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丽把最后一只碗摞在消毒柜里时,墙上的挂钟敲了十下。男男已经睡熟,小脸上还带着泪痕——晚上做噩梦哭着要爸爸,她哄了半天才睡着。手机屏幕暗着,从早上到现在,李刚没发来一条消息,就像他所在的那个南方城市,隔着千山万水,连信号都懒得传递。
客厅的沙发上,还堆着李刚上次回来换的衣服。她伸手摸了摸,布料早就凉透了,像他们之间的关系。结婚七年,他在外地打工五年,每年回来两次,每次住不过十天。刚开始她总盼着,在日历上圈出他归来的日子,炖好他爱吃的红烧肉等在门口;现在那本日历早就翻烂了,她连他具体在哪个工地都记不清。
夜里起风了,窗户没关严,“哐当哐当“响。王艳丽起身去关窗,看见楼下张姐的丈夫正帮张姐收衣服,两个人头挨着头说话,影子在路灯下拉得很长。她的手停在窗沿上,突然想起李刚上次回来,她让他帮忙修灯泡,他皱着眉说“找物业“,然后就抱着手机躲在阳台,不知道在跟谁聊得火热。
男男的咳嗽声从卧室传来。她跑过去,看见孩子踢掉了被子,额头发烫。找退烧药时,发现药早就过期了。她背着男男往社区医院跑,夜风灌进脖子里,凉得刺骨。挂号、缴费、取药,她一个人抱着孩子楼上楼下跑,看见别的孩子打针时有爸爸抱着,男男却攥着她的衣角说“妈妈我不怕“,她的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
给李刚打电话时,那边很吵,隐约能听见麻将牌的碰撞声。“男男发烧了,“她的声音发颤,“你能不能......“
“发烧就去医院啊,跟我说有啥用?“他打断她,语气里满是不耐烦,“我这边正忙着呢,先挂了。“电话里传来忙音,像根针,扎得她耳朵嗡嗡响。
回到家已是凌晨,男男在她怀里睡得不安稳,小手紧紧抓着她的衣角。她坐在床边,看着孩子烧得通红的小脸,突然觉得很累。衣柜里还挂着他们的结婚照,照片上的李刚笑得灿烂,说要让她和孩子过上好日子。可现在,他连孩子发烧都懒得问一句。
第二天早上,她去打印店打了份离婚协议书。白纸黑字落在纸上,“自愿离婚“四个字刺得她眼睛疼。她想起刚结婚时,李刚把工资卡交给她,说“老婆管钱,我放心“;想起男男出生时,他笨手笨脚地换尿布,笑得像个傻子。那些日子像褪色的老照片,看着模糊,却还能摸到些温度。
下午李刚突然回来了,带着身酒气,手里拎着个玩具车。“给男男买的,“他把玩具往沙发上一扔,“昨天对不起啊,工地上事多。“王艳丽没接话,把离婚协议书推到他面前。
他的酒醒了大半,拿起协议书的手在抖:“你非要这样?“
“李刚,“她看着他的眼睛,声音很稳,“这七年,我等了你五年,可日子不是等出来的。男男半夜发烧,我一个人背着他去医院;家里水管坏了,我自己找师傅修;我考证熬夜,你连句关心都没有......“她的声音突然哽咽,“我要的不是一个会寄钱回家的男人,是能和我一起扛事的丈夫。“
李刚蹲在地上,双手插进头发里:“我在外面也不容易......“
“不容易就可以不管家吗?“她打断他,“你知道男男昨天哭着说啥吗?他说'我是不是没有爸爸'。“
男男从卧室跑出来,看见李刚,眼睛亮了亮又迅速低下头。李刚想抱他,孩子却往王艳丽身后躲。“你看,“她的眼泪掉下来,“孩子都不认识你了。“
傍晚,李刚做了顿饭,红烧肉炖得很烂,是她以前教他的做法。吃饭时,他往她碗里夹肉,手却一直在抖。“再给我次机会,“他的声音发涩,“我不去外地了,就在本地找活干。“
王艳丽没说话,看着男男偷偷往李刚碗里放了块排骨,孩子的眼睛里藏着期待。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桌上的离婚协议书上,纸页被风吹得轻轻晃。
夜里,她听见李刚在客厅打电话,说要辞掉外地的工作。男男睡得很沉,大概是烧退了,小脸上带着笑。她摸了摸床头的会计证,那是她熬了无数个夜晚考下来的,证上的照片里,她笑得很坚定。
