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熄灯后,林知鹤仍然没离开。
她盯着大屏幕上的数据模型,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为什么变量F会出现周期性跳动?”
张兴同学端着咖啡过来:“变量F是你给沈琅设的主特征因子吧?会不会是他心跳频率不稳定?”
林知鹤疑惑:“你怎么知道?”
张兴咳了一声:“昨晚你俩共用一个脑电波监测设备,全组都知道了。”
林知鹤:“……”
她咬咬牙,打开后台调取监控数据,果然看到在每天晚上9点到10点之间,变量F呈现爆炸性上升,心跳曲线堪比高考数学难度飙升图。
“这段时间……我们在讨论亲密关系变量建模。”林知鹤面无表情。
张兴扶墙笑倒:“你们这组建模建到谈恋爱都能精确复刻CP走向!”
这时,系统跳出提示:
系统提示:【男主情绪波动强烈,推测为告白临界点,是否开启“真心值波动可视化”功能?】
林知鹤:“???你怎么连这都能测了?”
系统骄傲弹字:“科研为人民服务,恋爱为科研献身。”
与此同时,沈琅站在实验楼顶,看着手里一页纸,表情严肃到像是要开学术发布会。
他深吸一口气,把公式抹干净,又写了一版。
一旁围观的李学弟忍不住问:“你写这么多数学符号干嘛?要做理论推演?”
沈琅:“不,是准备表白。”
李学弟:“?”
沈琅:“我列了个逻辑模型。”
他语气认真:“情感变量LZ为1表示喜欢,0为不喜欢。设Z变量为时间推移下情绪强化系数,则——”
“停停停!”李学弟疯狂摆手,“哥你再这样下去,她不是被你感动,是被你绕晕了!”
第二天清晨,林知鹤进实验室,发现沈琅不在,却在桌上留了一张A4纸。
标题是“你愿意做我模型中的特解吗?”
正文:
设我为函数f(x),你为常数c,
在所有变量扰动后,我发现只有你能让我趋于稳定收敛。
你是最优解,是唯一解,是我系统的极大值。
如果你同意,请在系统控制台输入“YES”,我将更新模型参数,开启‘联合建模模式’。
林知鹤看完,哭笑不得,手还没碰键盘,系统就跳出了一条:
【沈琅已将情感模型合并申请发送至服务器,请求与你同步心跳波动参数,是否接受?】
她按下“YES”,一瞬间,全组数据像喝了红牛一样炸了。
系统:“哇——这心率上升得都能冲出地球了!”
可喜可贺,科研CP喜提“学术性表白”!
就在众人以为终于能“安心科研”时,一份国家邮件又飞了进来:
【由于你们的模型在模拟亲密关系变量预测中达成98.5%匹配精度,决定扩大实验范围,接入全校匿名数据,进一步建构全国范围“情感共振网络”系统】
附加要求:
增加神经网络训练深度。
建立多人并行情感反馈池。
对社会现象进行建模分析,如分手季、520脱单率、情人节高发误会指数。
林知鹤盯着文件,缓缓抬头:“我们这是建模,还是给全国人民谈恋爱保驾护航?”
沈琅淡定:“我们只是顺手发明了新一代智能恋综系统而已。”
张兴捂着胸口:“原来这才是我们实验室的最终形态——恋爱学霸行为预测建模联合国。”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