲的人不少,最后选了杨建国,看中的是杨家那几亩好地和杨建国老实体贴。
过门后,王桂花很快就显露出精明厉害的本性。先是撺掇着分家,把杨建国的弟弟杨建军赶了出去;然后又以照顾公公为由,掌握了家里的财政大权。
杨老栓本就因为丧妻之痛精神不济,儿媳妇又厉害,索性就当起了甩手掌柜,整天蹲在门口抽烟,什么事都不管。
嫣然还记得,父亲去世前那个晚上,把她叫到床边,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愧疚:“嫣然...爹对不起你...没照顾好你...你大哥他...唉...”
话没说完,就咽了气。
如今想来,父亲或许是看出了什么,但性格软弱,又碍于儿子媳妇,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唉...”嫣然轻轻叹了口气。如果父母能强硬一些,如果大哥能守住承诺,她的前世或许不会那么悲惨。
但往事已矣,现在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第二天一早,嫣然照常起床做饭。经过一夜思考,她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
首先,要继续跟孙婆婆学采药,这是一条挣钱的路子,也是她经常外出的借口。
其次,要暗中收集刘家的罪证,特别是盗伐林木的证据,等待时机一举揭发。
最后,要离间哥嫂的关系,让大哥看清王桂花的真面目,不再一味听信她的话。
“今天再去山上转转,看能不能采到好东西。”吃饭时,王桂花又提起这事,“那株山参卖的钱,给你大哥扯了块布做衣裳,就没剩多少了。”
嫣然心里冷笑。八十块钱,够一家人几个月的开销了,王桂花却说得好像已经花光了似的。
“大嫂,好药材可遇不可求。”她小声说,“我尽量找找看。”
杨建国放下饭碗,犹豫了一下说:“嫣然还小,山上危险,别逼她太紧。”
王桂花立刻瞪起眼睛:“哟,现在知道心疼妹妹了?当初收刘家钱的时候怎么不想想?”
杨建国的脸一下子涨红了:“那...那不是你...”
“我什么我?”王桂花打断他,“要不是你默许,我能收那钱?现在倒装起好人来了!”
嫣然冷眼看着这场争吵。前世她只觉得大哥可怜,被大嫂欺负。现在才明白,大哥的软弱和默许,同样是帮凶。
“大哥,大嫂,别吵了。”她适时地开口,“我今天再去山上看看,说不定能碰到好东西。”
王桂花这才缓和了脸色:“还是嫣然懂事。快去吧,早点回来。”
嫣然提着篮子走出院门,却没有立即往后山去,而是绕道往村西头的老屋走去。
父亲去世后,那间老屋就一直空着。王桂花说那是凶宅,不吉利,不让任何人去。但嫣然记得,母亲生前有些东西还留在那里,或许能找到些有用的。
老屋确实已经破败不堪,屋顶塌了一角,墙上爬满了藤蔓。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嫣然捂着鼻子走进去,在积满灰尘的杂物中翻找着。
突然,她的手触到一个硬物。拨开灰尘,原来是一个小木盒。盒子上挂着一把锈蚀的锁,但已经坏了。
嫣然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些母亲生前的东西:一枚银簪,几颗纽扣,还有一本泛黄的小本子。
她拿起本子翻开,原来是母亲的日记。母亲识字不多,日记写得简单,但字迹工整清秀。
“三月十二日,晴。嫣然今天会叫娘了,心里比蜜还甜。”“五月三日,雨。建国又得先生夸奖,将来定有出息。”“九月十日,阴。身子越发不好了,只盼着能看着孩子们长大...”
嫣然一页页翻看着,眼眶渐渐湿润。这些简单的文字里,是一个母亲对子女最深沉的爱。
突然,她停在一页上。这一页的字迹格外潦草,似乎是在匆忙中写下的。
“腊月初八,大雪。桂花今日又与栓子密谈,恐对嫣然不利。我必须早做打算...”
栓子是父亲的小名。王桂花与父亲密谈?所为何事?
嫣然的心猛地一跳。她想起前世,父亲去世前确实有一段时间,王桂花经常单独与父亲说话。当时她没在意,现在想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她继续往下看,后面的几页却被撕掉了。最后一页只有一行字:
“若我有不测,定是王桂花所为。建国我儿,务必照顾好妹妹...”
日记到这里戛然而止。不久后,母亲就病逝了。
嫣然的手开始发抖。难道母亲的死,与王桂花有关?
这个念头让她不寒而栗。如果真是这样,那王桂花就不只是贪财刻薄那么简单了...
她小心收好日记本,继续翻找。在一个破旧的衣柜里,她找到了一本厚厚的书——《本草纲目》。
母亲生前略通医术,常采些草药为村民治病。这本书想必是她的珍藏。
嫣然翻开书页,里面除了印刷的文字,还有母亲娟秀的批注。各种草药的性状、功效、采集时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真是宝贝!”嫣然惊喜不已。有了这本书,她学采药就更容易了!
正当她沉浸在发现中时,外面突然传来脚步声。
嫣然一惊,赶紧把东西藏好,躲到门后。
“我就说没人来吧?”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这破屋子鬼都不来。”
另一个声音说:“小心点好。刘爷交代了,这批货很重要,不能出岔子。”
刘爷?难道是刘家的人?
