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昭雪 > 十三、靖王兵变·雷霆化雨
换源:


       江南盐引劫案的铁证与甲字库“坤字秘档”掀起的惊涛骇浪,如同两道催命符,彻底撕碎了虚伪的平静。林壑在江南悍然举起反旗,烽火燎原,粮道断绝的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而京城的暗涌,也在这双重刺激下,瞬间达到了沸点!

靖王萧承泽,这头蛰伏于权力阴影中多年的猛虎,终于按捺不住,亮出了淬毒的獠牙。他并非莽撞武夫,深知强攻宫禁,血染皇城,代价高昂,且易失大义。他贪婪的目光,死死锁定了拱卫京畿的命脉——西郊大营!只要将这支装备精良、人数近万的京营劲旅牢牢握在手中,他便进可挟天子以令诸侯,逼宫退位;退可据险而守,裂土称王!无论如何,都将立于不败之地!

子时三刻。

靖王府邸幽深的后门悄然洞开,如同巨兽张开的口。一队队身着靖王府亲兵服色、却行动间带着浓重军伍煞气与血腥味的精壮汉子,如同无声的黑色潮水,在浓得化不开的夜色掩护下,分批潜出。他们刀甲森然,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狂热而冷酷的光芒,如同择人而噬的饿狼。沉重的脚步声被刻意压低,只有皮甲摩擦和兵器偶尔碰撞的细微声响,更添肃杀。与此同时,西城门阴影处,几名身着低级军官服饰的汉子,手持伪造得几可乱真的兵部勘合文书,轻易骗开了守门士卒。沉重的城门“吱呀”开启一道缝隙,这支号称“靖王亲卫”的八百“血獠”死士,如同幽灵般悄然涌入城外无边的黑暗,目标直指西郊大营!

几乎在同一时刻,西郊大营辕门之外,数骑快马如疾风般卷至!马上骑士高举着象征靖王权威的蟠龙令牌,在火把映照下厉声高喝,声音穿透寂静的夜空:

“奉靖王殿下钧旨!营内所有千户以上将佐,即刻至中军大帐听令!有紧急军情部署!延误者,军法从事!”

营内守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命令惊动,值夜士兵的瞌睡瞬间吓醒,气氛骤然紧张如拉满的弓弦!靖王在军中素有“贤王”、“宿将”之名,又是当朝皇叔,其令牌不容置疑。部分早已被靖王暗中重金收买或捏住把柄的中层将官,如游击将军孙猛、千户周武、百户陈达等人,眼中闪过兴奋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开始不动声色地调动本部亲信人马,向灯火通明的中军帐方向悄然靠拢,隐隐形成包围之势。而忠于皇帝的将领,如副将赵贲等人,则惊疑不定,试图派人核实或向上峰求援,却被那些“靖王亲卫”和投靠靖王的将官亲兵隐隐围住、阻隔,冰冷的刀锋在火光下反射着寒光!空气凝滞,剑拔弩张,只需一点火星,便会轰然炸裂!

距离西郊大营不足三里的一处高坡密林中,靖王萧承泽一身玄甲,在数十名气息内敛、如同影子般的最精锐“影刺”护卫下,悄然驻马。他按着腰间镶满宝石的佩剑,鹰隼般的目光穿透黑暗,遥望着远处灯火通明、隐隐传来骚动和集结号令的大营,嘴角噙着一丝志在必得的冰冷弧度。只要控制住那些军官,再以“清君侧、靖国难、除妖妃”的煌煌大义接管兵权,这京城,便是他掌中之物!届时,无论是被困在深宫的小皇帝,还是在江南搅动风云的林壑,都不得不向他俯首称臣!

