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皇宫御花园。
李辰换下了一身龙袍,穿着宽松的练功服,手持一柄木剑,在花园的空地上,独自演练着剑法。
他的动作,时而如狂风骤雨,迅猛无匹;时而又如行云流水,飘逸潇洒。每一剑,都蕴含着一种与天地相合的奇妙韵律。这是系统赋予他的“神级搏斗术”,早已被他融会贯通,化为本能。
然而此刻他的心,却不在剑上。
他的脑海中,推演着未来那场无可避免的、席卷全球的大战。
他知道,自己不能永远安坐于金陵,遥控指挥。一个没有亲身感受过战场硝烟的帝王,一个没有与士兵们一同呼吸过带血空气的统帅,其指挥,终究是隔了一层。
“是时候了……”李辰收剑而立,眼中闪过一丝决然,“朕,必须亲自去前线看一看。”
次日,奉天殿,最高军政会议。
李辰抛出了他下一步的宏伟战略——“全球航道控制计划”!
他要在稳固泰平洋霸权的基础上,将大唐的势力,向茚度洋,乃至更遥远的大西洋辐射!建立一个由大唐海军守护的、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网络!
然而,这个宏伟的计划,刚一提出,便遭遇了最现实的难题。
“陛下!”丞相陈海,这位老成持重的三朝元老,第一个站了出来,脸上写满了忧虑,“您的雄心,臣等万分敬佩!但……国库可以支撑,武器装备可以生产,可……兵,从何而来?”
他摊开一份由内阁统计的、触目惊心的人口数据报告。
“我大唐,因早年那场可怕的鼠疫,至今元气未复。全国总人口,堪堪达到一千五百万。除去老弱妇孺,适龄且体格健全、可堪一战的男丁,总数不足百万!如今,这百万男丁,已经悉数入伍,勉强支撑起我们现有的全球防线。若要再行扩张,实在是……无兵可派啊!”
陈海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陛下,臣有一议。”一位思想较为西化的侯爵建议道,“我们或可效仿大T不列颠,在那些新归附的殖民地,如新西国、奥国等地,征召土著军队,组成殖民地军团,为我大唐作战。”
“荒唐!”这个提议,立刻遭到了皇后萧雅的断然否决。
这位帝国女战神,起身反驳道:“我大唐的战争,是高科技、高强度、高协同的现代化战争!那些土著军队,连基本的战术素养都无,其战斗力与忠诚度,更是堪忧!让他们上战场,非但不能杀敌,反而会成为我精锐部队的累赘!此法,绝不可行!”
会议,陷入了僵局。
所有人都清楚,人口,这个最基础的要素,已经成为了制约帝国这头巨龙,继续腾飞的最大瓶颈。
就在大殿内一片沉寂,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一直沉默不语的身影,缓缓地,从文官的队列中,走了出来。
他,便是大唐的外交大臣,周年。
“陛下,臣,或许有一个解决方案。”周年的声音,温润而又充满了智慧。
他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他的手指。然而,他的手指,并未指向那些大唐已经控制的区域,而是,轻轻地,落在了那片位于大唐西面,广袤无垠的、土黄色的土地上。
“种花民国!”
“什么?”
“与他们何干?”
众臣一片哗然。在他们眼中,那个贫弱不堪、内乱不止、正被东洋肆意欺凌的“大陆”,早已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与强大的大唐帝国,完全是两个世界的存在。
周年没有理会众人的议论,只是平静地,说出了一组数据。
“种花民国,虽然国力衰弱,教育凋敝,经济濒临崩溃。但是,它拥有两样,我们大唐最急需的东西。”
“第一,是四万万,也就是整整四亿的人口!”
“第二,是足以让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为之眼红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庞大资源!”
周年的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所有人的思维定式!
对啊!
他们怎么忘了!
兵源不足?那里有四亿同文同种、血脉相连的同胞!只要稍加训练,就是一支无穷无尽的大军!
资源不够?那片广袤的土地下,埋藏着支撑一个超级工业国崛起所需要的一切!
一旦能够恢复与种花民国的外交关系,将他们纳入大唐的体系,那所谓的人口与资源瓶颈,将瞬间迎刃而解!大唐帝国,将真正拥有逐鹿全球,问鼎世界之巅的雄厚资本!
“陛下!”丞相陈海激动得老脸通红,“顾大人此计,乃是天赐良策啊!请陛下立刻下旨,与民国恢复邦交!”
李辰看着群情激奋的众臣,脸上却露出了一丝洞察一切的微笑。他抬起手,压下了殿内的喧嚣。
“顾爱卿的提议,确实是破局的关键。不过……”他话锋一转,“你们当真以为,此刻民国方面主动向我们示好,是出于什么‘同胞情谊’吗?”
