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星子落进旧藤筐 > 第八章 雨巷里的蓝布伞
换源:


       清晨的雨是被风裹着来的。温星晚刚把画板架在巷口的老墙下,豆大的雨点就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她慌忙收起速写本,转身想往最近的屋檐下躲,头顶忽然多了片阴影——一把蓝布伞稳稳撑在她上方,伞骨上还挂着未干的水珠。

“怎么没看天气预报?”陆星辞的声音从身侧传来,他左手提着那只老藤筐,右手举着伞,大半伞面都倾向她这边,浅灰色衬衫的肩头已沾了片湿痕。

温星晚抬头看他,雨丝在伞沿织成细密的帘,他的睫毛上沾了点水汽,眼神却很亮:“出门时还晴着,没想到雨来得这么急。”她伸手想把伞往他那边推,“你半边都湿了,我自己能撑。”

“别动。”陆星辞按住她的手,指尖碰到她微凉的掌心,又很快收回,“巷子里的屋檐窄,一起躲会挤。先去前面的杂货店避雨,等雨小些再说。”

两人并肩走在雨巷里,蓝布伞转着圈避开低垂的树枝。雨点打在伞面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混着巷尾传来的收音机声,倒有了几分说不出的惬意。温星晚看着两人交叠在伞下的影子,忽然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的雨天,她没带伞,陆星辞把他的小伞塞给她,自己顶着书包跑回家,第二天就发了烧。

“想什么呢?”陆星辞的声音拉回她的思绪,“快到了。”

杂货店的老板娘正趴在柜台上织毛衣,看见他们进来,连忙递过两条干毛巾:“这雨下得真急,你们是来收集故事的吧?快擦擦,别着凉了。”

温星晚接过毛巾,道了谢,又转头看陆星辞——他正把藤筐放在墙角,小心翼翼地擦着筐沿的修补痕迹,像是怕雨水弄坏了这老物件。她心里一动,把手里的干毛巾递过去:“先擦你的肩,都湿透了。”

陆星辞接过毛巾,指尖碰到她的指尖,两人都顿了一下,又很快移开目光。老板娘在一旁看得笑眼弯弯,指着货架上的热水壶:“要喝点热水吗?我刚烧的。”

“麻烦您了。”温星晚道了谢,接过老板娘递来的搪瓷杯,捧着杯子暖手。陆星辞则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翻看着昨天记录的居民故事,偶尔抬头看她一眼,目光落在她被热气熏得微红的脸颊上,又很快移开。

雨下了约莫半个钟头,才渐渐小下来。老板娘看着窗外,忽然说:“你们要是不着急,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关于这老巷的,也关于一把蓝布伞。”

温星晚和陆星辞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老板娘放下毛衣,手指轻轻敲着柜台,缓缓开口:“二十多年前,这巷子里住着一对年轻情侣,男的是修鞋的,女的在巷口卖花。有次下大雨,女的没带伞,男的就拿着一把蓝布伞去接她,结果路上摔了一跤,腿擦破了,伞也坏了,可他还是把女的护得严严实实的。后来啊,男的就每天给女的带一把蓝布伞,不管晴雨,就怕她再淋雨。”

温星晚听得入神,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搪瓷杯的边缘:“后来呢?他们在一起了吗?”

“在一起了,”老板娘笑着点头,眼里带着温柔,“他们后来在巷口开了这家杂货店,那把坏了的蓝布伞,女的一直没扔,缝缝补补,挂在店里当装饰。可惜啊,前年男的走了,女的就把伞收起来了,说怕看着伤心。”

陆星辞忽然开口:“您说的,是不是李爷爷和赵奶奶?”

“是啊,”老板娘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

“我小时候常来李爷爷这儿修鞋,他总给我糖吃。”陆星辞的声音轻了些,“赵奶奶现在还好吗?”

“挺好的,就是总念叨着老李。”老板娘叹了口气,又看向温星晚,“星晚丫头,你小时候也常来这儿买糖吧?那时候你总跟在星辞后面,像个小尾巴。”

温星晚的脸颊忽然发烫,低头喝了口热水,没接话。陆星辞却忽然笑了:“那时候她总爱哭,买不到想吃的水果糖,就坐在门口抹眼泪,我只好把我的糖分给她。”

“你还说呢!”温星晚抬头瞪他,眼里却没真的生气,反而带着笑意,“明明是你抢了我的糖,还说分给我。”

老板娘看着他们斗嘴,笑得更欢了:“你们俩啊,从小就这么要好,现在重逢了,也是缘分。”

