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雷洛跟在杨蜜身后踏入剧组。他背着装满了剧本和笔记的背包,手里紧紧攥着那张剧组通行证,心跳快得像要从胸口蹦出来。
车子缓缓驶入影视基地时,他忍不住扒着车窗往外看:穿着古装的演员在片场穿梭,场务扛着器材匆匆跑过,远处布景板上画着古色古香的小街巷,真实又鲜活的一幕幕扑面而来,与他记忆中2024年那些幕后纪录片截然不同。
“别紧张,导演人很好,就是说话有时候直了点。”杨蜜察觉到他的局促,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下见到人,跟着我打招呼就行,不用刻意表现。”雷洛点点头,深吸一口气,随着杨蜜一起走进导演休息室。
休息室里,陈导正对着监视器专注地回放画面,头发略显凌乱,眼里布满红血丝,显然是熬夜熬出来的疲惫。“蜜蜜来了?这位就是你说的雷洛吧?”他抬头看了一眼,声音带着沙哑却透着几分温和。
“陈导好,我是雷洛。”雷洛连忙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陈导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嘴角微微勾起:“年轻人精神不错。我看了你写的剧本,高考那段写得很真实,比那些没经历过高考瞎编的编剧强多了。”
雷洛没料到陈导会如此直接,愣了一下,随即挠了挠头:“谢谢您的认可,我确实是在用自己的经历创作。”
“真实才能打动人心。”陈导关掉监视器,随手拿起桌上的剧本,“接下来半个月,你跟着编剧组,主要负责补充高考相关的细节。有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周——咱们的首席编剧。”陈导指了指旁边坐着的一个中年男人。老周抬起头,朝雷洛友善地点点头。
杨蜜拍拍雷洛的后背:“你们聊吧,我去化妆间准备了,等下开拍记得来看。”望着杨蜜离去的背影,雷洛心里踏实了许多,转身跟随老周去了编剧组临时办公室。
编剧组办公室不大,几张桌子拼成一个大长台,上面堆满了各种剧本和参考资料。老周拉过一把椅子递给雷洛:“坐吧。这部剧叫《那年夏天的高考》,核心主题是‘遗憾与救赎’,你的剧本刚好贴合这一点。接下来,你主要帮我们完善主角和同学、老师之间的对手戏,尤其是模拟考失利那段,要把那种既委屈又不服输的感觉写出来。”
雷洛快速掏出笔记本,认真记下每一个字:“周老师,我明白。我之前模拟考也有过考45分的时候,当时觉得特别丢脸,后来慢慢努力才赶上来的,这段经历应该对我有帮助。”
老周眼睛一亮:“那太好了!你就把当时的心情写下来,我们融入到剧本里,肯定能引发观众共鸣。”
接下来几天,雷洛几乎每天泡在编剧组。要么和老周他们讨论剧情,要么去片场看杨蜜拍戏。他发现,拍戏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某个简单的镜头,可能因为灯光、台词或表情不到位,反复拍十几次都是常事。有一次,杨蜜拍一场高考失利后的哭戏,情绪始终无法完全到位,导演让她一遍遍重来,直到第八次,眼眶通红、声音哽咽,才算通过。
收工后,雷洛看见杨蜜坐在角落的台阶上,揉着发红的眼睛,赶忙跑过去递上一瓶温水:“杨蜜姐,你还好吗?”
杨蜜接过水,勉强笑了笑:“没事,就是眼睛有点酸。拍哭戏嘛,得把自己代入到角色里,情绪上来就控制不住了。”她顿了顿,看着雷洛,“今天看我拍戏,感觉和你写剧本时想的不一样吧?”
“差别太大了!”雷洛一屁股坐在她旁边,“我写剧本时,只想着怎么让情节流畅,没想到拍戏还要考虑灯光、镜头、演员的表情,比写剧本复杂多了。”
“所以让你来剧组,就是希望你能学到更多东西。”杨蜜轻轻啜了一口温水,“以后要是真想当编剧,不仅得会讲故事,还得懂拍摄流程,这样写出来的剧本才更符合实际需求。”
雷洛点点头,掏出笔记本:“今天我记了好多东西,比如拍回忆戏时灯光要比平时暗一点,演员说台词时得给镜头切换留出时间,这些在学校根本学不到啊。”
杨蜜看着他认真的模样,笑了:“你这么用心,将来一定能当个好编剧。对了,明天有一场主角和老师在教室讨论高考志愿的戏,要不要试试当现场编剧,帮演员调整一下台词?”
雷洛眼睛一亮:“真的吗?我可以吗?”
