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弟,走!我带你去见老师!”
云中子一把拉住黄龙的手腕,那张向来温和纯善的脸上,此刻竟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与欣赏。
他看黄龙的眼神,不像是在看一个同门,更像是一个绝世的工匠,终于寻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他本就是福德真仙,性情温润,黄龙今日为他损耗本源,不惜身受重伤的义举,彻底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在他看来,这洪荒之中,跟脚固然重要,可一颗通透、赤诚、重情重义的道心,才是万金不换的瑰宝。
黄龙这等心性,绝不该被埋没在昆仑山的外门,籍籍无名。
黄龙心中狂喜,这正是他千载难逢的机会。
面上,他却必须做出惶恐的姿态,挣扎了一下。
“师兄,这……这万万不可!”
“我不过区区一记名弟子,身份卑微,怎敢因这点微末小事,去叨扰圣人老师的清修?”
“哎,贤弟此言差矣!”
云中子面色一正,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
“有德者,居之。贤弟你有此等心性,正是我阐教门风之典范,老师他老人家,必须知道!”
“走!”
话音未落,云中子已不容黄龙再有任何分说。
他大袖一挥,一朵温润的白云自脚下升起,稳稳托住两人,化作一道流光,径直射向昆杜仑山最高、最神圣的山巅——玉虚宫主殿。
云中子身为元始天尊的嫡传弟子,在玉虚宫内,他的身份便是通行无阻的令牌。
祥云穿过层层仙光禁制,越过无数琼楼玉宇。
两人一路来到了恢弘无尽的大殿之上。
殿门未见,一股浩瀚、古老、至高无上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让黄龙的龙魂都为之凝滞。
只见殿内仙气浓郁得化为实质的云海,氤氲流转。
一道道鸿蒙紫气如真龙般在梁柱间升腾、盘旋。
大殿的尽头,两尊仿佛撑开了整个天地的身影,正端坐于云床之上,静静论道。
左边一位,面容肃穆,不怒自威,身着杏黄八卦道袍,周身流转着森然、有序、至高无上的天道气韵,仿佛他本身就是天道的化身,一念可定万物秩序。
正是阐教圣人,元始天尊。
而右边那位,则身形豪迈,一袭青色道袍随意穿着,看似不羁,但其周身却有无尽剑意冲霄,即便只是静静坐着,也让黄龙感觉有亿万柄无形仙剑在身遭虚空之中沉浮、铮鸣。
那锋锐之气,几乎要刺破他的元神。
正是截教圣主,通天教主。
两位圣人当面。
那股无形无质,却又真实存在的圣人威压,如亿万座太古神山,狠狠压在黄龙的真灵之上,让他几乎要当场跪伏下去,连呼吸都成了一种奢侈。
只听通天教主那豪迈奔放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股斩破一切的决绝。
“二兄,吾以为,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天地万物,皆有生机。吾辈修士,所求、所争、所截,便是那一线生机!故而有教无类,截取天机,方为大道!”
元始天尊缓缓摇头,他的声音威严而淡漠,不带一丝一毫的情感波动,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真理。
“三弟此言差矣。天道有序,万物有常。生灵跟脚秉性,生来便有高下之分,此乃定数。顺天应人,阐明教化,各安其位,方为天地正道。若一味强求那一线生机,只会扰乱天数,因果缠身,最终堕入魔途,万劫不复。”
两位圣人,显然在最根本的教义之上,产生了无法调和的分歧。
整个大殿的气氛,都因此而变得凝重起来。
就在这时,元始天尊那双淡漠的眼眸,缓缓落在了殿下的黄龙身上。
那目光仿佛能够洞穿时间长河,看透万古轮回。
黄龙只觉得在那一瞥之下,自己从肉身到元神,从前世的记忆到今生的秘密,都被看了个通透,再无任何可以隐藏。
“云中子,你身后此子,便是你屡次在本座面前提及的那条黄龙?”
