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的暗流涌动,似乎并未影响到鹰嘴崖上的节奏。
凌山的全部心思,几乎都放在了那只刚刚破壳的小金雕身上。他调配了营养极其丰富的流质食物,用特制的滴管小心喂食。他甚至用极其微弱的生物场频率模拟亲鸟的呼唤和心跳,让雏鸟将他视为唯一的依靠。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那只原本孱弱的雏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强壮,绒毛渐丰,眼神也愈发锐利。
另外两枚卵也相继破壳。三只小家伙占据了育雏舱的大部分空间,叽叽喳喳,食量惊人。凌山为它们分别起了名字:最先破壳、最为强壮的叫“啸天”;稍显安静、眼神灵动的叫“青瞳”;最后破壳、但最为好动的叫“破风”。饲养它们,成了凌山除了建造和研究之外,最重要的日常。
苏芷晴偶尔会上山,她着迷于记录这三只猛禽幼崽的成长,并用画笔描绘它们与凌山之间的奇特互动。秦雪瑶则更关心她的“松苓酿”后续产能,以及如何将“萤火虫计划”打造成一个完美的商业慈善案例,她下山的时间更多。林静则真的留了下来,住在村里,开始深入采访村民,记录山区真实的生活和变化,她的报道视角客观,逐渐赢得了村民的一些好感。
三位女性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彼此间既有隐约的竞争,又有一种因凌山而产生的奇特联系。
平静之下,危机如期而至。
首先到来的是军方的人。赵军官带着两名随从,开着越野车,直接找到了老支书,亮明身份,语气客气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要求见凌山。
老支书不敢怠慢,连忙带着他们上山。
在鹰嘴崖那处已经初具规模、融合了自然奇观与未来科技的平台庭院里,赵军官第一次见到了凌山。凌山正在给三只已经长出翎羽的小金雕喂食生肉条,动作娴熟,神情平静。三只雏鹰在他身边扑腾跳跃,竟颇有几分威势。
眼前的景象让赵军官有些意外。他想象中的秘密技术专家,应该是埋在实验室里不修边幅的形象,而非眼前这个与猛禽为伴、仿佛与山林融为一体的年轻人。
“凌山先生?”赵军官敬了个礼,开门见山,“我们是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下属调研处的。我们注意到您向‘盘古’基金会提供了一笔巨额捐赠,并对您登记的部分专利技术很感兴趣。冒昧来访,是想了解一下,您是否还有更多未公开的、可能应用于国防领域的构想或成果?”
凌山喂完最后一块肉,擦了擦手,示意他们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苏芷晴默默地为客人沏上来自山间的野茶。
“赵同志,”凌山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淡,“捐赠只是尽一个公民的义务。至于技术,我目前的研究重心在于生态建筑和生物场应用,与国防装备的直接关联性不大。”
他说话间,目光扫过赵军官带来的一个文件夹,上面有一个模糊的徽标,与他记忆中某个高度保密的超材料项目有关。
“不过,”凌山话锋微微一转,仿佛随口一提,“我看你们那个‘玄甲’项目的能量缓冲层,还在用老旧的碳纳米管蜂窝结构?效率低下且脆弱。或许可以尝试一下定向排列的硼 nitride纳米线复合结构,用谐振声场进行编织,理论上能吸收并分散超过现有标准五倍以上的冲击动能。”
他轻描淡写地说着,甚至随手用茶水在石桌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结构示意图。
赵军官和他身后的技术随员瞬间脸色大变!
“玄甲”项目是高度机密!其能量缓冲层的设计难题困扰了团队整整一年!凌山不仅随口说出了项目代号,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核心缺陷,并提出了一个听起来匪夷所思却又隐隐符合物理原理的解决方案!
这已经不是“兴趣”了,这简直是洞若观火!
