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的喧嚣渐渐散去,夕阳把大家的影子拉得老长。
大家一起忙着收拾碗筷,何雨柱帮着把灶台清理干净,嘴里哼着小曲,今天的工钱拿了五块,还蹭了顿好酒,划算!
院里的街坊也陆陆续续往家走,脸上还带着酒意,嘴里念叨着刘家的菜不错,李红梅看着是个踏实姑娘。
张浩牵着李悦的手,慢慢往回走。李媛跟在旁边,手里还攥着块喜糖,时不时往嘴里塞一颗,甜得眯起眼睛。
“累坏了吧?”张浩帮李悦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回去给你炖点鸡汤补补。”
“不累,挺热闹的。”李悦笑着摇头,“光齐媳妇看着真不错,安安静静的。”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街道办的王主任带着两个工作人员,表情严肃地走了进来。
“王主任?您咋来了?”刚送走最后一波客人的刘海中赶紧迎上去,脸上堆起笑。
王主任没心思寒暄,摆摆手:“院里人都在吗?通知个事,都过来听听。”
这话一出,刚要散的邻居们又停下脚步,纷纷围了过来——街道办的人这时候来,多半没好事。
“咋了王主任?出啥大事了?”贾张氏抱着孩子,挤到前面,眼睛瞪得溜圆。
王主任清了清嗓子,打开手里的本子:“跟大家说个事,从下个月开始,粮食和副食品定量,统一缩减10%。这是上面的规定,全市都一样,大家提前有个准备。”
“啥?缩减10%?”
“为啥啊?本来就不够吃,再减还活不活了?”
“这日子没法过了!”
院里瞬间炸开了锅,跟捅了马蜂窝似的。
阎埠贵脸都白了,扒着手指头算:“一家五口,本来每月三十七斤粮,减10%就是三斤七两,这够干啥的?一顿就没了!”
贾张氏更是直接哭嚎起来:“我的孙儿啊!这刚生下来就要挨饿了?天理何在啊!”
秦桂香皱着眉,拉了拉贾东旭的袖子,家里添了孩子,正是耗粮食的时候,缩减10%,日子肯定更紧巴了。
刘海中虽然没考过八级工,但听到缩减定量,也急了:“王主任,这是为啥啊?总得有个说法吧?我们工人阶级干活出力,还能让饿着?”
“这是统一规定,为了应对当前的困难,大家克服一下。”王主任语气生硬,显然已经解释过很多次了,“我就是来通知一声,还有别的大院要跑,先走了。”
说完,不等众人再问,带着工作人员急匆匆地走了,留下一院子唉声叹气的人。
“这可咋整啊”
“本来就够紧的了,再减10%,怕是得喝西北风了。”
“早知道这样,刚才就该多吃点....”
抱怨声、唉声叹气声此起彼伏,刚才婚礼的喜气荡然无存,只剩下满满的焦虑。
易中海看院里乱成一团,清了清嗓子:“都安静点!嚷嚷啥?王主任都说了,全市都一样,克服一下就过去了。开个会,大家合计合计。”
他这话说得没什么底气,但一大爷的威严还在,众人渐渐安静下来,围着中院的桌子坐下。
刘海中先跳出来,拍着桌子:“我看呐,还是得反映反映!我们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凭啥让我们饿肚子?我明天就去厂里找领导,不行就联合工友们....”
“行了二大爷,别添乱了。”何雨柱忍不住打断他,“这是上面的规定,找领导有啥用?还不如想想法子,咋能多弄点吃的。”
“你个厨子懂啥!”刘海中瞪了他一眼,还想再说,被易中海拦住了。
“行了,别吵了。”易中海摆摆手,“规定就是规定,抱怨没用。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怎么让大家把日子过下去。家里有存粮的,省着点吃;能找点零活的,多挣点钱票,总能想出办法。”
他说着,眼神扫过众人,最后落在贾东旭身上:“东旭刚涨了工资,别让你妈和媳妇孩子饿着,如果有什么困难找一大爷。”
贾东旭点点头:“知道了一大爷,我会想办法的。”秦桂香在旁边拽了拽他的袖子,示意他别说话。
院里的气氛越来越沉闷,每个人都皱着眉,心里盘算着怎么应对这缩减的定量。
就在这时,张浩开口了。
“我倒有个想法。”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既然定量减了,外面逃荒的人又越来越多,谁也说不准以后会咋样。要不,院里组织一下,大家凑点钱票,一起去乡下收点粮食存着?”
