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太后馋我做的胡辣汤 > 第二章 圣前惊魂,福祸两相依
换源:


       皇帝那一声“说——”,如同冰锥刺破殿内刚刚因太后欣喜而回暖的空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压,重重砸在阿芜的心尖上。

阿芜浑身一颤,刚因太后赏识而回暖的血液瞬间再次冻僵。她跪在冰凉的金砖上,头埋得极低,几乎能感受到皇帝那审视的目光,锐利得像是要剥开她的皮囊,看清内里那个来自异世的灵魂。

梦?一模一样?这怎么可能?!

巨大的惊恐之下,反而逼出了一丝极致的冷静。电光火石间,阿芜脑中飞速旋转。承认?那是找死!唯一的生路,就是咬死不知情,将一切推给虚无缥缈的“天赋”和“巧合”!

她猛地以头触地,声音因极致的恐惧而带着真实的哭腔和颤抖,听起来反而格外真切:“陛、陛下恕罪!奴婢不知…奴婢什么梦都不知道!奴婢只是…只是御膳房一个最低等的烧火丫头,今日张御厨突发急症,王总管命奴婢暂看汤锅,奴婢…奴婢愚笨,见那汤气味不佳,生怕污了太后娘娘圣口,一时情急…就、就把手边能去腥增香的调料胡乱倒了些进去…奴婢只想掩盖怪味,万万没想到…没想到会合太后娘娘口味…更不知、不知陛下梦中之事啊!奴婢罪该万死!求陛下开恩!”

她一边说,一边用力磕头,额角触碰冰冷坚硬的地面,发出轻微的闷响。这番说辞半真半假,情急之下胡乱操作是真,不知皇帝梦境更是真,反而显得无比自然。

太后刚得了好处,身子爽利了,心情正好,见这小丫头吓得魂不附体,说得又合情合理——一个烧火丫头,能知道什么皇帝梦境?不过是歪打正着罢了。她便开口打圆场:“皇帝,不过是一碗汤罢了,巧合而已。瞧把这孩子吓的。这丫头虽说鲁莽,倒阴差阳错解了哀家的不适,功过相抵,便算了吧。”

皇帝深邃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阿芜身上,那目光里的探究和寒意并未因太后的说情而完全消散。他沉默了片刻,殿内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母后说的是。既是巧合,便罢。”

阿芜悬到嗓子眼的心,稍稍落下半分,但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只听皇帝继续道:“不过,既然此汤深得母后喜爱,而这丫头又自称是她‘胡乱’所做…”他刻意加重了“胡乱”二字,听得阿芜心头又是一紧,“那便让她即日起,专职负责为母后烹制此汤。若是做得好,便是她的造化。若是做得不好…”

皇帝没有说完,但那未尽的威胁之意,比直接说出口更令人胆寒。

“便依皇帝所言。”太后笑着点头,看向阿芜,“丫头,你可听见了?好好当差,哀家少不了你的好处。”

“奴婢…奴婢谢陛下隆恩!谢太后娘娘隆恩!”阿芜再次磕头,声音依旧发颤。专职做胡辣汤?这倒是暂时保住了小命,可皇帝的怀疑显然没消除,这简直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刀!

“起来吧。王德福,”太后唤总管太监,“带她下去,安排个妥当住处,一应用料,按她所需供给。”

“诺!”王总管连忙应声,上前示意阿芜跟他走。

阿芜几乎是手脚发软地爬起来,低着头,不敢再看皇帝一眼,踉踉跄跄地跟着王总管退出永寿宫大殿。

直到走出很远,远离了那令人窒息的威压,阿芜才感觉自己重新学会了呼吸。晚风一吹,她猛地打了个寒颤,里衣冰冷地贴在身上。

王总管停下脚步,转过身,先前在殿内的恭敬谄媚消失不见,换上了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细小的眼睛里闪烁着精光:“阿芜姑娘,真是好造化啊。”

