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零度数据”的合作,对“星辰骇客团”而言,是绝境中的一线生机。
陈黑龙提供的安全网络和加密算法,构成了一面坚不可摧的数据壁垒。
所有来自外部的网络攻击,都被这面盾牌轻易化解。
他们那套独特的“匿名追踪技术”,在“零度数据”庞大算力的加持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恐怖威力。
很快,一条稳定的连接,成功地在他们与海外某个大型“匿名交易平台”之间建立起来。
暗网的交易业务量,如同开闸的洪水,瞬间暴增。
海量的虚拟货币,源源不断地涌入双方共管的加密钱包。
“星辰骇客团”的三位年轻天才,对财神龙深不可测的实力,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们的态度,几乎是有求必应。
陈黑龙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分布式加密账本”这项未来的核心技术,完整地复制,纳入了自己的知识库。
外部的棋局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社团内部的竞选,也已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
通过“全球智囊网络”的深度分析,一幅错综复杂的社团人际关系与权力结构图,在陈黑龙眼前徐徐展开。
系统精准地锁定了一个关键人物。
社团元老,“规矩炳”。
这位炳叔,在社团内德高望重,为人刻板,将“规矩”二字看得比性命还重。
他本人或许对新兴的数字资产一窍不通。
然而,在社团未来的“数字规章制定”和“区块链应用”这类需要建立新“规矩”的领域,他的话语权,无人能及。
直接上门拉拢,效果必然适得其反。
甚至,会立刻引起他对自己这个“野心家”的警惕。
陈黑龙决定,要用一种更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方式,来完成这次结盟。
一次“链上结盟”。
他没有亲自出面。
他甚至没有让占米仔去直接接触“规矩炳”。
他的目标,被锁定在了规矩炳最信任的门生身上。
一个对技术有着近乎狂热追求的年轻人,“区块链明”。
这天,占米仔以“零度数据”CEO的身份,向“区块链明”发出了一份邀请。
参加一个小型、私密的线上技术沙龙。
沙龙的主题,是“区块链技术在未来资产管理中的安全应用”。
会议在“零度数据”构建的虚拟空间中举行。
“区块链明”作为特邀嘉宾,操控着自己的虚拟形象,侃侃而谈。
他对自己研究的领域,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自信。
就在他意气风发地结束演讲,准备接受众人赞叹的时刻,占米仔操控的虚拟形象,缓缓举起了手。
他向“区块链明”提出了一个问题。
“明哥,你刚才提到的‘共识机制’,确实是区块链技术的基石,这一点我非常认同。”
“但如果,我是说如果,有人在制定最初的‘数字规章’时,就在共识机制里,预先埋下了一个后门呢?”
“我们要如何保证,这套规矩本身,是绝对公平且无法被篡改的?”
这个问题,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一针见血,直指核心。
“区块链明”虚拟形象那张自信满满的脸上,神色微微一变。
这个问题,正是他最近研究中,撞上的那堵无法逾越的高墙。
就在这时,占米仔不紧不慢地,向他发送了一份加密文件。
一个精致的数据包,悬浮在了“区块链明”的虚拟形象面前。
“这是我们‘零度数据’最近研发的一种‘链上共享’协议的初版构想,或许可以解决你的部分疑惑。”
占米仔的虚拟形象,露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
“我们衷心希望,未来能有机会与像您和炳叔这样重规矩的前辈,共同探讨,为社团建立一套真正安全、可靠、透明的‘数字规章’。”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表面上,这是一次真诚的技术交流。
实际上,这是一份用高科技精心包装的“橄榄枝”。
“链上共享”的橄榄枝,被客气地递给了“区块链明”。
而真正的筹码——未来社团的“数字规章控制权”,以及更先进的“区块链安全协议”技术支持,则被精准地抛向了他背后那位真正的大人物,“规矩炳”。
陈黑龙要的,从来不是规矩炳立刻站出来,摇旗呐喊地支持自己。
他要的,是在即将到来的话事人选举中,当议题涉及到“科技”与“规矩”时,能获得他间接的、不为人知的支持。
这,才是新时代的“以和为贵”。
在全新的数字规矩之下,悄无声息地,建立起只属于他陈黑龙一个人的新秩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