他看了一眼周年。
周年立刻会意,上前一步,深入分析道:“陛下圣明。根据黑冰台的情报,民国此次主动示好,其背后,是其最高领袖,常凯申的政治算计。”
“东洋大举入侵,金陵政府节节败退。常凯申第一时间,向他的西方‘盟友’,如鹰酋、大不列颠等国求助,希望他们能出面制裁东洋。然而,西方各国深陷绥靖政策的泥潭,除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谴责,并未给予任何实质性的回应。”
“求助无门之下,常凯申才将目光,投向了我们这个刚刚强势崛起的‘同胞之国’。他的目的,并非是真心想与我们结盟,而是想向西方世界,传递一个信号——”
周年的嘴角,勾起一抹讽刺:“——‘你们再不帮我,我就要倒向那个更强大的大唐了!’他这是在利用我们,向西方施压,逼迫他们为了与大唐争夺在哑洲的影响力,而不得不向他提供援助!”
李辰赞许地点了点头,补充道:“没错。常凯申,此人,从来都是一个精明的政治投机者。他想利用我大唐,作为他与西方讨价还价的筹码。他想让我们,和鹰酋,为了争夺他这个‘中间人’,而展开一场‘竞标’,他好从中渔利。”
听完皇帝与外交大臣的分析,殿内众臣,才恍然大悟,无不心生寒意,对那位民国领袖的政治手腕,感到不齿。
“陛下!既然此人用心险恶,我们绝不能与之为伍!应当严词拒绝!”一名武将愤然说道。
“拒绝?为何要拒绝?”
李辰的脸上,再次露出了那种掌控一切的、如同神明般的笑容。
“常凯申以为,他是在利用朕,利用我大唐。他以为,他才是那个可以左右逢源的棋手。”
“他却不知道,在朕的眼中,他,连当一个棋手的资格,都还不够。他,和他那四万万的国民,都只是朕这盘逐鹿天下的大棋局中,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罢了。”
“他想利用我们?好啊!朕,就给他这个机会!”
“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大陆的门,他以为我们只会从门缝里递给他几根骨头。他却不知道,朕要的,是率领着千军万马,踏过这扇门,将那片沉沦的土地,彻底纳入我大唐的版图!”
李辰猛地从龙椅上站起,一股无与伦比的帝王霸气,席卷全场!
“传朕旨意!”
“回电金陵政府!就说,朕,同意恢复两国外交关系!”
“并且,以大唐帝国皇帝之名,正式邀请种花民国最高领袖,常凯申先生,前来我大唐金陵,共商国是!”
金陵城,黄埔路官邸。
清晨的阳光,透过法式梧桐的枝叶,在窗明几净的餐厅内,投下斑驳的光影。
身着笔挺中山装的常凯申,正一边品着清淡的白粥,一边仔细阅读着今日的《申报》。他的身旁,一身优雅海派旗袍,气质雍容华贵的宋美玲,正用流利的鹰语,为他翻译着一份来自《泰晤士报》的社论。
“他们还在讨论大唐帝国的‘闭关锁国’政策。”宋夫人放下报纸,黛眉微蹙,“西方的观点普遍认为,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选择与世界隔绝,无异于自取灭亡。我实在不明白,那位年轻的李辰皇帝,为何要行此下策。”
常凯申缓缓放下手中的瓷勺,脸上却露出了一丝旁人难以察觉的、深邃的笑容。
“玲,你看的,只是西方人想让你看到的表象。”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他们错了,错得离谱。大唐,从未真正与世界隔绝。”
他从身旁的机要秘书手中,接过一份绝密档案,递给了宋美玲。
“你看看这个。”
档案的封面上,印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大唐贸易公司”。
宋玲疑惑地翻开,随即,她那双美丽的眼眸中,便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档案中,详细记录了一家注册在巴拿马的、背景极其神秘的远洋贸易公司,在过去的两年里,与大唐帝国之间,那堪称天文数字般的贸易往来。
一船又一船的粮食,一船又一船的铁矿石,一船又一船的工业设备和稀有金属……通过这家“大唐贸易公司”,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秘密运往那个看似被封锁的东方岛国。
“这……这怎么可能?”宋美玲喃喃自语,“如此庞大的运输量,西方的情报机构,不可能毫无察觉!”
“他们当然察觉了。”常凯申冷笑一声,“但他们无能为力。因为‘大唐贸易公司’的背后,站着的是罗斯柴尔德、摩根、洛克菲勒等一众顶级财阀!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所谓的‘封锁’,不过是一纸空文。”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忌惮:“而能将这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财阀,都整合起来,为他所用的,只有一个人——大唐皇帝,李辰!”
“如今的大唐,在李辰的铁腕统治下,早已非吴下阿蒙。他政令通畅,民众归心,又解决了最致命的物资短缺问题。这头沉睡的巨龙,已经具备了再次腾飞的所有潜力!”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长,神色紧张地,拿着一份紧急电报,快步走了进来。
“委座!大唐……大唐方面,出大事了!”
电报的内容,简短而震撼。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