阿芜心里一紧,连忙低下头:“奴婢不敢,全凭总管大人提携。”她知道,在这深宫里,这些太监总管才是真正的实权人物,得罪不起。

“哼,”王总管轻哼一声,“提携?咱家可不敢当。姑娘如今是太后和陛下跟前挂了名号的人儿了,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只是嘛…”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带着警告,“这宫里的饭,好吃难消化。姑娘今日是走了大运,明日、后日,这汤若是稍有差池,惹了太后娘娘不快,或是…再勾起陛下什么‘梦境’来…那后果,可不是你一个小小官女承担得起的。”

阿芜手心冒汗:“奴婢明白,奴婢一定尽心尽力,不敢有丝毫差错。”

“明白就好。”王总管似笑非笑,“走吧,咱家给你安排个单间,再拨两个小宫女给你打下手。需要什么食材香料,直接跟内务府的人说,就说是永寿宫的份例。记住,管好自己的手和嘴,不该碰的别碰,不该问的别问,只专心做你的汤。”

“是,谢总管大人。”

阿芜被带到一间窄小但干净的单人厢房,果然有两个看起来才十二三岁的小宫女怯生生地等在那里,见到她连忙行礼,口称“姑姑”。

姑姑…阿芜看着铜镜里那张陌生却清秀稚嫩的脸,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在现代还是个高中生呢。她苦笑一声,挥退了两个小宫女,独自坐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望着窗外陌生的月色,心乱如麻。

皇帝的话像魔咒一样在她脑海里回荡。

一模一样的梦?这绝不可能只是巧合!

难道皇帝也是穿越的?不对,如果是,他早就该相认了,而不是那种怀疑和审视的态度。

或者…是这个世界本身有什么古怪?与她这次的穿越有关?

还有太后…那胡辣汤她喝得畅快,是真的因为口味,还是另有原因?深宫里的女人,尤其是坐到太后这个位置的,哪一个不是人精?她的赞赏和维护,有几分真几分假?

阿芜感到自己仿佛落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每一步都走得惊心动魄。胡辣汤是她的护身符,却也成了她的催命符。

她必须尽快弄清楚状况,找到自保的方法。

首先,得把这胡辣汤做得稳稳当当。好在这是她“发明”的,怎么做全凭她一张嘴。现代喝过那么多不同风味的胡辣汤,河南的、西安的…结合起来,足够她应付了。

其次,得想办法打听消息。关于这个朝代,关于皇宫,关于…皇帝的梦。那两个小宫女,或许可以旁敲侧击一下。

最后…得想办法攒点钱,或者找到什么后路。皇帝的怀疑就像定时炸弹,她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太后的喜好上。

这一夜,阿芜在忐忑不安中辗转难眠。

第二天天不亮,她就被人叫醒。太后宫里传来话,早膳想再用一碗那“胡辣汤”。

阿芜不敢怠慢,深吸一口气,打起精神。她如今有了专属的小厨房,虽然不大,但食材调料一应俱全,远比昨天那混乱的大御膳房要好操作。

她回忆着昨天情急之下的操作,又结合记忆里的味道,开始动手。羊肉高汤是现成的,她将胡椒、辣椒、生姜、八角、桂皮等十几种香料细细配比,又加入木耳、粉条、面筋、黄花菜等配料。

两个小宫女,一个叫小禾,一个叫小穗,手脚麻利地帮她处理食材,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姑姑,您真厉害,太后娘娘都夸您呢。”小禾小声说。

阿芜笑了笑,没接话,反而状似无意地问:“你们在宫里多久了?可知道…陛下平时有什么喜好吗?或者…最近宫里有什么特别的事吗?”

小禾和小穗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小穗怯生生地道:“回姑姑,我们只是最低等的杂役宫女,平日连各宫主子都见不到的,更不敢妄议陛下。”

阿芜心中暗叹,果然如此。打听皇帝的消息,确实太难了。

汤很快做好了,香气浓郁扑鼻。她亲自尝了尝味道,比昨天仓促之作更加醇厚丰富,辣度适中,回味悠长。

她小心翼翼地将汤装入精致的汤盅,由太监提走。

不久,太监回来,脸上带着笑:“太后娘娘用了很是欢喜,赏了姑姑一对银镯子。”

阿芜接过赏赐,心里稍稍安定了一些。至少第一步是稳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