元始天尊开口了,声音平淡如水,听不出喜怒。
云中子心头一紧,连忙躬身,恭敬行礼。
“启禀老师,正是弟子黄龙。今日弟子炼制法宝,遭遇瓶颈,全赖黄龙贤弟不惜损耗自身龙族本源相助,方能功成。弟子斗胆以为,黄龙贤弟道心坚定,品性高洁,纵跟脚有瑕,亦是可造之材,故特带他前来拜见老师,恳请老师明鉴。”
元始天尊不置可否,并未回应云中子的请求。
他反而顺着刚才的论道话题,目光依旧锁定在黄龙身上,淡淡地问道。
“黄龙,你既为我阐教弟子,那你且说说,何为‘阐’?”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连流转的仙气都仿佛静止了。
通天教主的目光也饶有兴致地投了过来。
所有的一切,都聚焦在了黄龙这个小小的记名弟子身上。
这既是考教。
也是一场决定他未来命运的终极考验!
黄龙心念电转,顶着那足以碾碎大罗金仙的圣人威压,只觉得自己的元神都在疯狂战栗。
他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打回原形,甚至可能被直接抹去。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股源自圣人威压的恐惧强行压下,随即躬身一拜。
他的声音不大,却在法力的加持下,清晰地回荡在空旷死寂的大殿之中。
“启禀师尊!弟子愚见,顺天与胜天,并非相悖!”
此言一出,云床之上,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那古井无波的眼中,竟同时闪过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异色。
黄龙心中一定,知道自己赌对了第一步。
他挺直了些许脊梁,继续说道。
“所谓顺天,是让我们看清这洪荒大势的棋盘,知晓天道运转的根本规则,不去做那螳臂当车的蠢事,不逆大势而行,此为智者所为。”
这话,首先肯定了元始天尊的“顺天应人”之说。
元始天尊那肃穆如万古冰山的面容,似乎因此而稍稍缓和了一丝。
紧接着,黄龙话锋猛然一转,他的声音陡然变得高亢,充满了不屈的意志与力量!
“但是!”
“身为修士,我辈从踏上修行路的第一天起,修的,本就是逆天之道!”
“若天命我黄龙因跟脚不纯,此生便该碌碌无为,最终在量劫之中身死道消,化为灰灰——”
“弟子,不认!”
这最后两个字,几乎是他从喉咙深处咆哮而出,带着龙族与生俱来的骄傲与不屈!
“所以,在顺天知势之后,我辈修士更要于这不可逆转的大势之中,凭手中三尺青锋,为自己,为同门,胜过那一线定数,争得那一线生机!”
“看清棋盘,是为了更好地落子!”
“知晓天命,是为了更好地逆天!”
“此,方为‘阐’!”
“阐明大道之理,教化众生自强不息!”
“如此,方能于未来的无量量劫之中,为我阐教,争得那一线超脱之机!”
一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每一个字都仿佛是用他的道心与意志锤炼而成,狠狠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番言论,既完美契合了阐教“顺天”的根本教义,又点出了所有修士“逆天争命”的本心,更是巧妙地将个人的命运、修士的宿命,与整个阐教的命运,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
大殿之内,陷入了一片极致的寂静。
针落可闻。
“好!”
“好一个‘知晓天命,是为了更好地逆天’!”
片刻之后,通天教主率先抚掌大笑起来,笑声豪迈,震得整座玉虚宫都嗡嗡作响,他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赞叹。
“二兄,你这弟子,有趣!当真有趣!”
而主座之上,那位从始至终都双目微阖,仿佛与大道融为一体的元始天尊,此刻,竟是缓缓地,睁开了他的双眼。
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眸?
其中仿佛没有星辰,没有日月,只有最纯粹、最古老、最本源的大道在生灭。
那双古井无波的圣人眼眸中,第一次,流露出了一丝名为“赞赏”的神色。
他看着殿下那个虽然身躯因承受威压而微微颤抖,但脊梁却挺得笔直的身影,许久,才缓缓地,吐出了一个字。
“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