雨停了的时候,阳光从云缝里漏出来,照得老巷里的青石板泛着光。温星晚和陆星辞向老板娘道了谢,提着藤筐继续往前走。巷子里的积水还没退,陆星辞走在外侧,偶尔提醒她“这边滑,慢点走”,遇到水洼,还会伸手扶她一把。

走到巷尾的老井旁时,温星晚忽然停下脚步。井边有棵老梧桐树,树干上还留着小时候她和陆星辞刻下的印记——两个歪歪扭扭的“星”字,被岁月磨得浅淡,却还能辨认。

“你还记得这个吗?”温星晚指着树干上的印记,声音轻轻的,“那时候你说,要把我们的名字刻在这儿,说这样我们就永远是好朋友了。”

陆星辞走过去,指尖轻轻拂过树干上的“星”字,喉结动了动:“记得。那时候你还哭了,说怕树长大了,印记会消失。我跟你说,不会的,就算树长大了,我们的名字也会一直留在这儿。”

温星晚看着他的侧脸,阳光落在他的发梢,镀上一层浅金。她忽然想起老板娘说的蓝布伞,想起童年时的雨天,想起这几天和他一起找藤筐、听故事的点点滴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暖融融的。

“陆星辞,”她忽然开口,声音有些轻,却很清晰,“你这次回来改造老巷,是不是也因为……想找回些什么?”

陆星辞转头看她,眼里带着她从未见过的认真:“是。我想找回老巷的回忆,也想……找回小时候的人。”

温星晚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低头看着脚下的青石板,不敢再看他的眼睛。陆星辞却往前走了一步,声音轻轻的,落在她耳边:“温星晚,我不是只想和你做朋友。”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一阵清脆的铃声——卖糖葫芦的大爷推着车走过,铃声打破了巷子里的安静。温星晚猛地抬头,撞进陆星辞的眼里,他的眼里带着笑意,还有些她看不懂的温柔。

“我们先去收集故事吧,”她慌忙移开目光,转身往前走,“王奶奶说今天要给我们看她年轻时的照片呢。”

陆星辞看着她慌乱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弯了起来。他提着藤筐跟上去,脚步放得很慢,像是怕惊扰了这巷子里的时光,也怕惊扰了眼前这份刚刚萌芽的心意。

阳光渐渐暖了起来,照在老巷的墙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温星晚走在前面,能感觉到身后陆星辞的目光,像这雨后的阳光,温暖又不刺眼。她摸了摸口袋里的半块橡皮,忽然觉得,这次返乡,或许会比她想象的更有意义——不仅是为了绘本,更是为了眼前这个人,为了这份被时光藏了多年的心意。

两人沿着老巷慢慢走,偶尔有居民跟他们打招呼,有人拉着他们讲老巷的故事,有人把家里的旧物件拿出来给他们看。温星晚把听到的故事都记在本子上,遇到有趣的场景,便停下来速写,陆星辞则在一旁认真记录,偶尔帮她递支笔,或是提醒她“小心脚下的水洼”。

走到王奶奶家时,王奶奶正坐在门口晒被子。看见他们来,连忙招手:“快进来,我把照片都找出来了。”

温星晚和陆星辞走进屋,王奶奶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旧相册,翻开时,里面的照片已经有些泛黄。最上面的一张,是年轻时的王奶奶和王爷爷,他们站在巷口的老槐树下,手里拿着一把蓝布伞,笑得眉眼弯弯。

“这是我和你王爷爷结婚那年拍的,”王奶奶指着照片,眼里带着温柔,“那天也下着雨,你王爷爷就拿着这把蓝布伞接我,跟我说,以后不管晴雨,他都会护着我。”

温星晚看着照片上的蓝布伞,又转头看了看身旁的陆星辞,心里忽然有了个想法——她要把这老巷里的故事,把这些温暖的回忆,都画进绘本里,也把眼前这个人,悄悄画进她的未来里。

离开王奶奶家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半空。温星晚背着画板,陆星辞提着藤筐,两人沿着老巷慢慢走。巷子里的积水已经退了,青石板上还留着水痕,映着蓝天白云,像一幅流动的画。

“你今天画了很多吧?”陆星辞忽然开口,“晚上要不要一起整理?我家有个大桌子,方便。”

温星晚抬头看他,见他眼里带着期待,便点了点头:“好啊。”

陆星辞的嘴角弯得更厉害了,他提着藤筐,脚步轻快了些,像是被什么东西感染了一样。温星晚跟在他身后,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老巷里的时光,好像变得慢了起来,慢到足够让她看清自己的心意,也看清眼前这个人的温柔。

或许,有些缘分就是这样,像雨巷里的蓝布伞,像老藤筐里的半块橡皮,看似偶然,却是早已注定的温柔。而她和陆星辞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