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友听完汇报,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打消,取而代之的是狂喜和急不可耐。
“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他猛地一拍桌子,兴奋得满脸红光:“传令,击鼓聚将。所有骑兵即刻集合,带足五日干粮和箭矢,快!”
都骑尉衙门的战鼓隆隆敲响,打破了西岭县清晨的宁静。
各级军官虽然不明所以,但军令如山,很快,刘长友麾下能够调动的近一千二百名骑兵迅速在校场集合完毕。
刘长友全身披挂,登上点将台,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挥舞着马鞭,意气风发地吼道:“儿郎们,北原马勒部犯我边境,已被我英勇边军击溃。
现在,随本官出征,直捣敌巢,建功立业,就在今朝。出发!”
大军轰然应诺,虽然很多人心中疑惑,但在刘长友的率领下,还是如同滚滚洪流,冲出西门,朝着张墨捷报中指示的方向,向着北方草原深处疾驰而去。
刘长友深知兵贵神速,一路上催促部队日夜兼程。四天多的路程,硬是在第三天傍晚就赶到了马勒部老营所在地。
果然如张墨情报所言,马勒部精锐尽丧于燧峰堡下,败军尚未返回老营。老营极度空虚,只剩下少量老弱残兵和大量的妇孺、牲畜。
他们还在期盼着自家的勇士满载而归,根本没想到南人的军队会如同神兵天降般突然杀到。
面对如狼似虎、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西岭都骑尉骑兵,马勒部老营的抵抗微乎其微,很快就被彻底攻破。
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和掠夺开始了。
刘长友的军队如同冲入羊群的饿狼,疯狂地砍杀着敢于抵抗的残兵,掠夺着帐篷里的财物,驱赶着成群的牛羊马匹。
哭喊声、求饶声、狂笑声混杂在一起,草原部落衰亡的悲剧再次上演。
马勒部的留守的部族长老是一名年迈的老人,他在试图组织微弱抵抗时,被刘长友的亲兵队长亲手擒获。
一夜之间,曾经也算一方势力的马勒部,彻底烟消云散,其人口、牲畜、积累的财富,都成了刘长友的战利品。
五天后,刘长友志得意满地率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返回了西岭县。
队伍比出发时庞大了何止数倍。一眼望不到头的牛羊马匹,装载着毛皮、金银器皿的大车,以及垂头丧气被绳索串在一起的妇孺和工匠,无不彰显着这次出征的巨大成功。
一回到衙门,刘长友立刻迫不及待地开始书写给上级和朝廷的报捷文书。
在这份文书中,故事的版本被巧妙地篡改了:燧峰堡之战,变成了他刘长友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结果。
是他及时发现了马勒部的入侵意图,果断命令麾下仁勇校尉张墨率领两百精锐和清湖镇青壮据堡固守。
并且按照他的指示,巧施妙计,内守外攻,浴血奋战,成功击退了敌军先锋的多次进攻,并杀伤敌军八百余,为最终的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
而真正的决胜之战,则是由他刘都尉亲率主力,抓住战机,长途奔袭,在野战中一举击溃马勒部主力一千五百余骑。
并乘胜追击,直捣其老巢,最终擒获贼酋巴尔干古以下数百人,彻底将马勒部从草原上抹去。至此,西岭边患暂平,北疆军威大振。
在这份文书中,张墨和燧峰堡的作用被降低为顽强阻击和牵制敌军,而刘长友自己则成为了主导战局、决胜千里的最大功臣。
生擒巴尔干古的功劳被模糊处理,整合到了“擒获贼酋巴尔干古以下数百人”之中。
写罢,刘长友满意地盖上自己的都骑尉大印。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朝廷的嘉奖令和升迁文书。
他并不太担心张墨会有异议。
毕竟,他刘长友是上官,此次奔袭的大功也确实是他摘取的。张墨那份击溃和斩首八百余的战功已经足够惊人,足以获得丰厚赏赐和晋升。
若再贪图更大的功劳,反而会惹人嫉妒和怀疑。他相信张墨是个聪明人,知道该如何选择。
很快,这份捷报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郡城,送往北疆都督府,最终送往帝国的兵部乃至皇帝的御案。
一场原本属于边陲小堡的传奇防御战,经过上官的巧妙运作,变成了一场规模更大、战果更辉煌的边境大捷。
而张墨的名字,虽然未能占据最耀眼的位置,却也随着这份捷报,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北疆高层乃至帝国兵部的视野。
燧峰堡内,张墨在收到刘长友分享战果、并暗示他适可而止的公文后,只是淡淡一笑,并未有任何表示。
他要的,从来不是一时的虚名。真正的实惠——缴获的军资、扩编的兵力、以及此战带来的威慑力和发展空间,已经牢牢握在他的手中。
刘长友贪图首功,反而替他挡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
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燧峰堡大捷的余波,并未随着战场的清扫而平息,在一个月后,反而化作了两道截然不同的谕令,跨越山水,分别送达了西岭县都骑尉衙门和烽燧堡。
西岭县内,刘长友志得意满地接过了兵部文书。
看着“游击将军,正六品”的擢升令,他脸上绽开了难以抑制的笑容。
虽然未能如愿直接进入北疆都督府核心,但游击将军的衔职已然不低,权柄和地位较之都骑尉都有了显著提升。
他自觉运筹帷幄,名利双收,对那份捷报的些许心虚,也迅速被升官的喜悦所淹没。他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在新职位上攫取更多的资源和功劳。
而与此同时,另一骑快马,带着不同的使命,踏入了依旧弥漫着淡淡硝烟味的燧峰堡。
传令兵在校场找到了正在督促新兵操练的张墨。彼时,张墨一身寻常戎装,身姿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地扫过训练队列,不时出声纠正动作,并无多少得胜之将的骄矜之气。
“仁勇校尉张墨接令。”传令兵高擎公文,声音洪亮。
校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汇聚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