技术随员激动地差点站起来:“凌先生!您这个构想……有详细数据吗?声场频率如何控制?纳米线如何保证定向……”
赵军官抬手制止了随员,深吸一口气,看向凌山的眼神彻底变了,从公事公办的探究变成了深深的震撼和敬畏。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那笔捐款值得他们亲自跑这一趟。眼前这个人,其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恐怕远超他们的想象。
“凌先生,”赵军官的语气变得无比郑重,“您的建议……价值连城。我代表‘玄甲’项目组,向您致以最高的敬意和感谢。不知您是否愿意……”
“资料我可以整理一份给你们。”凌山打断他,依旧平淡,“但我不会离开这里,也不会参与任何具体的项目开发。我只是一个住在山里的闲人。”
赵军官明白了。这是一种隐晦的交换。凌山用一项关键技术,换取继续隐居的清静,以及……或许未来更深入、但更隐蔽的合作可能。他立刻表态:“请您放心!您的存在和贡献,将被列为最高机密之一。我们绝不会让无关人员来打扰您。但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可能会在外围部署一些不引人注目的保护措施,请您理解。”
凌山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军方的人来得快,去得也快,带着极大的震撼和一份足以改变某个项目进程的“随手”草图离开了。他们知道,这座深山里的隐士,是一座无法估量的宝库,必须用最高级别的方式对待。
几乎就在军方离开的第二天,那支“地质勘探队”也进入了云岭村周边区域。
他们行动看似专业,测量岩石,采集土壤样本,但他们的仪器总是有意无意地试图探测鹰嘴崖方向的能量波动,并且对村民口中关于“奇花异草”的描述格外感兴趣。
凌山布置在山区外围的微型传感器早已捕捉到他们的异常频率扫描。他甚至通过加密频道,收到了赵军官发来的简短警示:“有商业间谍背景,目标疑似您的生物技术,需谨慎处理。”
凌山看着监控画面里那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嘴角第一次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
他不喜欢被人窥探,更不喜欢有人打他那些“盆景”的主意。那些植物,很多是他利用基因编辑和特殊场域培育的独特品种,是许多技术的基础原料。
当晚,月黑风高。
勘探队的营地设在一个背风的山坳里。队长和一个队员穿着夜行服,带着精密的采集工具和小型无人机,悄悄向鹰嘴崖方向摸去。他们接到死命令,必须弄到一点植物样本。
然而,他们刚进入凌山划定的外围警戒区,怪事就发生了。
手中的指南针疯狂旋转,GPS信号彻底消失。携带的夜视仪和热成像仪屏幕瞬间雪花一片,发出滋滋的噪音。脚下的地面仿佛变得柔软粘稠,每走一步都异常吃力。
更让他们毛骨悚然的是,周围的树林里,传来一阵阵令人心悸的扑翼声和低沉的、带着威胁意味的鸣叫。那声音绝非普通鸟类!
黑暗中,似乎有几双锐利的眼睛在盯着他们。
“队…队长!不对劲!”队员声音发抖。
队长也头皮发麻,强自镇定:“别自己吓自己!可能是猫头鹰……”
话音未落,一道巨大的黑影如同鬼魅般从他们头顶极低地掠过,带起的腥风让人汗毛倒竖!那翅膀展开的宽度远超他们的认知!
紧接着,第二道,第三道黑影交替掠过,如同执行驱离任务的战斗机,精准地逼迫着他们后退。
无人机刚起飞不到三米,就像被无形的手拍中一样,螺旋桨断裂,直接坠毁。
“撤!快撤!”队长终于崩溃了,魂飞魄散地带着队员连滚爬爬地逃回了营地,设备丢了一地。
他们永远也不会知道,那是凌山调集了三只已经能短距离滑翔的金雕幼崽,配合小范围扭曲的引力场和强电磁干扰,导演的一场“山灵显圣”。
第二天天刚亮,惊魂未定的勘探队就以“设备故障、气候恶劣”为由,仓皇撤离了云岭村,再也不敢回头。
凌山站在崖边,看着远处仓皇逃离的车影。啸天、青瞳和破风停在他身旁经过特殊加固的木架上,歪着头,似乎对自己昨晚的“首秀”颇为得意。
“干得不错。”凌山轻轻抚摸着啸天已经开始变得坚硬的翎羽。
初步的麻烦似乎解决了,但凌山知道,这仅仅是开始。他的存在,他的技术,就像黑暗中的灯塔,会持续不断地吸引着各种各样的目光。
而他也意识到,完全与世隔绝的隐居或许不再现实。他需要建立一些更有效的屏障,或者……培养一些能代表他处理外界事务的人。
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投向了山下。那三位因他而聚集于此的女性,或许……不仅仅是红颜知己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