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结果出来:余放腿部骨裂,需要静养,余介只是些皮外伤。余秋雨得知后,难得发了次火,挨个找到那几个小孩的家,把家长骂了个狗血淋头,几个小孩自然免不了一顿胖揍。
在家养伤的日子里,余介简直把余放宠成了祖宗,喂饭、擦药、讲故事,恨不得 24小时黏在她身边。
“疼不疼?”他每天都要问上几十遍,手指轻轻拂过包扎的纱布,眼神里的自责浓得化不开,“都怪我没护好你。”
余放用鼻尖蹭他的手心,试图告诉他不怪他,可少年总固执地认为是自己的错。这份沉甸甸的愧疚,像无形的胶水,把两人的距离变得更近了。
某次沈糖糖来探望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快一米八的少年盘腿坐在地上,正用棉签蘸着温水给德牧擦脸,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珍宝,阳光落在他侧脸,竟柔和得不像话。
“你俩这是……”她难得有些语塞。
余介头也不抬:“她伤着了,得照顾。”
后来沈糖糖带着陆赫烨再来看望,说起那几个小孩不知被谁揍得个个骨折,余介只是淡淡瞥了眼怀里的余放,给她喂了块肉干:“跟我们没关系。”
余放却看得清楚,他说这话时,指尖在她背上轻轻摩挲,带着种不动声色的护短。
伤好后,余介对她的黏糊更是变本加厉。出门要抱着,在家要靠着,连改玩具都得让她趴在腿上当“监工”。有次沈糖糖打趣:“你俩快成连体婴了。”
余介没说话,只是把余放抱得更紧了些,下巴抵在她头顶,声音低低的:“她是我的。”
余放舒服地眯起眼睛,尾巴轻轻扫着他的胳膊。或许伤痛是块试金石,在那场混乱的打斗里,余介看清了这条小狗在自己心里的分量——她愿意为他对抗危险,他愿意为她撕破温和。这样的羁绊,比任何日常相处都来得更深刻,更滚烫。
夕阳下,少年抱着大狗坐在沙发说,身影交叠在一起,再也分不清彼此。余放打了个哈欠,觉得这场伤受得值——至少让她明白,在这个中反派心里,她早已不是普通的宠物,而是要拼尽全力守护的家人。
时间像余放啃空的零食袋,不知不觉就堆成了小山。转眼又是一年暑假,曾经的小学鸡主角团已经升级成初二学长学姐,脸上褪去了稚气,多了几分少年人的模样。
初中的暑假可不像小学时能肆意撒欢,沈糖糖每天都要去各种艺术课,陆赫烨更不用说了,家里那么大的企业他学习东西更多,几个小孩连叽叽喳喳的时间都变少了。倒是余介,完美诠释了“反派的进化之路”——从当初那个瘦弱怯懦的小反派,成功长成了身高直逼一米八的中大反派。
这两年余秋雨和沈亿正式确定关系后,心思全扑在恋爱上,对余介的态度堪称“放养式友好”。不挨打、不挨饿,顿顿有肉吃,加上青春期疯长,十四岁的余介站在那里,活像座移动的小巨人。余放每次抬头看他,都得仰着脖子,心里默默吐槽:这生长速度是吃了化肥吗?简直是巨人暴击!
不过身高猛涨,粘人的毛病却有增无减。这两年余秋雨忙着和沈亿谈情说爱,对一人一狗的关注度直线下降,反倒给了余介“独占”余放的机会。在他眼里,一人一狗的关系简直亲密到密不可分——当然,这更像是他单方面的“深度绑定”。
用余放的话说:这小孩对她的关注度,恨不得把她揣进兜里随身携带。
只要两人在家,场面不是余介把她抱在怀里改玩具,就是她被迫趴在他腿上当“毛绒靠垫”。余放多次试图反抗这种“人身控制”,但每次刚想溜走,就会被一只大手轻松捞回去,附赠一句低笑:“跑什么?被抱着不舒服吗?”
有次余秋雨难得在家做饭,推门就看见余介盘腿坐在沙发上,怀里抱着半人高的德牧,正低头给她顺毛,电视里放着无聊的纪录片,两人却看得津津有味。
“你俩天天腻在一起,放放都快被你抱成废狗了。”余秋雨随口吐槽,眼里却没什么波澜——只要不打扰她谈恋爱,这俩怎么腻歪都行。
余介头也不抬:“她喜欢。”
余放翻了个白眼——谁喜欢了!她明明喜欢自由奔跑!
可反抗无效,只能任由自己被当成大型玩偶。好在中反派的怀抱还算舒服,毛茸茸的地毯似的,冬天暖夏天凉,余放经常反抗着反抗着就睡了过去,醒来发现自己还被牢牢抱在怀里,连姿势都没换过。
这两年的余放也长大了不少,从奶乎乎的小幼犬长成了威风凛凛的成年德牧,一身黑棕色的毛发油光水滑,站起来能轻松够到余介的胸膛。但在巨人余介面前,依然逃不过“被拿捏”的命运。
“放放,过来。”余介坐在书桌前改图纸,头也不抬地伸出手。
余放慢吞吞地走过去,被他一把捞到腿上,下巴搁在她头顶继续画图。说起这个,余介的“搞钱版图”扩张速度,连余放这条见多识广的狗都得惊掉下巴。谁能想到,当年那个靠改装玩具车赚零花钱的小屁孩,如今已经把手伸向了真正的赛车领域——四轮的、两轮的,只要带马达的,就没有他摆弄不了的。
这一切的起点,还得归功于当年那个胖乎乎的“伯乐”师程程。
小学时给师程程改装的那辆“上墙神车”,在小区里掀起了轩然大波。师程程他爹是个赛车爱好者,偶然看到儿子手里那辆能爬墙的玩具车,当即惊为天人,抱着“看看这孩子是不是有天赋”的心态,给了余介一辆报废的卡丁车让他折腾。
结果余介直接把卡丁车改成了“迷你赛车”,不仅跑得飞快,还装了个酷炫的尾翼,看得师程程他爹眼睛都直了。自此,余介算是误打误撞闯进了赛车圈的边缘——师程程他爹逢人就夸“我儿子有个同学是个造车天才”,给余介介绍了不少“私活”:给赛车换零件、改发动机、调校底盘……
让他挣了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