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不可笑!
见苏建设置若罔闻,只顾做菜,
马华急了。
他早已打听清楚,师父傻柱虽被关,但四合院的易中海正设法营救。
若他在此期间,装傻充愣,表现忠诚,维护傻柱,
待傻柱出狱,定会倾囊相授厨艺。
故而昨日故意未将菜炒熟。
再者,附近厂子的厨师他已摸清,无人愿跳槽。
杨厂长寻人替代无望,他的底气正源于此。
苏建设的出现却让他慌乱。
但马华尚存理智,连忙提议:
“杨厂长,不如让我与苏建设比试,若他厨艺胜我,我便让位!”
“若不胜,便请勿让他进入后厨,如何?”
闻此,杨厂长与众人大笑,你菜都炒不熟,还想比试?
哪家女子手艺不比你强!
然众人未曾见识过苏建设真本事,马华此举正中下怀。
李副厂长在一旁附和说:
“老杨,苏建设毕竟是个新人,不妨让他们比试一下,也好看看后厨同志们的近期进步嘛!”
李胜果真是个能坐上副厂长位置的人,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把苏建设和马华的矛盾转化成了内部竞争。
杨厂长听后并未反驳,而是故作深沉地点头:“也好,我倒要看看傻柱这徒弟学到了师傅几成功力!”
苏建设点头应允,心想不论是马华还是傻柱,他都不惧。况且,此时正好可以借机裁掉一两个人以儆效尤。马华如此挑衅,不正把刀递到了自己手上吗?
想到傻柱出来后,发现仇人成了上司,徒弟又被开除的情景,苏建设不禁咂舌。
他随意选了块嫩豆腐和一些调料,放在案板上准备起来。而马华则开始料理一只鸡。
“苏建设,虽然傻柱一直藏着掖着不让我学谭家菜,但我还是偷学到了一两道!”马华心中暗想,“你一个乡下来的厨子,我倒要看看你拿什么跟我斗!”
马华学着傻柱的样子处理那只鸡,但动作笨拙,像幼儿挥舞大刀,还差点伤到自己,看得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直皱眉头。
再看苏建设这边,则让人心旷神怡。虽然天气寒冷,豆腐微微发硬,但他手起刀落,一片片豆腐精准落入碟中,动作流畅如舞蹈,令人赞叹。
杨厂长和郭一平看得连连点头,周围的食堂师傅和小工也都看呆了。
瞧这刀法,若非历经十数载磨砺,断难达到如此境界,连食堂旧时的名厨傻柱亦有所不及!
苏建设年纪看似不大,却技艺惊人。
“小苏这刀工,精准无比,每一刀都恰到好处!”
“哎呀,苏建设的刀法比我车床操作还稳当,之前还藏着掖着,下次打饭时我倒要瞧瞧他手法还稳不稳!”
至于马华,明眼人一望便知,这场较量他早已败下阵来。
单看苏建设这刀工,他的厨艺又能差到哪里去?
**、热锅、倒油、下料……
苏建设每一步操作都从容不迫。
随着他最后一勺完美收尾,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麻婆豆腐便呈现在杨厂长等人眼前。
“小苏啊,这麻婆豆腐,我做梦也没想到能做得如此完美!”杨厂长赞不绝口,随即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品尝起来。
李胜副厂长与郭一平亦是迅速出手,夹起豆腐就往嘴里送,全然不顾烫嘴。
而马华,早已急得满头大汗,菜品尚未熟透,仅在刀工处理材料上便耗费了大量时间,更别提肉菜需更长烹饪时间。
此刻,他已被人遗忘。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苏建设的麻婆豆腐所吸引。
“太过瘾了,这是我吃过最美味的麻婆豆腐!”
“咳咳,厂长,您可别仗势欺人,这豆腐得像我这样细细品尝……哎,您怎么还抢啊!”
不过三分钟,苏建设烹制的麻婆豆腐便被一抢而空,只剩下一个空盘。
郭一平嘿嘿一笑,不知从何处掏出个半块馒头。
他用馒头将盘底残留的豆腐擦拭得一干二净,直至盘子亮得能映出倒影,省去了清洗的麻烦。
杨厂长意犹未尽地放下筷子,对苏建设说道:“小苏,真没想到你有这等手艺!这麻婆豆腐做得太绝了。”
面对夸赞,苏建设本应谦逊,但他志不在掌勺,而在食堂主任之位。实力,即厨技,才是关键。
“厂长,麻婆豆腐只是我拿手菜之一,用料简单,便于检验实力。其他八大菜系我都有所了解,谭家菜也知道一二。”
谭家菜!杨厂长闻言一愣,记得原厨子傻柱似乎也擅长此菜。
此时,正忙着炖鸡的马华不乐意了。他眼看即将大功告成,展示自己的厨艺,却被苏建设一盘普通的麻婆豆腐抢了风头。
“你胡说!我师傅的谭家菜是不传之秘,在四九城也是数一数二的!”
“你一个乡下来的懂什么?”马华满脸不服,怒斥苏建设。
这话让杨厂长和李胜副厂长脸色不悦,给他机会却不知收敛?
但马华已怒火中烧,这些话是他尚存的理智所言。
“苏建设,你要是不来,大厨之位就是我的!”
众人闻言不屑,就凭你?