“当然可以。”杨蜜拍拍他的肩膀,“没人比你更懂高考志愿的事情,调整后的台词肯定更真实。”
第二天,雷洛早早来到片场,跟着演员们对台词。这场戏里,主角因成绩不好而陷入迷茫,老师耐心地开导她。雷洛发现剧本中老师的台词过于书面化,不像现实中的语言风格。于是,他大胆提出修改建议:“老师,如果把‘你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志愿’改成‘咱们先把目标定低一点,比如先考上本科,以后再慢慢努力’,会不会更贴近现实?现实中,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通常不会一下子要求太高,而是鼓励他们先定个小目标。”
扮演老师的演员听后愣了一下,随后连连点头:“说得对!这样改确实更符合实际情况,演起来也更自然。”导演在一旁听了,也露出赞许的笑容:“雷洛这建议不错,就按他说的改。”
结果,这场戏一次就顺利通过了。导演拍着雷洛的肩膀:“年轻人,有想法!以后多跟演员沟通,多提提建议。”雷洛心里美滋滋的,感觉自己终于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其中的一员。
就在此时,他的诺基亚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弹出系统提示:“支线任务:一周内帮杨蜜解决拍戏时的情绪瓶颈,让她成功完成‘高考放榜’的关键戏份,奖励:2008年影视圈人脉资源表(含知名制片人、导演联系方式)。”
雷洛愣了一下,急忙查看任务详情——原来,杨蜜即将拍摄的一场“高考放榜”戏份至关重要。主角得知自己考上理想大学后,从不敢置信到激动大哭,情绪跨度极大。然而,杨蜜最近一直在为此烦恼,始终找不到合适的状态。
雷洛看着提示信息,感到一阵焦急。他从未学过表演,该如何帮杨蜜突破这个瓶颈呢?回想起之前杨蜜提到过,可以通过回想遗憾的小事来更好地进入悲伤情绪,他决定试试类似的办法。
找到杨蜜时,她正对着镜子练习表情,眉头紧锁,显然为这场戏而苦恼。雷洛犹豫片刻,开口道:“杨蜜姐,听说你在为高考放榜这场戏发愁,我想跟你聊聊。”
杨蜜转过身来,长叹一声:“没错,这场戏太重要了,我一直找不到那种从不敢置信到激动大哭的情绪转变。试了好几次,总觉得太过刻意。”
“我有个想法,不知道能不能行。”雷洛坐下来,语气略带试探,“您之前说过,演哭戏可以想一些让自己遗憾的事情;那么,如果是演激动的情绪,是不是也可以回忆一些特别开心的事?比如说第一次接戏时的兴奋感,或者第一次获奖时的那种喜悦?”
杨蜜怔住了,随即眼前一亮:“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第一次接到女主角的角色时,我兴奋到整晚都没睡着,那种既惊喜又高兴的感觉,跟主角看到榜单一模一样!”
“还有,”雷洛继续补充,“我注意到,剧本里描述主角看到榜单时,先是愣住几秒,然后用手揉眼睛确认没有看错,才会激动落泪。您可以把这个细节放大,比如手稍微颤抖,声音带着哽咽,这样会显得更加真实。”
杨蜜立刻拿出笔记本,将雷洛的建议逐一记录下来:“你说得太对了!这些细节我都忽略了,现在思路清晰多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蜜按照雷洛的建议,反复练习这场戏。雷洛每天都去片场观看她的排练,并时不时提出一些小建议——比如调整呼吸节奏,在哭泣时加上轻轻咬嘴唇的动作等等。
终于到了正式拍摄“高考放榜”这一天,雷洛站在监视器旁,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杨蜜。镜头里,杨蜜穿着高中校服,站在榜单前,眼神迷离地扫过榜单。当她看到自己的名字时,先是愣住了几秒,随后捂住嘴,瞪大双眼,伸手揉了揉眼睛确认不是幻觉后,眼泪瞬间落下,声音哽咽却充满喜悦,“我考上了!我真的考上了!”
导演盯着监视器,眼里闪过一抹亮光。等杨蜜完全演绎完毕,他顿时喊道:“过了!完美!”
片场响起热烈掌声,杨蜜走过来,脸上还挂着泪痕,却笑得格外灿烂:“雷洛,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建议,这场戏我根本没法演好。”
雷洛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提了些小建议而已,最重要的还是您自己的努力。”
这时,他的诺基亚再次震动起来——系统提示:“支线任务完成!奖励已发放:2008年影视圈人脉资源表。”雷洛打开资源表,里面包含了众多知名制片人与导演的联系方式及其擅长领域和近期项目,这对他的未来发展无疑是巨大的助力。
收工后,杨蜜邀请雷洛共进晚餐,庆祝成功完成关键戏份的同时也为他拿下系统奖励助兴。饭桌上,杨蜜认真说道:“雷洛,你很有天赋,不仅会写剧本,还能帮演员调整情绪。只要你保持这种认真努力,一定能在娱乐圈闯出一片天。”
雷洛看着杨蜜,心头涌动着感激之情:“杨蜜姐,若非遇到你,我根本没机会进剧组,也不可能学到这么多东西。不管未来如何发展,我都不会忘记你给予的帮助。”
“咱们是朋友,互相帮忙理所当然。”杨蜜笑了,“对了,下个月华策影视将举办一场剧本研讨会,邀请了许多著名编剧和导演,我已经帮你报了名,你可以去听听,认识业内的人士,对你未来的发展会有好处。”
雷洛激动得差点站起来:“真的吗?太感谢您了,杨蜜姐!”
“不用谢。”杨蜜喝了一口果汁,“机会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人。既然你已经做好了准备,那就应该多多抓住机会。”
当晚,雷洛回到宿舍,仔细翻阅系统奖励的人脉资源表以及自己在剧组所做的笔记,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这只是自己在娱乐圈旅程的开始,前方仍有许多挑战等待着他。然而此刻,他不再畏惧——他有杨蜜的支持、自身的努力,还有系统赠送的“外挂”相助。
他掏出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2008年夏,在剧组学会了如何将剧本转化为镜头,帮助杨蜜解决了情绪瓶颈问题,拿到了影视圈人脉资源。接下来,要在剧本研讨会上好好表现,向更多业内人士学习,为实现成为一名优秀编剧的梦想打下坚实基础。”
写完,他将笔记本放进背包,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他想起了2024年那个在写字楼里熬夜修改PPT的自己,再看看如今的自己,忽然意识到,穿越回来不仅仅弥补了高考遗憾,更重要的是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找到了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梦想。只要坚持向前迈进,未来的日子必定比现在更加美好,这段经历会成为他人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