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内灯火辉煌,一片喜气洋洋。
刚刚结束庆功宴,群臣依旧沉浸在激昂的情绪之中。天幕带给他们的震撼还未完全消散,而今天幕展现的,是大明驱逐蒙元光复中华的盛景。
朱元璋高坐在龙椅之上,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掩饰不住。他抚摸着龙椅的扶手,感受着那份至高无上的权力,心中豪情万丈。
“咱平头老百姓,终于也坐上了这把交椅,当上回皇帝啦!”朱元璋心中暗喜。
太子朱标侍立在侧,、父子二人眼神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在这时,天幕的光芒再次闪烁,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朱元璋眉头微皱,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天幕又要展现什么?是咱大明的千秋万代的未来吗?
然而接下来的画面却让整个奉天殿的气氛瞬间凝固。
天幕上的时间线飞速流逝,如同白驹过隙。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薨。】
这短短一行字如同晴天霹雳。他的笑容僵在了脸上,眼神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标儿…死了?
朱标可是他最器重的儿子,也是他一手培养的皇位继承人。朱元璋一直将他视为大明未来的希望,现在天幕却告诉他,标儿会死在自己前面?
这让他如何接受?
然而天幕并没有给他太多悲伤的时间,画面继续闪动。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建文元年,削藩。】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于北平起兵,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燕军攻破南京,皇宫大火,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
【同年,燕王朱棣登基称帝,改元永乐。】
【大明开国史:历时17分33秒。】
一幕幕画面如同一把把尖刀狠狠地刺入朱元璋的心脏。他的脸色变得铁青,眼神中充满了愤怒、震惊和难以置信。
咱死了,皇位却没传给咱的孙子,而是传给了……老四?!
那个一直以来都对自己恭敬有加,那个口口声声说要为大明镇守北疆的儿子,竟然会起兵造反,夺了自己孙子的皇位?!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此刻朱元璋胸心头的火几乎要将他整个人都吞噬。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他精心安排的皇位传承,竟然就这样被人篡夺了?
而且,篡夺者还是自己的亲儿子!
“燕王!”
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噌”地一声拔出绣春刀,指着站在藩王队列前方的燕王朱棣,喝道:“燕王!你安敢谋逆!陛下,请即刻将此獠拿下,以绝后患!”
朱棣瞬间面如死灰,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他怎么也没想到,天幕竟然会曝光自己的未来。
谋逆?造反?
他想辩解,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辩解。如今在所有人看来天幕展现的画面就是铁证如山的事实。
他惊恐地抬起头,发现所有兄弟、所有大臣的目光都像刀子一样扎在他身上。自己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叛徒。
他大脑一片空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只能反复念叨:“父皇明鉴!儿臣绝无反心!儿臣绝无反心啊!”
大臣们如同躲避瘟疫一般纷纷后退,瞬间将朱棣和他身边的几位藩王孤立在殿中央。每个人都生怕被牵连其中,每个人都恨不得立刻撇清关系。
朱元璋死死地盯着跪在地上的朱棣。
“俺的标儿!俺的大孙子!俺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是为了让他们安安稳稳传下去,你这个逆子,竟然敢!?”朱元璋眼中杀意毕露。
他恨不得立刻下令,将朱棣碎尸万段,以泄心头之恨。
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还不是发泄怒火的时候。
天幕展现的未来,固然让他震惊和愤怒,但也让他看到了大明潜在的危机。
北方的蒙古人还没彻底消灭。如今大明最能打的将领,除了蓝玉,就是他这个四儿子朱棣了。现在杀了他,谁来镇守北疆?北平一乱,蒙古人怕是立刻找上门来。
更何况如果现在杀了朱棣,势必会引起其他藩王的恐慌,甚至可能引发更大的动乱。
“不能杀,至少现在不能!”朱元璋在心中告诫自己。
他要像对待胡惟庸、李善长一样,把这个潜在的威胁牢牢控制在手心。他要用朱棣,但也要防着朱棣。这个逆子,必须在咱的眼皮子底下过完下半辈子!
想到这里,朱元璋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喝道:“住手!”
毛骧一愣,有些疑惑地看向朱元璋。他没想到,皇帝竟然会阻止自己。“难道…陛下要放过燕王?”
朱元璋没有理会毛骧的疑惑,他走下御座亲自扶起浑身瘫软的朱棣,眼神冰冷地开口:“棣儿,天幕所言尚未发生,只要你无此心,咱自然信你。”
这番话,听起来似乎是在安慰朱棣,但实际上却充满了威胁。只要你现在没有谋反之心,咱就暂时放过你。但如果你胆敢有任何异动,咱绝不手软!
朱棣听出了朱元璋话中的含义,心中的恐惧和不安丝毫没有减少。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已经成为了父亲眼中最大的威胁,迎接他的将是无尽的监视和打压。
“父皇……”朱棣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朱元璋打断了。
“你常年镇守北平,辛苦了。”朱元璋话锋一转,语气“温和”地说:“这样吧,把你媳妇和几个小子都接到南京来,让咱和你大哥替你照看着,也让你无后顾之忧,好专心为大明戍边。”
听到这句话,朱棣如坠冰窟,这不是恩典,而是将他全家作为人质。
将自己的妻儿留在南京,就等于将自己的命脉交到了父亲的手中。只要父亲稍有不满,随时都可以砍了他们。
朱元璋这是要对自己赶尽杀绝啊!
自己未来的人生只有两条路:要么在父亲的猜忌下屈辱地活着,要么……走上天幕预言的那条路……
说实话,在看到天幕之前,他是真的没有想过要造反。
他也不是没有野心,但他更清楚,以自己的实力,根本不可能和父亲抗衡。
但现在,天幕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一切。
他已经被推到了悬崖边上,退无可退。如果他现在不反抗,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朱棣心中充满了迷茫和犹豫。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也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
“儿臣……谢父皇隆恩。”在巨大的恐惧和压力下,为了自保和家人,朱棣最终还是选择了屈服。他重重磕头谢恩,高呼“愿为父皇、为大明肝脑涂地”。
朱元璋看着匍匐在地的儿子,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知道朱棣的心中充满了怨恨和不甘。但他并不在乎。只要朱棣还在他的掌控之中,就翻不起什么大浪。
他转过身,目光深邃地望向天幕,心中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如何更彻底地解决藩王问题。
一个比历史上更严酷的计划,正在他心中酝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