杨厂长沉默,审视着苏建设,比起马华,他更想知道苏建设的真实水平。
在川菜的世界里,仅掌握麻婆豆腐远远不够。
若能让贵宾品尝到正宗的川菜,此次合同定能顺利签署。
望着面前近乎失控,用言语猛烈攻击自己的马华,苏建设含笑摇头。
在宗师级的厨艺标准下,
马华的厨艺如同孩童挥舞大刀,稚嫩且不合时宜。
苏建设缓缓讲述谭家菜的历史:“谭家菜源自清末,由谭宗浚老先生创立,他身为京城翰林,对食材挑选极为严苛,用料精准,工艺精细,火候到家,口味纯正。”
随后,他径直走到马华操作的灶台前。
望着马华做菜留下的狼藉,苏建设再次摇头。
“谭家菜咸甜适中,南北皆宜,调料更是注重原汁原味……看来你所学并不正宗,用料与手法皆属拙劣!”
在一旁观察苏建设的杨厂长眼神闪烁,他对谭家菜确有了解,这可是厂里厨子的拿手好菜。
苏建设所言与谭家菜的特征完全吻合,甚至有些细节他之前未曾知晓。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你怎么会知道谭家菜?!”
“这是我师父的秘密传授,外人不可能知晓!”
“假的!这一切都是假的!你在说谎!”
马华如遭重击,喃喃自语,无法接受自己尚未精通的谭家菜已广为人知。
在他看来,苏建设不过是个乡野厨子,否则怎会在扎钢厂工作这么久?
但苏建设怎会错过这个树立威信的机会?
“你正在做的,应是谭家菜中的黄焖**吧?”
苏建设边观察边点评,
“可惜从一开始就错了,无论是选鸡还是用料,均未遵循谭家菜的传统。仅凭香味便可断定,此菜最大的败笔在于选用了铁锅焖制。”
谈及此事,苏建设有些无奈。
他甚至没有心思去批评眼前的马华。
哪有用铁锅焖肉的厨子?
这不是胡闹嘛!
“难道你师傅傻柱没教你,焖肉得用陶罐吗?”
此言一出,
原本怒不可遏的马华仿佛被一盆冷水浇灭,怒火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脸委屈。
“傻柱……师傅他只教了我切菜,这是我第一次掌勺……”
马华越说越没了自信,头也低了下去,不敢直视苏建设和杨厂长。
苏建设闻言颇感意外,不禁吐槽道:
“收个徒弟却不教做菜?那要这徒弟何用,当苦力吗?”
但随即,苏建设便释然了,心中恍然。
“想来,以傻柱的人品和当下的风气,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也并非不可能。”
见气氛一时变得尴尬,
杨厂长突然咳嗽了几声,打破了沉默。
“咳咳,小苏啊,你也看到了,咱们食堂现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既然你有如此高超的厨艺,那就应该挺身而出,带领食堂更上一层楼。”
“你也看到了,食堂的现状确实不容乐观,马华也难以担当大任,所以我想暂时聘请你担任食堂的大厨,你觉得如何?”
杨厂长的话语颇为委婉,临末还不忘许下些许承诺。
“当然,你的工资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至于能否转正,还需领导们商议后再定。”
这话一出,
原本以为只是带苏建设来走个过场的郭一平,顿时愣住了。
“苏建设……这就直接成大厨了?”
但回想起刚才所吃的麻婆豆腐,郭一平还是非常认可的。
就连一旁的马华也觉得,大厨之位非苏建设莫属。
然而就在这时,
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突然响起。
“厂长,我觉得我不适合当食堂的大厨。”
杨厂长和自以为能吃到佳肴的郭一平均感惊讶。
郭一平迅速回神,轻推旁边的苏建设,低声道:“建设,别犯傻,大厨这职位多少人梦寐以求,你这是在做什么?快向厂长道歉,咱们这事就揭过,我还盼着你的手艺呢!”
苏建设未理睬郭一平,继续说道:“杨厂长,您也看到了,大厨傻柱一旦缺席,扎钢厂食堂便会大受影响!”
杨厂长虽不明苏建设意图,但仍点头赞同,因为厂内好厨师稀缺,一直是他的心病。就如最近马华做菜未熟一事,工人们纷纷抱怨,要求解决。
苏建设接着说:“因此,我想改革食堂,消除这些弊端!”
“改革?”杨厂长闻言一愣,身为厂长,他怎会不懂苏建设之意,这是要向他求官啊!但他并不急躁,决定听听苏建设的计划。
苏建设确实显得胸有成竹:“对,改革!我的计划是,在原有食堂模式外,新建一个部门,专门培养优秀厨师!”
在部门的督导与培育之下,厨师技艺得以显著提升,如此一来,咱们厂的工人便能安心愉悦地用餐,进而满怀**地投身于建设之中!
苏建设言辞恳切,目光始终落在杨厂长身上,静候其安排。
苏建设从无意挤占现任食堂主任之位。职位稀缺,若无能排挤他人,食堂主任之位恐遥遥无期,甚至可能仅得副职。
新设部门虽成败未卜,但对后厨人员影响甚大。试问食堂众人,谁不渴望厨艺精进?
以马华为例,切墩多年,偷学之菜仍做不精,实为可悲。至于“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苏建设并不在意。其厨艺已至宗师之境,除非能培养出大宗师级**,否则所到之处,自有饭吃,待遇无忧。
新建部门,传授厨艺?
原本旁观的切墩师傅与帮手们闻此,欣喜万分。
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天大喜讯。试问在场之人,谁愿一生切墩,无缘大厨之位?
“厂长,您就答应吧!如此,我们厨艺提升,食堂饭菜既美味又安心,工人吃得满意,厂里效益定会大增!”
“是啊,厂长,您也看到了,工人们对饮食要求极高。若不答应,难以满足需求啊!”
“厂长!厂长!以前傻住时从不教我们做饭,才有诸多失误。若我们学会,定不会再有问题,您也能省心。”
“厂长,您就答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