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抗战之我在乱世开物资库 > 16 黄浦江底的沉船密码
换源:


       十六铺的钟楼刚敲完,余音还挂在湿气里。铁链在码头底下晃,寅时三刻,江雾thick得能攥出水来。我顺着排水管往下滑,水泥壁冷,水“咕”一下灌进鼻子。咬住呼吸管,铁锈味混着咸腥直冲喉咙。怀表在兜里震,一下一下,跟水流对上了拍子。左手三指夹着竹哨,短两长,再短一长——小时候苏州河边传信的调子。声呐波纹歪了半寸,巡逻艇的探照灯扫过来,转了一圈,走了。

船歪在水底,半截埋进泥里,桅杆断在江床上。我游近,手指蹭过锈烂的船名,字糊了,只剩个“济”。绣绷上的点没错。舱门焊死了,我拔出钢笔,笔尖插进锁眼,来回刮。铁屑浮起来,锁簧“啪”一声崩开。腕上的玉镯突然烫,不是警报那种刺,是闷的,像谁在胸口敲鼓,一下,又一下。我摸最近的箱子,指尖刚碰上,震动传来。玉镯猛地烧起来。不是活的,能收。但得贴三秒,不能动。

刚把箱子抬离地,眼角扫到两道黑影滑过来。蛙人,防毒面具盖着脸,臂章上“731”三个字泛青。一个举电棍,一个攥绞索,蹲着等。我猛推箱子往裂缝,玉镯烫得像要钻进骨头。箱子一没,电棍劈下,我侧身,右臂蹭过舱壁,皮撕开,血雾“噗”地散开。

那蛙人忽然停住,盯着我胳膊上的血,慢了半拍才举棍。我从帆布包里抓出压缩饼干,掰碎,扬手撒过去。血混着渣子飘,他一愣——这动作太熟。第四章,苏州河堤,孩子啃树皮,我把最后一块掰开递过去。他手一抖,我蹬地扑向另一个,手肘撞他手腕,绞索甩空。玉镯又烫,我顺手把旁边箱子按进裂缝。

炸了。船底蓝光一闪,冲击波撞上来,耳朵“嗡”地聋了。我缩进舱角,眼前裂开一道黑缝,像地缝张了嘴。我扑进去,后背撞上什么,硬的。外头,船塌了,钢板扭,泥沙翻。裂缝边,我看见岸上站着人。

山田惠子。望远镜举着,站得直,风把护士服贴在身上。没穿军装,没戴帽,头发散着。镜片的光点扫过江面,停在沉船的位置。她没动,也没跑。就那么站着,像在等。

裂缝收口。我被推出去,摔进芦苇丛。天没亮,湿气钻进衣服,玉镯还烫,但跳得慢了,一下,一下。我喘着,把最后一个箱子拖进草里。没锁,我掰开扣,掀盖。

没有药。磺胺没有,青霉素没有。只一本相册,厚得像砖,封皮是泡过水的硬纸板,上面五个字,血写的:“替我们活下去”。字干了,边发黑。

翻开第一页。照片是731的冻伤实验,人赤条条绑木桩上,脚趾黑,掉了。下一页,活体解剖记录,表格里写着“反应时间”“痛觉阈值”。再翻,南京的照片——不是报纸登的,是没见光的。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