紫宸殿密室,烛火通明。

“陛下!靖王萧承泽及其贴身‘影刺’三十七人,已于两刻钟前悄然离府,快马加鞭,方向西郊!西城门已被其内应控制,八百‘血獠’死士已尽数出城,正全速扑向西郊大营!营内,靖王党羽正以‘紧急军情’为名,召集所有将佐至中军帐,意图控制或挟持!形势危殆,一触即发!”隐鳞首领单膝跪地,语速如连珠炮,每一个字都带着冰冷的杀意和刻不容缓的紧迫。

萧云璟站在巨大的京城布防沙盘前,手指精准地点在西郊大营的位置,眼神锐利如鹰隼,没有丝毫慌乱,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精密计算。他身旁,陆知微紧盯着实时更新的情报标记,秀眉微蹙。

“李牧将军的精锐,是否已按计划就位?”萧云璟的声音低沉而稳定,如同磐石。

“回陛下!”另一名负责军情的隐鳞成员立刻接话,“李牧将军亲率三千‘龙骧’、‘虎贲’卫最精锐甲士,已于一个时辰前秘密运动至西郊大营侧翼‘青石峪’埋伏!偃旗息鼓,人衔枚,马裹蹄!另有两千精骑,由骁骑尉张猛统领,已完全控制了通往大营的两条主要粮道和唯一水源‘落马涧’!滴水不漏!”

“好。”萧云璟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陆知微,“宸妃,叛军内部,分化之策可已明晰?”

陆知微立刻上前一步,走到沙盘旁,手中拿着一叠墨迹未干的密报,声音清冷而条理分明,如同在剖析一具尸体:

“陛下请看,靖王此次核心武力是其蓄养多年的八百‘血獠’死士,装备精良,悍不畏死,然数量有限,是其尖刀亦是软肋。其控制大营的关键,在于营内已被其拉拢的七名中层将官及其掌控的约三千士卒。然此三千士卒,”她指尖划过代表叛军的红色小旗,“并非靖王死党!多为受蒙蔽、或被威逼利诱、或慑于其势!其中不乏忠义之士,更牵挂营外父母妻儿!真正死心塌地、甘为爪牙者,仅此七名将官及其麾下约五百亲兵!”

她的手指在沙盘上精准点出几个位置:“叛军最大命门,在于粮秣后勤!靖王为求隐秘快速,‘血獠’死士仅携带单兵三日口粮!其控制大营后,必急于打开营内粮仓武库以资军需!而粮仓武库守将赵贲,”她目光转向沙盘上代表赵贲的蓝色标记,“其独子赵承志,正在太学就读。昨日酉时,已由‘隐鳞’以‘加强太学护卫,防范江南乱党’为名,秘密将其转移至皇城东苑妥善安置。赵贲本人,忠直刚烈,唯其家眷曾被王延龄党羽以‘探亲’之名暗中监视,投鼠忌器,不敢擅动。如今掣肘已除…”

萧云璟眼中精光爆射,如同寒夜惊电:“立刻飞鸽传令赵贲!紧闭粮仓武库所有门户!以铁水浇铸锁芯!没有朕的亲笔手谕加盖玉玺,一粒米,一支箭,一柄刀,也不许放出!违令擅开者,无论何人,以谋逆论处,立斩不赦!其麾下士卒,敢冲击粮仓者,同罪!”

“遵旨!”一名隐鳞成员领命,如鬼魅般闪出密室。

“还有,”陆知微迅速拿起另一份名单和两份密函,“这七名叛将中,游击将军孙猛、千户周武、百户陈达三人,隐鳞密查已明:孙猛之老母幼妹被秘密囚禁于城南‘福来’客栈地窖;周武曾因酒后失手杀人,被王延龄压下,以此要挟;陈达则被构陷贪墨军饷,伪证藏于王延龄心腹管家密室。此乃其家人被囚地点详图(已被隐鳞控制)及构陷伪证之原件!”她将密件推到萧云璟面前,“此三人,乃分化之关键!”

萧云璟迅速扫过,嘴角勾起一丝冰冷到极致的弧度:“时机已至!传令李牧将军,按甲字方案行动!记住朕的旨意:雷霆手段,震慑宵小!然——”他目光扫过众人,带着帝王的决断与一丝对将士的怜惜,“只诛恶首,胁从不问!营中将士,皆帝国股肱,南下平叛之锋刃!能挽救者,务必保全!不得滥杀一人!”

