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明月湾有一个传闻,道德观里那个三小子最近魔怔了。
上次骂鸡把李海江骂的自己跳出来认罪的老太姓于,排行老七,大家都叫她七姑。
于七姑丈夫前几日赶集摔了一脚,被摔伤不说,最近在家休养的时候还一直睡不着觉。看过郎中,郎中说是惊了魂。只需要开几副安魂养气的药,喝上几天就可痊愈。不过开方50文,药材三百文。
于七姑觉的只是受了惊吓,修养几天就能恢复,没舍得这几百文钱。又是真切关心老头,她便想起了去道观给天尊上柱香,求个符给老头安魂,道观的安魂符也就是十文八文而已。
这天她起了个大早,第一个来到道观。
老太太抢到了头炷香,跪在那边絮絮叨叨很是虔诚。
正在于老太向泥塑天尊诉说第一百零八个愿望时,只听身旁有人道:“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不见;听之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左右。’”
有人打断了老太的虔诚祈祷,她心中甚是不快,抬头一看,只见钱望深身穿长袍,头戴方巾,装扮跟秀才孙平山一样,就言道:“小道士这打扮是去约了小娘子吗?”
钱望深整了整头上方巾,理了理身上的长衫,昂首挺胸缓步走到老太前,微微弓腰施礼道:“好叫阿婆知道,此乃泥塑神仙,只能治心疾,不能让你邻居对你礼貌有加。”
于七姑知道刚才的跟天尊叙说心事的时候被这个小子听到了,就强道:“她不尊老就是心有疾病,我就要求天尊治她心疾。”说完她又跪下了,对着天尊又小声道:“不是民女肆意喧哗,实在小道士可恨,非要帮着那个小骚蹄子说话。恕罪,赎罪。”说完她又爬了起来,问小道士:“你师父画的安神符给我拿一张。”想了想老太觉的自己也需要一张,又道:“两张吧。”她没把钱递给小道士而是把钱放在功德箱里,这既是对天尊的孝敬,又是买符的钱。只是觉的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尊敬了钱的价值。
接过钱望深递过来的符咒,眼神不禁打量起这孩子的装扮,好奇说:“你这身打扮比村里的童生都精致哩,是看上村里的哪个丫头了?”
“阿婆别开玩笑,小道已经把肉体卖给了道观,精神卖给了儒门经书,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姑娘啦。”
于七姑耻笑道:“你们道观师徒什么德行村里人有几个不知道,荤素不忌,修行人的清规戒律你们能守几条?”
钱望深害羞道:“不曾害人,不曾起妄心,就是持戒。其他,不为戒。”
于七姑拿到符咒就不想继续磨牙了,也不说话,摇摇头走了。
钱望深看着离去的于七姑呆了呆,脑海中似乎有一个面无表情的老和尚问:“尽形寿,不杀生,汝能持否?”
“不能”他心里答道。
老和尚继续问:“尽形寿,不饮酒,汝能持否?”
“不能”这次他没犹豫,前两天刚饮过的。
“尽形寿,不淫欲,汝能持否?”
虽然他这个年纪已经一阳初动开始思春了,但是并没有那么强烈,稍作犹豫道:“不能”
“尽形寿,不卖官,如能持否?”
“和尚差矣,小道无权无势,断不能卖官鬻爵。”
和尚叱道:“休要多言,只管回答。”
答曰:“否矣!”
和尚没有往下问,只是形神变的模糊,一会成为大儒模样,一会又显道士装扮。
和尚形态怒目而视,儒者老者形态笑而不语,唯道士形态哈哈大笑。最后,这些形神意景化做一段话:“此子不能持戒,定不住,慧不生,长生无门矣。”然后就消失了。
过了好久,钱望深回过神来,脑海中的问答,像极了走神幻想。只是糟糕的结果让他心情沉闷,看了看大厅内列陈的泥草五至尊和他们脚下彩绘的众生相。他点了柱香,这次没有下拜,而是站在旁边看着这些塑像。恍惚间感觉这个香就是泥塑神仙的香烟,他们各自在吞云吐雾好不快活。
我似乎最近有点神经质了,师父搬到山里住,大师兄和二师兄都寻仙去了,钱望深思量着师父的《宰我》是否还继续修炼下去,他怕自己最后真的就精神分裂了。
原来是觉的自己神魂清净自然,可是最近修习什么炼己存诚,知行合一。每时每刻都要思想指导行动,举手投足间都要心中盘桓自问,我所做所言所行是否是我本心。这自问自答,精神消耗十分巨大。
又过了几日,钱望深已经开始无缘由自顾言笑,对着墙都能说出一段爱情故事。期间村里有一些人来上香还愿,看到痴呆疯傻了的小道士以为道观里出先了鬼怪迷了他的智慧,被吓的都不敢再靠近道观了。
钱望深的魔怔像风一样在明月湾传开了,保正来过一趟道观,看到小道士的情况不容乐观,就安排人进山给贾化真通风报信了。
贾化真得闻徒弟出了问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从山洞回到了道观。没人看见他是怎么下山的,即便去通风报信的人也是在一个多时辰后才追到了道观。
此时的钱望拧着脖子看着天空,兀自嘿嘿笑。
“你还识得我么?”贾化真看着徒弟问道。
“怎么不认识呢,你是贾化真嘛。“徒弟也不看他,突然哭道:”师父,你死的好惨啊。”
“师父咋死的?”贾化真的脸黢黑,咬牙道。
钱望深满脸泪痕盯着天上的云朵说:“刚才来了一阵风,把我师父给吹散了,他死了。”然后说:“我可能也要死了。”这时钱望深的表情木然,似乎已经死了。
贾化真怒道:“孽徒,看打。”说罢,一巴掌打在了钱望深的后颈,连翻白眼的机会都没有,钱望深就僵直向前倒去。贾化真一把抓住他的衣领,提着他进了卧室,把人放在床上。
看着床上的徒弟,叹息一声,心道:“莫强求啊,求而不得是七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