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双生新娘的觉醒 > 第五章 箱中秘辛与海的回响
换源:


       晨雾刚散,林雪正扶着奶奶在阳台晒太阳。海风卷着咸湿的气息扑在脸上,奶奶银白的发丝被吹得贴在颊边,手里的蒲扇有一搭没一搭地摇着。楼下突然传来沉重的拖拽声,她探头往下看,只见李贤平正扛着个半人高的樟木箱,额角的汗珠顺着下颌线往下滴。

“这箱子沉得像灌了铅。”李贤平把箱子搁在客厅中央,樟木特有的清香混着陈年的海腥味漫开来,“在江家老宅的储藏室最里层找到的,锁孔边缘的云纹,跟你手背上那道蓝痕丝毫不差。”

林雪蹲下身,指尖抚过铜锁上的绿锈。锁芯里卡着片干枯的海藻,想来是百年前被海风卷进去的。她抬手按在锁孔上,手背那圈浅蓝突然泛起热意,像有团小小的火焰在皮肤下游动。“咔嗒”一声轻响,铜锁弹开时溅出几粒锈屑,落在暗红色的绒布上。

箱子里的嫁衣叠得方方正正,粗麻布的质地带着海水浸泡过的僵硬,袖口和裙摆却用细密的针脚缝着鲛绡镶边,在阳光下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这针脚!”奶奶突然往前凑了凑,老花镜滑到鼻尖,“是我们林家传了三代的‘浪打浪’针法,你太奶奶给我缝襁褓时就用这个花样!”

嫁衣下面压着的线装日记,纸页边缘已经脆得像枯叶。林雪捏着泛黄的纸角轻轻翻开,墨色在岁月里晕成淡青,字迹却依旧遒劲:“光绪二十三年腊月初七,吾于断崖下救一红衣女。其腕间青金石链碎作数截,血染鲛绡,言遭王家活埋之冤。吾夫驾‘渡海号’载之,隐于东海荒岛……”

日记里夹着的羊皮地图,边角用鱼胶封过,摸起来柔韧光滑。图上用朱砂标着个小岛,旁边画着艘渔船,船尾竟刻着个小小的潜水艇图案。李贤平突然一拍膝盖,帆布裤上的沙粒簌簌往下掉:“这是青屿岛!现在划成海洋保护区了,上个月科考队还在附近打捞出艘清末的三桅船,船板上就刻着‘渡海号’三个字!”

这时林雪的手机在裤袋里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刑侦队”三个字。她走到阳台接起,海风把听筒里的声音吹得断断续续:“林小姐,江平之今早招供了……当年王家灭门案确实是苏婉儿冤魂所为,他祖上是唯一逃脱的,靠藏在祖宅地基下的半串青金石链才镇住冤魂……”

挂了电话,林雪望着箱底那层细碎的蓝粉末——青金石在百年里早已化作尘埃,可那股护佑的力量,竟比实体更坚韧。李贤平正对着日记里的渔船插图出神,指尖点着船舷的纹路:“你看这水波纹样,跟我爷爷手绘的渔船图纸一模一样。他总说我们李家祖上不是干建筑的,是靠海吃海的渔民。”

奶奶突然颤巍巍地探进樟木箱夹层,摸出个用油纸裹了三层的布包。粗麻布上绣着只海鸟,展开时掉出半块羊脂玉佩,玉质温润,上面刻着的“安”字正好缺了右半边,与李霞尸身紧握的那半块严丝合缝。

“看来这缘分早在百年前就系在浪涛里了。”林雪把玉佩递给李贤平,阳光穿过玉质,在白墙上投出片晃动的水纹,像无数细碎的光斑在跳舞。李贤平的指尖刚触到玉佩,两道半块玉突然同时泛起暖光,拼合成完整的“安”字。

当天下午,林雪和李贤平带着潜水装备登上了前往青屿岛的快艇。浪花在船尾拖出雪白的弧线,林雪望着手背上那道渐渐淡去的蓝痕,突然明白苏婉儿留下的从不是什么法器,而是跨越百年的勇气——就像太奶奶救下她时的决绝,就像自己跳海救人时的本能。

沉船残骸在二十米深的海底静静躺着,珊瑚在船板的裂缝里开得正艳。林雪在船长室找到个铁盒,里面装着苏婉儿的续篇日记,最后一页画着三个手拉手的小人,旁边写着:“海纳百川,冤仇尽散,三代缘续,方得平安。”

返航时夕阳正沉在海平面,把海水染成熔金。林雪望着远处的断崖,仿佛看见苏婉儿站在浪尖上,青金石的微光从她衣袂间散出,渐渐融入晚霞里,像给百年的等待,画上了个温柔的句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