“收粮食?”阎埠贵眼睛一亮,“这主意不错!乡下老乡手里说不定有存粮,就是得花点钱”
“花点钱咋了?总比到时候饿肚子强。”张浩看着众人,“多存点粮,心里踏实。就算以后情况好转了,粮食也坏不了,慢慢吃呗。”
何雨柱也点头:“我觉得张兄弟这主意靠谱!我手里还有点积蓄,能出五十块!”
贾东旭犹豫了一下,也说:“我刚涨工资,能出三十。”秦桂香在旁边没反对——她也觉得存点粮靠谱。
刘海中哼了一声:“就知道囤积居奇!我才不参与!要相信组织,肯定能克服困难!”话虽如此,眼里却闪过一丝动摇。
易中海摸着胡子,沉吟道:“这倒是个办法,就是能收到那么多粮吗?会不会被人说闲话?”
“偷偷摸摸收呗,别声张。”张浩说,“我认识几个乡下老乡,能搭上话。大家把钱票凑一凑,我去跑一趟,尽量多收点,回来按出钱多少分,公平合理。”
院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思活络起来。
谁都知道,这定量一减,日子肯定不好过。真能存点粮,确实踏实。
“我出十块!”阎埠贵第一个表态,虽然心疼钱,但更怕饿肚子。
“我出五块”
“我有十斤粮票,算我的!”
越来越多的人响应,连平时爱占便宜的贾张氏都嘟囔着:“俺家东旭出了钱,到时候可得多分点……”
刘海中看着众人都响应,脸上有点挂不住,却还是嘴硬:“我反正不参与,你们折腾吧。”
易中海叹了口气:“既然大家都想存点粮,那就试试吧。张浩,这事就麻烦你了。钱票统一交给三大爷,让他记清楚,到时候好分。”
“行。”张浩点头,“那就这么定了,明天大家把钱票凑齐,我尽快去乡下看看。”
事情就这么定了,院里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些,有人起了头,不像刚才那么焦虑了。
散会的时候,阎埠贵拉着张浩,小声问:“张科长,你说这情况,会越来越糟吗?”
张浩看了他一眼,没说死:“不好说。未雨绸缪总是没错的。”
阎埠贵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走了。
回到东厢房,李媛赶紧倒了杯热水:“哥,你这主意真好!存点粮,心里踏实多了。”
李悦也说:“是啊,刚才听王主任说要减定量,俺这心都揪起来了,就怕孩子生下来没吃的。”
“放心吧,有我在,饿不着你们娘仨。”张浩揉了揉她的头发,“院里凑的钱票收的粮,就当是给大家的,咱们自己的,早就备足了。”
他心里清楚,这点粮根本不够应付将来的饥荒,但能让院里人稍微安心点,减少点矛盾,也算是没白折腾。
更重要的是,这又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帮院里人存点粮,说不定能涨点改命值。
果然,刚想到这儿,脑海里就传来系统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组织邻里储备粮食,缓解生存焦虑,改变多人潜在命运轨迹,奖励改命值200点。】
“还算有点良心。”张浩笑了笑,现在改命值有1850点了,离开启商城又近了一步。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李悦恬静的脸上。她已经靠在床头睡着了,眉头却微微皱着,像是还在担心粮食的事。
张浩轻轻抚平她的眉头,心里暗道:放心吧,不管将来多难,我都会护着你们,护着这个家。
东跨院的方向,隐约传来装修师傅收拾工具的声音。院子快修好了,马上能搬过去。
到时候,高墙筑起,粮食满仓,就算外面天翻地覆,这里也能成为一片安稳的小天地。
他看着窗外寂静的四合院,眼神平静而坚定。
缩减定量只是开始,更难的还在后面。
但他,已经准备好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