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民国:开局分家,打造永恒世家 > 第26章 药方之秘,天才堂姐
换源:


       诊所后院。

那间独立的院落,如今已被青砖高墙彻底合围,唯一的入口是一扇厚重的榆木门,门上换了崭新的西洋铜锁。两名林家护院的精锐,穿着短打劲装,腰间鼓鼓囊囊,如两尊铁塔般分立左右,眼神警惕地扫视着任何靠近的活物。

这里,是禁地。

林默用黄铜钥匙打开了锁,沉重的“咔哒”声后,他推开门,对身旁的林婉儿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姐,请进。”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

“这里,我将它命名为‘林氏第一实验室’。”

林婉儿的心跳没来由地快了几分。她迈步跨过门槛,一股混合着石灰、桐油和某种陌生化学试剂的、冰冷而洁净的气息扑面而来。

下一秒,她的脚步凝固了。

呼吸,也随之停滞。

眼前的景象,让她的瞳孔在一瞬间收缩到了极致。

巨大的玻璃窗将午后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进来,照得整个房间亮如白昼。地面是光滑的水泥地,墙壁刷得雪白。一排排崭新的深色实验台,沿着墙壁整齐排列,台面上,安放着她此生所见过的,最令人目眩神迷的“艺术品”。

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支架,晶莹剔透、形态各异的玻璃器皿。

曲颈的蒸馏瓶,修长的冷凝管,胖乎乎的烧瓶,还有一整套大小不一、刻度精准的量筒与烧杯。

酒精灯的玻璃灯罩擦拭得一尘不染,试管在木架上列队,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

甚至在角落里,还静静地立着一台她只在最昂贵的进口画报上才见过的德制分析天平,被一个精致的玻璃罩小心地保护着。

这里……

这里已经不能称之为实验室了。

林婉-儿在上海的教会学校,那间被所有同学奉为圣地的化学实验室,与此地相比,简直就像是乡下蒙童的私塾遇到了皇家书院。

不,是连私塾都不如。

“默弟……”

她的声音干涩,喉咙滚动了一下,才找回自己的声音。

她伸出手,指尖带着一丝朝圣般的虔诚,轻轻触碰着一个烧瓶冰凉光滑的瓶壁。那触感真实而清晰,让她确认自己并非身在梦中。

“这……这一切……得花多少银元?”

她不敢去想那个数字,那恐怕是一个足以让整个徽州城都为之咋舌的天文数字。

“钱不重要。”

林默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走到林婉-儿身边,没有看那些仪器,目光只落在她的身上。

他从怀中,取出一本用厚实的牛皮纸包裹的册子。册子没有名字,只用麻绳细致地捆扎着,透着一股子刻意做旧的古朴与神秘。

“重要的是,”林默将册子郑重地递到她手中,“你要用它们,把这个东西,变成现实。”

林婉儿的目光从那些仪器上艰难地移开,落在了手中的册子上。

牛皮纸有些粗糙,甚至带着一点点霉味,仿佛真的在某个阴暗的角落里尘封了百年。

她解开麻绳,翻开了第一页。

然后,她整个人都愣住了。

纸页泛黄,上面的字迹是一种清秀有力的中文小楷。记载着的是一种她闻所未闻的药方。

但……

这药方的记述方式,太奇怪了!

它没有写“白柳皮三钱,陈醋一两”,而是写着——

【第一步:水杨酸之制备。取苯酚钠若干,置于高压釜中,通入干燥之二氧化碳,控“火候”于一百二十五度,加压,得水杨酸钠粗品。】

【第二步:乙酰化。取水杨酸与过量醋酸酐混合,以浓硫酸为“触媒”,控“火候”于九十度,搅拌反应半个时辰……】

【第三步:提纯。……】

火候?

不,那括号里的标注,分明是“温度”!

触媒?这不就是化学里催化剂的另一种说法吗?

林婉儿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她一页页地翻下去,越看越是心惊。

这哪里是什么祖传秘方!