嫣然屏住呼吸,从门缝往外看。只见两个男人正在老屋后的空地上挖坑,旁边放着几个麻袋,不知装的是什么。
“快点挖,埋好了赶紧走。”一个男人催促道,“这地方晦气,听说以前死过人。”
另一个男人笑道:“怕什么?咱们干的这事,比死人可怕多了。”
两人很快挖好坑,把麻袋扔进去,又开始填土。
嫣然心里怦怦直跳。这两人显然是刘家的手下,在这里埋藏见不得人的东西。会不会与盗伐林木有关?
她悄悄记下两人的相貌特征,决定等他们走了再查看。
约莫一炷香后,两人埋好东西,匆匆离开了。
嫣然等他们走远了,才从屋里出来,走到那个新埋的土坑前。
土还是松的,很容易挖开。她用手扒开泥土,打开一个麻袋——
里面全是砍好的木材!看纹理,正是珍贵的红松!
果然与盗伐有关!嫣然强压心中的激动,又查看了其他麻袋,都是同样的木材。
这些可是铁证!只要举报到县里,刘家就完了!
但她很快冷静下来。现在还不是时候。县里考察还没到,她需要更多证据,更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她把土重新填好,做得不留痕迹。这些证据要留到最关键的时候用。
离开老屋,嫣然往后山走去。今天与孙婆婆有约,不能迟到。
路上,她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母亲的日记,刘家的罪证...这一切都预示着,杨家村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汹涌。
到了与孙婆婆常约的地方,却不见人影。嫣然有些奇怪,孙婆婆向来守时。
她在附近找了一圈,终于在一处陡坡下发现了孙婆婆。老人倒在地上,脸色苍白,显然是摔伤了。
“婆婆!”嫣然惊呼着跑过去,“您怎么了?”
孙婆婆艰难地睁开眼:“丫头...你来了...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腿好像断了...”
嫣然查看了一下,孙婆婆的右腿确实肿得厉害,可能真的骨折了。
“我背您去找郎中!”她毫不犹豫地说。
孙婆婆摇头:“不行...这荒山野岭的...你背不动我...去找人帮忙...”
嫣然看看四周,荒无人烟。等她找到人再来,孙婆婆不知要受多少罪。
“我能行!”她咬咬牙,蹲下身,“婆婆,您趴我背上,抱紧我。”
孙婆婆还想推辞,但疼痛让她说不出话,只好依言趴到嫣然背上。
嫣然深吸一口气,用力站起身。孙婆婆虽然瘦小,但对一个十几岁的姑娘来说,还是太重了。她踉跄了几步,差点摔倒。
“放下我吧...你自己去找人...”孙婆婆虚弱地说。
“不!”嫣然咬紧牙关,“我能行!”
她想起前世受过的苦,这点重量算什么?比起被刘天宝欺凌的痛苦,比起塘水刺骨的寒冷,这根本不算什么!
一步,两步...她艰难地往山下走。汗水浸湿了衣裳,腿像灌了铅一样沉,但她没有放弃。
终于,在山脚下遇到了来找她的林致远。
“嫣然!孙婆婆!这是怎么了?”林致远惊呼着跑过来。
“婆婆摔伤了,快帮忙!”嫣然气喘吁吁地说。
林致远赶紧接过孙婆婆,背在自己身上:“我去找郎中,你去通知婆婆的家人!”
嫣然点头,顾不上休息,就往村里跑。
孙婆婆的儿子媳妇听到消息,急忙赶来。郎中诊断后,确认是骨折,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等一切安排妥当,天色已经晚了。嫣然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心里却惦记着孙婆婆的伤势。
回到杨家院子,王桂花正站在门口,脸色阴沉。
“死哪野去了?这么晚才回来?”她劈头就骂,“饭也不做,猪也不喂,你想造反啊?”
嫣然累得不想说话,只想回屋休息。
但王桂花不依不饶:“站住!今天采到什么了?拿出来看看!”
嫣然这才想起,今天光顾着救孙婆婆,根本没采药。
“今天...没采到...”她小声说。
“什么?”王桂花顿时炸了,“一天天白吃白喝,连点草药都采不到?要你有什么用!”
杨建国闻声出来:“怎么了?吵什么?”
“你看看你妹妹!”王桂花指着嫣然,“整天往山上跑,什么好东西都采不到!白瞎了那些饭食!”
杨建国看看嫣然疲惫的样子,难得地说了句公道话:“嫣然也不容易,山上危险...”
“危险?我看是偷懒!”王桂花打断他,“从明天起,不许再上山了!老老实实在家干活!”
嫣然心里一沉。不上山,她怎么学采药?怎么收集刘家的罪证?
“大嫂,我今天是因为...”她试图解释。
“因为什么?别找借口!”王桂花根本不听,“这个家我说了算!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
杨建国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又蹲到门口抽烟去了。
嫣然看着大哥懦弱的背影,心里一片冰凉。
果然,在这个家里,王桂花掌权,大哥软弱,她根本无足轻重。
但这一次,她不会再屈服。
回到屋里,嫣然拿出母亲的日记和《本草纲目》,小心藏好。
这些是母亲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她改变命运的武器。
窗外,月光依旧明亮。嫣然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无论多么艰难,她都要走下去。
这一世,她绝不会再任人宰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