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开局截胡先进工作者 > 第2章 全院大会,贾家想抢先进名额
换源:


       傍晚的余晖给四合院的青砖灰瓦镀上了一层昏黄。

空气里混杂着各家煤炉飘出的烟火气和饭菜的香气,喧闹了一天的院子,此刻正沉浸在一天中难得的安宁里。

李正阳提着一小包刚从供销社换来的粗盐,脚步不疾不徐地穿过前院。

“正阳,等一下。”

一个声音从旁边的门洞里传来,带着一丝精明的算计。

李正阳脚步一顿,眼角余光瞥了过去。

三大爷阎埠贵扶了扶鼻梁上那副老旧的圆框花镜,镜片后面的一双小眼睛眯缝着,正一瞬不瞬地盯着他。

“三大爷,有事?”

李正阳的语气很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对这位院里出了名的“算盘精”,他一向是敬而远之。

阎埠贵搓了搓干瘦的手,快走几步凑到李正阳身边,身子前倾,声音压得极低,仿佛在分享什么惊天秘密。

“好事!”

“街道办的王主任刚才来过了,说是上面给咱们院下放了一个‘先进工作者’的推荐名额。”

他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子藏不住的兴奋。

“今晚,就在院里开全院大会,公开评选!”

阎埠贵说完,特意上下打量了李正阳一番,强调道:“你可是咱们院里少有的年轻工人,轧钢厂的正式工,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先进工作者?

这五个字落入耳中,李正阳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

在这个年代,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

它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好处,是普通人梦寐以求的各种票据,是能让日子宽裕不少的现金奖励。

更重要的,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资本。

有了它,就等于在身上镀了一层金,以后在厂里,在院里,腰杆都能挺得更直。

“知道了。”

李正阳脸上依旧没什么波澜,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谢谢三大爷提醒。”

他应了一句,抬脚就要继续往后院走。

这副不咸不淡,甚至可以说是冷漠的态度,让阎埠贵心头有些不快。他本想借着卖个人情,探探李正阳的口风,没想到对方油盐不进。

他不死心地追问了一句:“哎,正阳,你对这个名额,到底有没有想法?”

李正阳这次停下,转过身,正眼看着他。

昏暗的光线下,他年轻的脸庞轮廓分明,嘴角忽然向上扯了一下,露出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弧度。

“三大爷。”

“这名额,是评‘先进’。”

“谁对厂里,对国家的贡献大,就是谁的。这跟谁有没有想法,关系很大吗?”

一句话,直接把阎埠贵给噎在了原地。

李正阳不再理会他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精彩表情,转身,径直走向通往后院的月亮门。

留下阎埠贵一个人站在晚风里,反复咂摸着那句话里的味道,总觉得这小子话里有话,扎人得很。

回到只属于自己的那个小小的家,一股饭菜的暖香扑面而来。

陈雪已经把晚饭端上了桌。

一盘醋溜白菜,酸爽开胃。

一盘金黄的炒鸡蛋,在这个年月里算得上是硬菜。

桌子中央,是两大碗冒着腾腾热气的白面馒头。

“哥,快洗手吃饭吧。”

陈雪递过来一条干净的毛巾,眼睛亮晶亮的。

“嗯。”

李正阳应了一声,在水盆里洗了手,坐了下来。

灯光昏黄,映着妹妹恬静的脸庞,眼前这简单却温馨的一幕,让他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下来。

他的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了一年前。

那时候,他还只是轧钢厂锻工车间一个不起眼的学徒。

厂里刚从苏联弄来一台淘汰的老旧车床,型号老,毛病多,却被厂领导当成了宝贝,指望它能提高生产效率。

厂里技术最顶尖的王副总工程师,亲自带队,没日没夜地扑在车间里搞技术攻关。

这件事,不知怎么被许大茂给听了去。

许大茂是厂宣传科的电影放映员,平日里最擅长的就是溜须拍马和背后捅刀子。他打听到王工的研究遇到了一个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如果短期内无法解决,那台老旧车床不仅是废铁,甚至可能引发重大的生产事故。

一肚子坏水的许大茂,嗅到了上位的机会。

他像一条潜伏在阴沟里的毒蛇,悄悄联系了几个对王工心怀不满的技术员,四处收集材料,就等着王工那边一出事,他好第一时间冲到厂领导面前告黑状,踩着别人的尸骨往上爬。

那段时间,李正阳不止一次在角落里,听到许大茂和别人阴阳怪气地谈论着王工的“失败”。

那副幸灾乐祸的嘴脸,让人作呕。

李正阳深知王工为人耿直,是个纯粹的技术人才,不该被许大茂这种小人算计。

他决定做点什么。

机会很快来了。

那天在食堂打饭,他看到王工正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对着一盘吃了几口的饭菜发呆,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李正阳端着自己的饭盆,装作不经意地走过去,坐在了王工旁边的位置上。

他没有看王工,只是盯着自己碗里的窝窝头,用不大不小,恰好能让旁边人听清的音量,自言自语地嘀咕了一句。

“这机器啊,跟人一个道理,都有自己的脾气。”

“尤其是那些老家伙,水土不服是常有的事。有时候啊,就得顺着它的毛捋,换个思路,别总想着跟它硬顶,说不定自己就通了。”

这话,如同一道惊雷,在王工的脑海中炸响。

他那双因熬夜而布满血丝的眼睛,瞬间迸发出一道骇人的亮光。

“啪!”

王工猛地一拍大腿,饭盆里的菜汤都溅了出来。

他根本顾不上这些,也顾不上吃饭,整个人如同上紧了发条,一阵风似的冲出了食堂,直奔车间。

三天后。

技术难题被攻克的消息,传遍了整个轧钢厂。

又过了一个月,王工因为这次重大的技术贡献,被上级单位直接调走,委以重任。

许大茂精心准备的那一沓黑材料,还没来得及递上去,他想要扳倒的靠山,就已经变成了他再也够不着的存在。

他的晋升之路,也因此戛然而止。

据说,许大茂气得好几天都没吃下饭,看谁都像是欠了他八百吊钱。

而王工在临走前,特意找到了正在车间干活的李正阳。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走过来,用那双满是机油和老茧的大手,重重地拍了拍李正阳的肩膀。

他深深地看了李正阳一眼,那眼神里,有感激,有欣赏,有嘱托。

最后,他只留下了一句话。

“小同志,好好干。”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这件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除了他和王工,再无第三人知晓。

李正阳的目光从饭桌移开,望向窗外渐渐浓稠的夜色。

他的嘴角,无声地扬起。

今晚的全院大会,注定不会平静。

不过,他早已不是一年前那个凡事都需要瞻前顾后、步步为营的学徒了。

有些账,也该算一算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