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民国:孙家长子!顶替光头当校长 > 026、请总里批准黄埔参与东征(求鲜花求收藏)
换源:


       与此同时,黄埔军校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之后,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以一种更加蓬勃的姿态,迅速扩张着。

剿灭商团一战,黄埔学生军以极小的伤亡,打出了震惊整个广东的辉煌战绩!“黄埔”这两个字,瞬间成了无数热血青年心中最神圣的革命殿堂。

军校第三期学员的招生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报名者络绎不绝,人数远超前两期。

而那些在剿灭商团一战中表现出色的前期学员,则更是深得孙昊的信任。他们中的佼佼者,如今都已被提拔为基层的军官,成为了黄埔军校最坚实的中坚力量。

这一天,孙昊刚刚处理完一批军校的日常事务,管理处长顾祝从便敲门走了进来。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谄媚而又为难的笑容。

“校长,军政部那边……来人了。”顾祝从小心翼翼地说道。

“哦?何事?”孙昊头也不抬地问道。

“是……是为了我们上次从商团那里缴获的武器装备。”顾祝从的腰弯得更低了,“军政部的意思,是我们军校兵力有限,也用不了那么多的武器。希望我们能发扬一下革命风格,上缴一部分,用来装备粤军的其他兄弟部队……”

“砰!”

孙昊将手中的钢笔重重地拍在了桌子上,他缓缓抬起头,眼神冰冷得如同刀子一般,直刺顾祝从的心底。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顾祝从被他这眼神吓得浑身一哆嗦,但还是硬着头皮重复道:“军政部的意思是……让我们……上缴一部分武器……”

“混账!”孙昊霍然起身,一股恐怖的煞气从他身上爆发出来,“那批武器是我们黄埔的将士们用命换来的!是我们打赢这场仗应得的战利品!凭什么要我们上缴?!”

“那些所谓的‘兄弟部队’,在我们在前线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隔岸观火!在等着我们和商团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现在仗打完了,倒有脸来伸手要东西了?!”

“你给我回去告诉军政部那些人!”孙昊指着顾祝从的鼻子,一字一顿地说道,“我黄埔军校的武器,一支都不会少!一发子弹都不会给他们!谁想要,就让他们自己凭本事来拿!”

“还有你,顾祝从!”孙昊的眼神变得愈发危险,“我希望你记住,你是黄埔军校的管理处长,你的屁股应该坐在哪一边!若是再让我听到你替外人来我们军校内部传这种话,你这个处长也就当到头了!”

“是……是!学生……学生再也不敢了!”

顾祝从吓得面无人色,连滚带爬地逃出了校长办公室。

他知道,如今的黄埔军校,早已不是当初那个派系林立的地方了。随着孙昊的一系列铁腕整合,警备团、教导团、学员团,所有成建制的军事力量,都已被孙昊牢牢地掌控在手中。

而他这个管理处长,和补给处的陈国富一样,早已被彻底架空,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子。整个军校的实权,都集中在了孙昊本人,以及张志中、陈成、刘寺这些他亲手提拔起来的心腹手中。在这里,孙昊的话就是圣旨!

……

刚刚处理完黄埔内部的这点不愉快,孙昊便接到了元帅府的电话,是父亲孙雯山亲自打来的,让他立刻过去议事。

孙昊知道,父亲在这个时候召见他,必然是有大事要发生。

当他赶到元帅府的会议室时,发现军政府的所有高层,以及粤、滇、桂各系军队的主要将领,都已齐聚一堂。

会议室里的气氛异常的严肃。

孙雯山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诸位,商团之乱虽已平定。但我们广东革命政府的肘腋之患,却并未根除!”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不休。

“陈炯明!这个革命的叛徒,如今在英国人的支持下死灰复燃,盘踞东江,时刻准备反攻广州!此獠不除,我们寝食难安!北伐大业,更无从谈起!”

他猛地一拍桌子,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宣布道:

“我决定!即日起,组织东征!集结我革命军政府所有主力部队,一举荡平东江,彻底消灭陈炯明叛军!”

东征!

这两个字让在座的所有将领都精神一振!

