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男人的表情明显严肃起来。
“详细说说这件事。”
李义回忆道。
“那天我不在宿舍,回来时正好听到他们在争论。吴腾说国外有更好的研究条件和待遇,劝秦风别浪费才华。秦风拒绝得很干脆,说...”
李义停顿了一下,努力回忆当时的对话。
“他说什么?”
男人追问道,录音笔静静地运转着。
“他说。我父母为龙国的科研事业献出了生命,我生在这片土地,长在这片土地,我的才华也必将奉献给这片土地。”
“李义的声音不自觉地变得庄重。
“他还说埋头苦干,为国铸剑才是正道,说吴腾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他要为龙国之崛起而读书。”
宿舍里一时安静下来。
两个男人的表情有了微妙的变化,其中一人甚至轻轻点了点头。
“吴腾当时什么反应?”
片刻后,男人继续问道。
“他很生气,说秦风太天真,浪费了自己的天赋。两人不欢而散,之后吴腾再没来过。”
李义说完,突然意识到什么。
“等等,你们不是来招我的?只是调查秦风?”
两个男人收起录音笔,为首的那个微微一笑。
“感谢你的配合,李义同学。记住保密协议的内容,今天的事情不要对任何人提起,包括秦风本人。”
他们起身准备离开,李义急忙问道。
“秦风他...是不是惹上什么麻烦了?”
“不必担心,只是例行调查。”
男人在门口停下脚步。
“你室友是个难得的人才,国家会珍惜这样的人才。”
门关上了,李义呆坐在床上,半天才回过神来。
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可能参与了某种国家安全审查。
与此同时,类似的场景在龙科大各处上演。
材料学院的张教授刚下课就被请到了办公室;实验室的刘技术员被叫去行政楼谈话;甚至连食堂负责秦风常去窗口的阿姨都被询问了相关情况。
唯独物理学院的博士生吴腾,没有受到直接询问。
但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他的宿舍被秘密搜查,电脑被远程拷贝,通讯记录被全面调取。
首都某军事管理区。
王振国首长的办公室里,厚重的窗帘半拉着,阳光在地板上投下一道清晰的分界线。
办公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几份文件和一个录音设备。
“首长,关于秦风的初步调查已经完成。”
情报分析专家赵明立正报告。
“综合所有信息,我们认为秦风同志政治可靠,背景清白。”
王振国拿起最上面的一份文件,上面贴着秦风的照片——一个眼神清澈、面容坚毅的年轻人。”
说说具体情况。”
“是。”
赵明打开手中的平板电脑。
“秦风,22岁,龙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四学生。父母秦志远、林雪梅曾是国家火箭推进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十二年前因实验室爆炸事故双双殉职。之后秦风由国家抚养,享受烈士子女待遇。”
王振国轻轻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赵明继续汇报。
“秦风自幼表现出超凡的科研天赋,16岁被龙科大少年班录取,后转入材料学院。在校期间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其中三篇被国际顶级期刊收录。根据我们的调查,他没有与任何可疑人员接触的记录,社交圈非常干净。”
“那个吴腾呢?”
王振国突然问道。
“吴腾,物理学院博士生,确实有海外留学意向。”
赵明的表情变得严肃。
“我们查到他在过去半年内与境外三个不同机构有过联系,虽然目前没有确凿证据显示他涉及间谍活动,但行为可疑。特别是他积极拉拢秦风出国的举动,值得警惕。”
王振国拿起录音设备,按下播放键。
李义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响起。
“我父母为龙国的科研事业献出了生命...我要为龙国之崛起而读书...“
录音结束,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王振国的眼神变得柔和,他轻轻放下录音笔。
“这样的年轻人,现在不多见了啊。”
“是的,首长。”
赵明点头。
“所有接触过秦风的人都反映,他对国家有极强的归属感和奉献精神。实验室的老师说,他经常通宵做实验,有次发烧39度还坚持完成了一组关键数据测试。”
王振国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训练场。
一群年轻士兵正在烈日下操练,口号声隐约可闻。
“那个吴腾...”
王振国背对着赵明说。
“继续监控,但不要打草惊蛇。至于秦风...”
他转身走回办公桌,拿起那份2.5亿的军备采购申请单。
“他那个新型材料项目,真的如报告所说取得了核心技术突破?”
“是的,首长。我们的技术专家评估过,如果他的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将使我军某型装备性能提升至少两代。”
赵明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王振国沉思片刻,正要开口,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报告!”
警卫员小张推门而入。
“孙将军指挥处来电,询问军备采购申请的进展。”
王振国看了看手中的申请单,又看了看桌上秦风的档案,嘴角微微上扬。
“呵,顾山那边坐不住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