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官府发媳妇,我要生一窝! > 第43章 你进屋细说!
换源:


       时过中午。

钱夷光在村中做好宣传,回到武家小院。

武淞等人正在院中忙着晾晒米线,浓郁的香气飘出了院落。

钱夷光一进院,脸上露出欣喜表情,“淞君,我刚刚走遍村子每一个角落,村民们对入股都十分热情!”

武淞将手上的活交给嫂嫂她们,感谢的看向钱夷光,“你真是帮了大忙,省了我多费口舌。”

他伸手指向晾晒着的米线,“米线已经做好,根根劲道有弹性。”

钱夷光瞟了眼如柳枝般垂落的米线,眼睛一亮,笑盈盈道:“很好!我这就带一些回去卫上。”

说着,她快步走向米线,伸手从腰间拿出一个布包,准备装米线进去。

嫂嫂潘紧莲见状,笑脸相迎,“夷光,你着什么急,等一会吃完饭,再装也不迟。”

钱夷光却急匆匆装着米线,柔声回应道:“嫂嫂,我就不留下吃饭了,做生意宜早不宜迟,我得尽快回去,抢占先机。”

嫂嫂潘紧莲脸上露出慈母般的笑意,“你还真是个贤惠能干的女人。”

“正适合当叔叔的老婆。”

钱夷光装米线的手一抖,脸颊瞬间红透。

不过她很快适应过来,手上继续行动,抿起嘴角埋起头。

“嫂嫂,你别胡说,淞君未来不可限量,又怎么会看上我呢?”

嫂嫂潘紧莲趁热打铁,若有所思道:“叔叔他只是个军户,而你可是大家闺秀,你两要是成为夫妻,是叔叔的荣幸。”

钱夷光脑袋埋的更低,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虽说她心中对武淞有着莫名的好感,但她始终确定不了那是不是男女之情。

平时她还能保持和武淞的接触,可一旦被人点破,她如何承受得了!

钱夷光迅速将米线装好,然后跟武淞等人告别,逃似的离开了武家小院。

武淞看着钱夷光消失的背影,扭头瞥了眼嫂嫂潘紧莲,“嫂嫂,你瞧你把夷光吓跑了。”

潘紧莲莞尔笑道:“你心疼她了?”

武淞眼睛微眯,“我心不心疼她不重要,不过你很心疼我,也太在意我的人生大事了。”

潘紧莲脸颊一红,可还是梗着脖子道:“我是你嫂嫂,自然要关心你武家传宗接代的大事!”

武淞微微一笑,“我大哥临终前都安排好了,要不我先按照大哥的遗言行事?”

潘紧莲被反将一军,看了眼一旁茫然的林秋月和杜玉环,神色明显慌张了起来。

杜玉环眼睛在武淞和潘紧莲身上打转,目光中若有所思。

林秋月却是直接问道:“嫂嫂,武治留下了什么遗言?”

潘紧莲全身一颤,眼神飘忽躲闪,“没……没什么,就是让我多照顾一下叔叔。”

“就这些?”林秋月有些不相信。

杜玉环反而眼神警觉的看向潘紧莲,“嫂嫂,你也是我的竞争对手么?”

潘紧莲彻底慌了,连忙转移话题,“我去做饭,你们先忙着。”

说完,她放下手中的活,飞速钻进了后厨中。

林秋月一脸不解,“嫂嫂这是怎么了?”

杜玉环白了眼林秋月,“心中有事呗!”

“有事?”林秋月忽闪着眼睛问道:“是武淞和夷光合作的事?”