西郊大营,中军大帐。

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数十名被“请”来的营中将佐挤在帐中,四周是“血獠”死士那冰冷刺骨、毫无感情的目光,以及孙猛、周武、陈达等七名叛将及其亲兵手中明晃晃的刀锋。靖王的心腹幕僚(代替靖王坐镇营内)站在主位旁,脸色因激动而涨红,口沫横飞:

“…陛下宠信妖妃陆氏,倒行逆施!百棺围宫,乃天降灾异!江南烽火,实乃人怨沸腾!靖王殿下,乃先帝胞弟,仁德英武!今上顺天意,下应民心,行‘清君侧,安社稷’之举!此乃大义所在!诸位将军!速速弃暗投明,追随靖王殿下,拨乱反正!不仅可保身家性命,更能立下不世之功!封侯拜相,指日可待!若执迷不悟…”他阴冷的目光扫过众人,“休怪刀剑无眼!”

帐内大部分将领面色铁青,惊疑、愤怒、恐惧交织。皇帝近年虽年轻,但勤勉政务,宸妃更是屡破奇案,何来“妖妃祸国”?强行拘押将佐,刀兵相胁,这岂是“清君侧”的作为?分明是谋反!但刀锋在侧,敢怒不敢言!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僵持时刻!

“报——!!!”一声凄厉到变调的嘶吼划破帐内死寂!一名浑身浴血、甲胄破碎的“靖王亲卫”(隐鳞成员假扮,身上伤口实为伪造)连滚爬爬地撞入大帐,满脸血污混合着极度的惊恐,直接扑倒在靖王幕僚脚下,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不…不好了!辕门外…辕门外突现大批精锐禁军!黑压压望不到边!打着‘镇国大将军李’的帅旗!是…是李牧!李牧亲率大军来了!他们…他们…”

“他们怎样?!快说!”幕僚心头剧震,厉声喝问,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心脏。

假亲卫仿佛被吓破了胆,涕泪横流,惊恐地指向孙猛、周武、陈达三人:“他们喊话说…说陛下有旨!靖王谋逆,罪证确凿,天地不容!但…但营中将士,多是被奸贼蒙蔽胁迫!陛下深知尔等忠义!只要迷途知返,反戈一击,擒拿首恶!陛下金口玉言:既往不咎!官升一级!赏银百两!若…若执迷不悟,附逆顽抗…”他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死亡的恐惧,“格杀勿论!家眷连坐!九族尽诛啊——!!”他嚎啕大哭,状若癫狂,“他们还…还指名道姓喊了孙将军、周将军、陈将军!说…说他们的老母妻儿已被陛下救出!安置妥当了!王延龄那老贼构陷他们的伪证原件…也…也早被陛下派人搜出,当众焚毁了!李牧说…说证据就在他手上!让三位将军…自己看!”

轰——!

此言如同平地惊雷,在死寂的大帐中轰然炸响!

被点名的孙猛、周武、陈达三人,脸色瞬间由铁青转为惨白,再由惨白涌上血色!孙猛猛地看向周武和陈达,三人眼中都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和绝处逢生的光芒!家人安全了?!压在心头的巨石被搬开了?!那该死的把柄…没了?!

“妖言惑众!乱我军心!给我剁了他!”靖王幕僚气急败坏,面目狰狞地嘶吼,拔刀指向假亲卫!

但一切都晚了!

“弟兄们!此时不战,更待何时?!随我诛杀逆贼!报效陛下!”孙猛第一个爆发出震天怒吼!他眼中再无半分犹豫,只有破釜沉舟的凶悍!手中佩刀带着积压已久的怒火和狂喜,不是砍向帐外,而是以雷霆之势狠狠劈向身旁一名正欲扑向假亲卫的“血獠”死士!刀锋入肉,血光迸溅!

周武、陈达几乎同时响应!“杀逆贼!报皇恩!”他们嘶吼着,带着麾下早已被煽动、此刻再无顾忌的亲兵,瞬间倒戈!刀锋直指身边的靖王死士和另外四名铁杆叛将!帐内忠于皇帝的将领也如梦初醒,纷纷拔刀怒吼:“靖王谋逆!诛杀叛贼!保护将军!”一场混战瞬间在狭窄的中军帐内爆发!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惨叫声、怒骂声、兵刃撞击声震耳欲聋!那靖王幕僚吓得魂飞魄散,刚想趁乱逃窜,被杀红眼的孙猛一个箭步追上,手起刀落,一颗头颅带着惊骇的表情滚落在地!

