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从东偏院的屋檐下斜斜地漏进来,落在陈轩脚边,像撒了一地碎金。他站在御膳房外,看着门上那块“烟火之地,谨言慎行”的木匾,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新太监服。
这身衣服比尚膳监那边的粗布衣裳要体面不少,虽说还是太监打扮,但至少袖口没沾酱油味儿了。
“总算混进核心厨房了。”他在心里嘀咕一句,迈步走了进去。
御膳房里热气腾腾,锅碗瓢盆叮当作响,一排排灶台前站满了忙碌的小太监和厨役,空气中弥漫着豆酱、糖醋和各种香料的味道。
“你就是新来的小贵子?”一个声音在背后响起,语气带着几分审视。
陈轩转身一看,是个须发半白的老太监,手里拎着个铜勺,腰间还挂着个装着香料的小袋子,走起路来叮铃作响,活像移动调料铺。
“回公公,奴才正是。”
老太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鼻子里哼了一声:“听吴嬷嬷说你手脚勤快,可别是只会耍嘴皮子的主儿。”
“奴才不敢,只求能为宫中尽一份力。”陈轩笑得一脸诚恳。
老太监眯着眼看他半天,忽然道:“今儿头道菜,桂花糯米藕,你来做。”
陈轩一听,心里一喜:这可是他的拿手好菜!
“是,奴才这就准备。”
他走到案板前,先拿起一根藕仔细端详起来。
“七孔藕甜,九孔藕脆,做糯米藕,还得是七孔的好。”他一边切一边低声念叨。
这句话被旁边经过的老太监听了个正着,脚步顿了一下,回头看了眼陈轩,没说话,继续往前走。
时间紧迫,火候难控,食材也并不齐全。桂花不多,蜂蜜也不够,同组的小太监还故意磨蹭,拖慢进度。
陈轩不急,笑着把蜂蜜换成了白糖,又在蒸锅底下垫了层湿纱布,控制水汽,让糯米更软糯些。
“这小子有点意思。”角落里,那位拎着铜勺的老太监李公公正倚着墙柱看热闹,嘴角微微翘起。
两个时辰过去,一盘色香味俱全的桂花糯米藕摆在了试吃桌上。
藕片晶莹剔透,糯米裹得严实,表面撒着一点芝麻和橙皮碎,香气扑鼻。
“诸位大人,请用。”陈轩恭敬地退到一旁。
众人一一尝过,纷纷点头。
“嗯,这味道……确实不一样。”一位负责记录的女官轻声道。
“甜而不腻,入口即化。”另一位年长的太监赞了一句。
轮到李公公时,陈轩主动上前:“公公,奴才斗胆说句大话,这道藕,保准比去年南巡带回的江南点心还香。”
李公公眉毛一挑,夹起一块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后点了点头:“你这小太监,倒有些本事。谁教你的?”
“回公公,是前夜梦中学来的。”陈轩一本正经地说。
这话惹得周围人一阵轻笑。
李公公却没笑,反而若有所思地看着他:“梦中学的?那你梦里还有别的菜没?”
“有啊,公公想尝尝吗?”
“成,那就让你试试主厨班的活儿。”李公公挥了挥手,“三日考核,若做得好,留下。”
消息传开,不少人投来异样的目光。主厨班可不是谁都能进的,那是御膳房里的“内定圈”。
有人不服气,在背地里议论:“一个小厮出身的,凭什么一步登天?”
也有人开始对他刮目相看,暗自留心。
第二天一早,陈轩便被安排制作早膳中的葱花鸡蛋羹。
这次他没按老法子来,而是加了些虾仁提鲜,再用细网筛过滤蛋液,使得成品更加滑嫩。
果然,这一碗鸡蛋羹一出,连一向挑剔的几位老太监都点头称赞。
“滑而不腥,清香四溢。”李公公满意地点点头,“看来你这小子还真有点真功夫。”
接下来两日,陈轩接连做出几道新式点心,一道比一道精致,一道比一道受欢迎。
最后一日,他甚至用剩菜做了道“翡翠豆腐羹”,将青菜剁碎拌入豆腐泥中,色泽碧绿,口感细腻,赢得一片叫好。
李公公亲自命人记录下他所做的每道菜名,并在最后一页写下四个字——“此子可造”。
三天考核结束,陈轩正式调入主厨班。
那天傍晚,御膳房后厨。
夕阳透过窗棂洒进来,映得灶台上的铜锅泛着暖光。
陈轩正在收拾工具,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
“小贵子。”李公公的声音响起。
“奴才在。”陈轩连忙转身。
李公公看着他,沉默片刻,忽然道:“你这手艺,不是寻常人能教出来的。”
陈轩心头一紧,脸上却依旧带笑:“公公谬赞了,奴才不过是多学了几道民间菜式罢了。”
李公公没有追问,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去。
陈轩站在原地,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心中却清楚,自己已经在这座皇宫里,悄悄露出了锋芒。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