“我要求,黄埔军校作为我们革命的摇篮,此次东征也必须尽一份力!”孙雯山将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儿子,“昊儿,我需要你从军校中派遣一部分优秀的军官,下到各部队中去,担任参谋或基层指挥官,协助各部作战!”

父亲的要求合情合理。让军校培养出来的军官去实际部队中历练,本就是应有之义。

然而,孙昊的野心却远不止于此!

他站起身,向父亲敬了个礼,随即用一种石破天惊的语气,朗声说道:

“父亲!总里!我认为,仅仅派遣部分军官协助作战,是远远不够的!”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孙昊的脸上,洋溢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自信与战意。

“温室里永远培养不出真正的苍天大树!课堂上,也永远学不会真正的战争!我黄埔的学员,要想成为真正的革命军人,就必须去经历最真实、最残酷的战火洗礼!”

“所以,我建议,此次东征,不仅仅是派遣军官!”

“我请求,让我黄埔军校的学员团,作为一支独立的作战单位,直接参战!”

他的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会议室里炸开了锅!

“胡闹!”

“简直是儿戏!”

一名桂系的将领第一个站出来,毫不客气地讥讽道:“孙校长,你怕不是打赢了一个小小的商团,就昏了头吧?你的那些学生,才训练了几个月?毛都还没长齐呢!就敢让他们上真正的战场?那陈炯明的叛军,可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你这不是让他们去打仗,是让他们去送死!”

“没错!”另一名滇军将领也阴阳怪气地附和道,“战场可不是你们军校的演习场。到时候哭爹喊娘,丢了我们革命军的脸面,这个责任你担待得起吗?”

一时间,会议室里充满了各种质疑、嘲讽和反对的声音。

在这些旧军阀出身的将领看来,孙昊的这个提议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是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

然而,面对这漫天的质疑,孙昊却只是冷冷一笑。

他知道,这群人根本就不懂他亲手打造出来的这支黄埔军,拥有着怎样恐怖的战斗意志和战术素养。

他的目光直视着主位上的父亲,无视了所有人的反对,用一种无比坚决的、充满了无穷信心的声音,一字一顿地再次发出了自己的请求!

“父亲!总里!”

“我黄埔军校校长孙昊,再次郑重请求!”

“批准我黄埔军校全体师生参战东征!”

孙雯山的确想发动东征,但他很快便悲哀地发现,自己这个所谓的“革命军政府大元帅”,根本无法真正地号令麾下所有的军队。

如今的革命军政府,名义上统一,实则却是一个由滇、桂、湘、粤四系军阀共同组成的松散联盟。

在这四系之中,孙雯山真正能够掌控的,只有许崇智所部的那一支粤军。

而剩下的滇、桂、湘三系,虽然名义上归附于革命政府,听从总里的号令,但实际上却依旧是各自为政,拥兵自重。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派系的利益,对于孙雯山那套宏大的革命理想,根本不屑一顾。

当孙雯山召集他们商讨东征陈炯明事宜时,这三派的首领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退缩。

“总里啊,不是我们不想打。只是那陈炯明,毕竟也是我们南方的同袍。大家都是自己人,何必打打杀杀,让北洋那些军阀看了笑话呢?”

“是啊,依我看,不如我们几家先联名发一个通电,劝说一下陈炯明,让他以大局为重,和平解决争端嘛。”

他们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绝与陈炯明这个硬骨头动手。因为在他们看来,东征是一场苦战,一场硬战,打赢了好处是孙雯山的,可若是打输了,损失的却是他们自己的兵马和地盘。这种亏本的买卖,他们是绝不会干的。

面对这三派近乎耍赖般的阳奉阴违,孙雯山纵有天大的怒火,也无计可施。他无法调动足够的兵力,去发动一场足以一锤定音的战争。

无奈之下,轰轰烈烈的东征计划,只能暂时宣告搁浅。

与此同时,全国的局势也变得愈发地动荡不安。直系军阀在控制了北洋政府之后,气焰嚣张,不可一世。而战败的皖系和远在东北的奉系,则如同两头蛰伏的猛虎,蠢蠢欲动,时刻准备着卷土重来。

内忧外患之下,偏安一隅的广州革命政府,不得不更加谨慎地应对着这波谲云诡的局势。

PS:更新到了,鲜花破100加更,评价票破30加更,求鲜花求收藏求点数据支持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