与此同时,辕门外!

“咚——!咚——!咚——!”沉闷、雄浑、仿佛能撼动大地的战鼓声,如同九天神雷般骤然炸响!声浪滚滚,震得营墙上的尘土簌簌落下!无数火把在同一时间被点燃,瞬间将辕门外照得亮如白昼!火光映照下,是排列整齐、甲胄森然、杀气冲霄的禁军方阵!

李牧身披玄色重甲,胯下神骏战马,立于阵前,如同山岳。他手持特制的巨型铜皮喇叭,声若洪钟,蕴含着无上威严与强大穿透力的声音,清晰地盖过鼓声,传入动荡不安的大营每一个角落:

“营中将士听着!本帅李牧,奉天子剑、承陛下旨!靖王萧承泽,勾结国贼林壑、逆相王延龄,弑君谋逆,罪证如山!今复悍然兴兵,图谋篡逆,十恶不赦!罪当凌迟!”

“然!陛下仁德,念尔等久沐皇恩!深知尔等多受奸贼蒙蔽胁迫,身不由己!陛下金口玉言:凡此刻放下兵器者,既往不咎!凡反戈一击,擒杀叛首者,论功行赏!官升一级!赏银百两!有擒获靖王者,封侯!”

“若冥顽不灵,附逆抗旨者!国法昭昭,绝不容情!立斩不赦!家眷连坐!九族尽诛!”

“尔等首恶靖王萧承泽,已被天兵围困于营外高坡!插翅难逃!尔等速速决断!是戴罪立功,光宗耀祖!还是执迷赴死,累及亲族?!”

李牧的声音,如同天神法旨,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和强大的心理威慑!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狠狠砸在营内摇摆不定、惶恐不安的士兵心头!配合着辕门内中军大帐方向传来的激烈厮杀声、兵器碰撞声和“诛杀逆贼!报效陛下!”的震天呐喊,营内原本被高压控制的军心,如同溃堤的洪水,瞬间土崩瓦解!

“别打了!陛下开恩了!”

“孙将军他们反了!靖王完了!我们被蒙骗了!”

“放下兵器!抓逆贼领赏啊!”

“保护粮仓!保护武库!别让叛军抢了!”

恐慌与求生欲如同燎原之火!越来越多的士兵丢下兵器,茫然四顾后,纷纷掉转矛头,或加入围剿仍在顽抗的“血獠”死士和铁杆叛将,或自发冲向粮仓武库方向协助赵贲防守!营内看似汹涌的叛乱之火,如同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迅速熄灭,只剩下零星负隅顽抗的火星!

密林高坡之上。

靖王萧承泽脸上那志得意满的冷笑早已僵硬、碎裂!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惊骇、暴怒和一丝深入骨髓的恐慌!他看到了辕门外那如同火海般亮起的禁军阵列!听到了李牧那瓦解一切斗志的雷霆之音!更看到了营内骤然爆发的内乱、倒戈的旗帜和冲天而起的、代表粮仓武库方向遇袭的示警烽烟!

“不——!这不可能!”他英俊的面容扭曲如恶鬼,发出野兽般的咆哮,“李牧怎么会在这里?!他应该在京营!孙猛…周武…陈达!狗贼!安敢叛我?!影刺!随本王冲下去!杀了李牧!稳住大营!后退者死!”他猛地拔出佩剑,剑锋直指山下禁军阵列,就要策马冲下高坡!他不信!他还有天下无敌的影刺!

然而,就在他身形刚动,剑锋前指的刹那!

“咻咻咻咻——!!!”

四周原本死寂的密林中,陡然响起一片令人头皮炸裂的尖锐破空声!无数淬毒的箭矢如同索命的毒蜂群,从黑暗的树冠、灌木丛中暴射而出!箭雨密集、精准、狠毒——目标直指靖王身边那数十名最精锐的“影刺”护卫!

“敌袭!护驾!”影刺首领目眦欲裂,嘶声狂吼,手中长刀舞成一片光幕!叮当之声不绝于耳!但箭矢来得太过突然、太过密集!瞬间便有十数名影刺被毒箭射中要害,惨叫着从马上栽落,抽搐毙命!浓郁的血腥味瞬间弥漫开来!

