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恩师黄云杰家中回来,夜色已深,但许大茂的脑海里却比正午的太阳还要明亮。
黄老那句“技术是根本,人情世故也是关键能力”的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不散。
他走在回厂宿舍的路上,脚步越来越快,最后几乎是小跑起来。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还是太小家子气了。
改进拖拉机?
优化旋耕机?
那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补救措施。
格局,太小了。
与其在一个个具体的机器上修修补补,为何不从最根本的源头,攻克那个制约了一切的核心难题?
一个念头,如同撕裂夜空的闪电,骤然劈入他的脑海,瞬间照亮了所有迷雾。
一个大胆到近乎狂妄,却又极具前瞻性的构想,在他脑内疯狂成型。
设计一款标准化的“万能动力齿轮箱”!
这个词一出现,就像一团被压抑许久的火焰,轰然引爆,再也无法抑制。
他冲回宿舍,甚至来不及脱下外套,直接扑到书桌前。
“哗啦”一声,一卷崭新的图纸被猛地铺开,压住了桌上所有的杂物。
他要设计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变速器。
这台齿轮箱,必须拥有远超时代的多档位变速功能,能够根据不同需求,输出高低迥异的强大扭矩。
它的动力输入端,必须是标准化的法兰接口,未来无论是对接柴油机、汽油机,甚至是更先进的动力源,都只需更换一个连接件。
它的动力输出端,更要实现模块化。高扭矩输出口,可以驱动拖拉机沉重的履带;高转速输出口,可以带动抽水机和脱粒机飞速旋转;甚至可以分出一个稳定的动力源,外接一个小型发电机,为野外作业提供宝贵的电力。
这已经不是在解决一个农机的问题了。
这是在创造一个平台!
一个能够将国内所有中小型动力机械,全部整合起来的工业平台!
一旦成功,国内农机设备的通用性将实现跨越式提升,生产效率和维护成本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份功绩,其意义远非设计一两种单一设备可以比拟。
这才是真正的工业!
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许大茂的双眼燃烧着灼热的光芒,他抓起铅笔,再也顾不上其他,彻底投入了这场废寝忘食的头脑风暴之中。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时,许大茂才从图纸堆里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
他一夜未眠,但精神却前所未有的亢奋。
在他面前,十几张草图已经勾勒出了“万能齿轮箱”的核心构架。
他没有休息,而是将这份极具革命性的构想,用最严谨的逻辑和最详尽的数据,整理成了一份长达数十页的详细报告。
报告的封面,他用最郑重的字体写下几个大字:《关于构建我国农业机械标准化动力平台的可行性报告》。
他拿着这份沉甸甸的报告,直接敲响了厂长办公室的大门。
马厂长和技术科长,起初还以为是许大茂又有了什么小改小革的点子。
可当他们翻开报告,目光顺着那些文字和草图往下看时,脸上的表情从随意,逐渐转为严肃,再到震惊,最后变成了难以置信的骇然。
“标准化动力平台……”
马厂长喃喃自语,他从这六个字里,嗅到了一股足以改变整个行业格局的巨大气息。
技术科长则被那些精巧的模块化设计草图深深吸引,他扶了扶眼镜,激动地说道:“这……这简直是天才构想!如果能实现,我们厂……不,是整个国家的农机工业,都要迈上一个新台阶!”
许大茂站在他们面前,神情平静而自信。
“厂长,科长,这不是一个产品,这是一个标准。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了未来。”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彻底敲定了马厂长的决心。
“批了!”
他一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嗡嗡作响。
“这个项目,我给你最高权限!人、财、物,你优先调配!轧钢厂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个‘万能齿轮箱’给你搞出来!”
项目当即获批!
接下来的一个月,许大茂几乎是以厂为家。
轧钢厂为他专门开辟了一个独立的办公室和实验室,他将自己的全部心神都沉浸了进去。
他的恩师黄云杰教授,在看到这份构想后,激动得连夜从学校赶来,主动要求加入项目,担任技术总顾问。
技术科里那些原本自视甚高,现在却被许大茂彻底折服的同事们,也纷纷请战,组成了一个精英攻关小组。
白天的车间里,总是能看到他们这群人。
他们穿着油污的工作服,围着各种机床,一遍遍地测量数据,激烈地讨论着齿轮切削的工艺和热处理的方案。
夜晚,项目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亮到深夜,甚至彻夜不熄。
一张张巨大的图纸铺满了每一张桌子,甚至延伸到了地板上。
激烈的争论声,铅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计算器清脆的敲击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奋斗交响乐。
终于,在一个月后的清晨,当最后一张总装图纸绘制完成时,所有人都虚脱般地瘫坐在椅子上,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巨大的喜悦和满足。
一套由上百张精密图纸组成的、完整到近乎完美的“万能动力齿轮箱”设计方案,正式宣告完成。
当许大茂将这厚厚一摞,凝聚了所有人智慧与心血的图纸,郑重地提交给技术科长时,他能感受到图纸那滚烫的温度。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解决问题的工程师了。
他正在向一个更高层面的,为整个行业“制定标准”的开拓者,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这,才是他真正想走的路。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