杜玉环摇头笑了笑,“你果然不是我的竞争对手。”

林秋月更加迷茫,目光看向了武淞。

武淞轻笑着说道:“好了,你们赶紧将米线做好。”

“我还要去找村民商量土地入股的事。”

林秋月不在琢磨,轻轻点了点头。

杜玉环也乖巧下来,跟着林秋月继续晾晒米线。

武淞满意的看了眼,随即转身离开武家小院。

过了一会。

武淞找了除去周伯庆一伙的所有村民,包括之前合作的九个遗孀,将所有人聚在一起。

他站在人群前方,面对着上百双充满希望的眼睛,振臂一呼。

“想必大家都听钱夷光的话,她将和我合作做生意,我需要大量土地耕种稻米。”

“由于前哨村作为军屯村,土地禁止买卖,所以大家可以用土地入股生意。”

“也就是说土地还归大家所有,只是年底收成我会将除了粮食税和口粮以外的部分拿出做生意,赚到的钱按各家收成比例进行分红。”

“你们可以简单理解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村民们眼睛一亮,纷纷兴奋支持。

“武家二郎真是活菩萨!有赚钱的买卖还想着村里人!”

“我跟着武淞干!我亲眼看着武淞家稻米收成的又快又好!到我这肯定差不了!”

“这不比种粟米强出百倍!”

“以前周伯庆就知道压榨我们,现在武淞帮了大家这么大的忙,我支持武淞成为前哨村新屯长!”

武淞见话头越来越不对,赶紧打断。

“我理解大家想发家致富,对我很有好感,但我现在只想赚钱,对屯长身份不感兴趣。”

村民们这才安静了下来,不过目光中依旧是充满了崇拜。

武淞轻轻挥手,“我看大家对入股我和夷光的生意,都没什么意见,那我今天会写好契约,晚上挨家挨户做最后的抉择。”

村民们报以掌声回应。

武淞目光落在九个遗孀身上,轻声补充,“还有之前跟我签过契约的,两份契约都会奏效。”

遗孀们喜出望外,脸上洋溢起兴奋的笑意。

可武淞扫过她们,却发现杜娇娘脸色有些凝重,笑的不是很自然。

杜娇娘也发现武淞在看她,迅速低下头躲开武淞的目光。

武淞挑了下眉,心中暗想,“难道是小婶还在羞臊那晚做戏的事?”

他还来不及细想,村民们就将他围个水泄不通,除了感激就是询问种地的技巧。

武淞耐心解答,村民们这才慢慢散去。

等他忙完,已经看不到杜娇娘的人,也就没在多想,转身回到武家小院。

时到傍晚。

武淞吃完晚饭,拿着拟好的村民入股契约,走出了武家小院。

他每家每户的上门询问,没受到任何阻力,全都签上了字。

然而。

武淞却在杜娇娘家吃了闭门羹,说是要考虑一下,让他最后一个过来。

他想着小婶是担心前后契约有冲突,所以要好好想想,也就没太在意。

随着每家每户的契约签订成功,太阳落了西山,天色擦黑,朦胧的月色升起。

武淞手中的契约,除了和周伯庆一伙的人家以外,只剩下杜娇娘家没有签订。

他不想放过前哨村任何一片土地,万一收成不好,十万斤稻米完成不了,可耽误他和钱夷光成为随军商人的大事!

武淞还是走到了杜娇娘家门前,轻轻扣响院门,“小婶,你考虑的如何?”

“考虑好了,你进屋细谈。”杜娇娘娇嫩无骨的声音从院中传出。

武淞打了个寒颤,这声音真酥!

他很快反应过来,这可是他小婶,还是周家的亲属,不能浮想联翩。

不过他要签订契约,还是推门走进了院中。

院中无人,唯有杜娇娘的房中亮着烛光。

杜娇娘前凸后翘的身影借着烛光,倒影在窗上,直叫人心潮澎湃!

武淞却是感觉到奇怪,怎么像是一切都为他安排好的呢?

他站在院中,沉声道:“小婶,你我男女有别,还是你出来院中说吧。”

杜娇娘身姿摆动,声音婉转,“我偶感风寒,不能见夜间寒风,还是你进屋细说!”

“你不用担心别人说闲话,我婆婆去了周屯长家,屋里只有我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