几乎在箭雨落下的同时,高坡四周猛地亮起无数火把!火光跳跃,映照出无数张冷峻肃杀的面孔!震天的喊杀声如同海啸般响起:“奉旨擒拿逆贼靖王!降者不杀!”身着禁军精甲、手持强弓劲弩的士兵从四面八方如同潮水般涌出,瞬间将靖王及其残存的、惊慌失措的影刺团团围住,水泄不通!为首一员大将,手持丈二点钢枪,正是禁军副统领,目光如冰锥般锁定靖王:

“靖王殿下!陛下有旨!请您即刻放下兵器,束手就擒!随末将回宫面圣!若再负隅顽抗,休怪末将手中长枪无眼!”

“休想!本王乃先帝亲弟!尔等安敢犯上!杀出去!”靖王双目赤红,状若疯虎,挥舞佩剑,还想做困兽之斗。他身边的影刺也纷纷握紧兵刃,准备拼死一搏。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王爷!收手吧!”一个冰冷、疲惫却异常清晰的声音,突然从靖王身侧响起!竟是影刺副统领!他手中的淬毒短剑“鱼肠”,不知何时已悄然无声地抵在了靖王后心要害!剑尖刺破玄甲,冰冷的杀意透体而入!“陛下有旨,只诛首恶,不咎胁从!负隅顽抗,徒令兄弟们白白送死!您看看周围!看看山下大营!大势已去矣!”他环视着仅存的、伤痕累累、面露绝望与动摇的影刺兄弟。这些死士也是人,面对绝境和皇帝“胁从不问、既往不咎”的承诺,那被灌输的死志,在求生的本能和对兄弟情谊的不忍中,已然崩溃。

靖王身体猛地一僵,如同被瞬间抽干了所有力气。他感受着后心那刺骨的冰冷与剧毒的危险,看着四周将他围得铁桶一般、杀气腾腾的禁军,再看看身边仅存的、眼神中充满了求生欲和茫然、再无半分战意的影刺…一股冰冷的、彻骨的绝望如同深渊之水,瞬间将他淹没。所有的野心、算计、不甘,在这一刻都显得如此可笑。他手中的镶宝石佩剑“当啷”一声,无力地掉落在冰冷的、沾染着同伴鲜血的泥土之中。

这场来势汹汹、足以震动京畿的兵变之火,尚未燎原,便在萧云璟精准如手术刀的情报掌控、陆知微洞悉人性的分化策反、李牧雷霆万钧的军事威慑和强大心理攻势下,被生生扼杀于襁褓之中!西郊大营的混乱迅速平息,除靖王及其数十名铁杆影刺死士被生擒、少数顽抗到底的叛将被当场格杀外,营内近万将士得以保全。军心在皇帝“既往不咎”的宽宏承诺和李牧亲自入营的安抚整编下,迅速稳定。这支本可能在内耗中损失惨重甚至分崩离析的帝国精锐,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磨砺一新,成为了即将南下平叛、犁庭扫穴的锋锐之师!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紫宸殿。萧云璟看着跪地禀报、难掩振奋的隐鳞首领,脸上并无多少喜色,只有一丝如释重负的疲惫和更深沉的凝重。他望向南方,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看到了那烽烟弥漫的江南大地。

“传旨李牧:整肃军纪,安抚将士,补充军械粮秣。三日之后,大军开拔,南下平叛!”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告诉他,朕…要林壑的人头。用那国贼之血,祭奠江南枉死的冤魂,祭奠…朕的父皇!”

靖王兵变的平息,只是斩断了林壑伸向京城心脏最锋利的一只毒爪。而真正的决战,那关乎帝国钱粮命脉、千万黎民生死和最终昭雪的决战,才刚刚在千里之外的江南拉开血色的序幕。萧云璟手中最锋利的剑——李牧和他麾下这支浴火重生、保全完好的西郊大营精锐,即将带着年轻帝王的滔天怒火与帝国不熄的意志,挥向江南,斩向那盘踞已久的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