这分明就是一本措辞古怪,但逻辑严谨到可怕的现代化学合成手册!

每一味“材料”的用量都精确到了克,每一步反应的温度、时长、乃至搅拌的速度,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这……这怎么可能!

“这是……”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无法压抑的疑惑与震惊。

“我们林家一位远渡重洋的先祖,在海外游学时,偶然得到的秘方。”

林默早已将说辞在心中演练了千百遍,此刻说来,面不改色,眼神真挚。

“可惜,这位先祖带回方子后,才发现其中记载的诸多材料,如那‘醋酸酐’,还有这些奇形怪状的器械,中土都闻所未闻,更无处找寻。所以这本册子,才被束之高阁,成了家族中一个无人能解的谜团。”

他顿了顿,目光中带着期许与赞赏,看着林婉儿。

“我翻阅家族旧物时发现了它,苦思冥想,觉得也只有堂姐你,精通西学,又深谙化学之道,才有可能让这沉寂百年的药方,重现于世。”

这番话,天衣无缝。

既解释了药方那不中不西的诡异风格,又将林婉儿捧到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高度。

林婉儿捏着册子,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理智告诉她,这太荒谬了。一位清朝的先祖,能写出如此精妙的化学反应式?

但情感上,林默的话,却让她那颗身为新时代知识分子的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被需要和被尊重。

还有眼前这间实验室……

默弟为了让她“解开谜团”,竟不惜一掷千金,打造了这样一个堪称完美的舞台。

怀疑的念头,在巨大的震撼与隐秘的虚荣心面前,被悄然压下。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中的迷茫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研究者的专注与锐利。

“我……试一试。”

从那天起,林婉儿便将自己彻底锁进了这间“林氏第一实验室”。

起初,她抱着的是一种验证与审视的心态。她严格按照册子上的每一步,如同一个最严苛的考官,试图从中找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

她将苯酚钠送入反应釜,小心翼翼地控制着压力与温度。

当釜中真的生成了与记载中性状完全吻合的水杨酸钠粗品时,她内心的壁垒,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当她将水杨酸与醋酸酐混合,在浓硫酸的催化下,看着溶液的颜色、温度变化,都与那“古籍”上的描述分毫不差时,她握着搅拌棒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这已经不是巧合了。

这册子的撰写者,对化学反应的理解,精深到了一个让她感到恐惧的程度。

就仿佛,有一位站在时代顶端的化学大师,穿越了时空,站在她的背后,用最简洁的语言,为她指明了通往真理的唯一路径。

一周后。

当最后的提纯步骤完成,冷却的烧瓶中,那清澈的溶液里,开始析出第一片晶体时。

林婉儿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片极小的,如同初冬第一片雪花般的纯白色结晶。

紧接着,第二片,第三片……

无数的晶体凭空出现,在溶液中盘旋、飞舞、沉降,仿佛一场盛大而无声的暴雪,在小小的烧瓶中上演。

最终,一层厚厚的、雪白细腻的粉末,静静地覆盖了整个烧瓶的底部,在阳光下,闪烁着圣洁的光芒。

成功了。

林婉-儿双手捧着温热的烧瓶,怔怔地看着那瓶底的白色粉末。

眼前的视线,不知不觉间,已经被温热的液体所模糊。

一滴泪水,滚落脸颊,滴落在冰冷的实验台上,碎成一朵小小的水花。

她被彻底征服了。

被这本“祖传秘方”的鬼斧神工,被这套现代化设备的强大助力,被科学本身那无可辩驳的严谨与美丽,所彻底征服。

从这一刻起,她心中再无半分怀疑。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狂热的信仰。

她废寝忘食,日以继夜地待在实验室里,将自己的全部心神,都投入到了这种神奇药物的提纯与改良之中。

她的眼中,不再有对过去的迷茫,也没有对未来的担忧。

只剩下一种光芒。

一种属于医学研究者,在窥见到未知与真理时,所燃烧起来的,最纯粹、最炽热的光芒。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