第二天早上,离婚协议书还放在桌上,只是被人折了起来。李刚在厨房做早饭,哼着跑调的歌,声音里带着小心翼翼的欢喜。王艳丽看着他忙碌的背影,突然想起母亲说过的话:“日子就像磨盘,得两个人推着才转得动。“
她走到厨房门口,看见李刚把煎好的鸡蛋摆成笑脸的样子。“男男爱吃溏心的,“她轻声说。李刚的手顿了顿,回头冲她笑,眼里有愧疚,也有期待。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王艳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她知道,有些等待该结束了,有些改变该开始了。空了太久的屋子,总得有人添把火,让它重新暖起来。
王艳丽把离婚协议书塞进抽屉时,指腹蹭过纸张边缘的毛边,像摸过自己这几年磨出的茧。窗外的梧桐叶落了满地,去年这个时候,李刚还说要陪她和男男去公园捡叶子做标本,结果那天他又说“临时加班“,手机定位却在城西的酒吧街。
灶台上的粥彻底凉透了,是早上五点起来熬的,小米混着南瓜,熬得糯糯的,是李刚以前最爱喝的。她盯着粥表面结的那层皮,突然想起结婚第三年,她怀男男时孕吐严重,李刚每天凌晨起来熬姜粥,说“喝了能舒服点“。那时的粥总冒着热气,像他眼里的光,烫得人心里发暖。
男男背着书包从房间出来,小眉头皱着:“妈妈,爸爸今天回来吗?“她蹲下来帮儿子理好衣领,看见他校服上的纽扣松了,昨晚她熬到半夜改会计错题,忘了缝。“爸爸忙,“她声音发涩,“晚上妈妈给你缝纽扣。“
送男男去学校的路上,孩子突然说:“同桌的爸爸会给她扎辫子,我的爸爸只会给我钱。“王艳丽的脚步顿了顿,秋风卷着落叶打在腿上,凉得像冰。她想起上个月男男在幼儿园摔破了膝盖,老师打电话让家长去,她正在考场上答最后一道大题,手止不住地抖——李刚的电话永远打不通,微信永远是“稍后回复“。
回到家,她翻出那个红漆算盘,算珠被磨得发亮。这是她从娘家带来的,李刚以前总笑她“老古董“,却在她考证学不会电算化时,笨手笨脚地用算珠给她演示“复式记账“。那时他坐在小马扎上,算珠打得噼啪响,说“我媳妇肯定能考上“。
手机响了,是李刚的母亲,也就是她的婆婆,开口就骂:“你是不是又惹李刚生气了?他在电话里说要离婚!“王艳丽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听筒里传来公公小声劝的声音:“少说两句,先问清楚。“
“妈,“她深吸一口气,“不是他要离,是我。“她把这几年的事一桩桩说出来,从他连续三个月不回家,到男男生病时他在外地应酬,再到上个月她发现他衬衫上的口红印——那些她曾拼命压在心底的委屈,像决堤的水,突然就涌了出来。
挂了电话,她打开衣柜,把李刚的衣服一件件叠好。他的西装挂在最左边,是结婚时买的,现在还很新,大概没穿过几次;那件蓝格子衬衫是她买的生日礼物,袖口磨破了边,他总说“穿着舒服“。叠到那件沾着口红印的白衬衫时,她的手指顿了顿,最终还是把它放进了行李箱。
傍晚,李刚回来了,带着身酒气,手里拎着个名牌包。“给你的,“他把包往沙发上一扔,“别闹了,我知道错了。“王艳丽看着那个亮闪闪的包,突然想起自己念叨了半年的会计继续教育教材,他总说“没用“,却记得给别的女人买限量款口红。
“李刚,“她把离婚协议书推到他面前,上面已经签好了她的名字,“这不是闹脾气。“
他的酒醒了大半,抓起协议书撕得粉碎:“我不同意!我为这个家挣钱容易吗?“
“挣钱就是家吗?“她指着墙上的全家福,照片里的男男才三岁,被李刚举在肩上笑得咯咯响,“你看看男男现在见了你就躲,你知道他昨天画全家福,把爸爸的位置画成了一只小狗吗?“
李刚的脸突然白了。王艳丽看着他,突然觉得很累,像考完最后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