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从水浒开始,重塑汉唐江山 > 第3章 王伦假意纳强宾
换源:


       王伦思忖已定,假意抚掌大笑:“妙哉!原来狄壮士乃天降神兵,救我兄弟于水火!王伦代梁山上下,拜谢大恩!”

说罢,躬身一揖到底。

狄朗还礼:“寨主言重了。”

王伦一看,心中更是打定了将其送出山寨的想法。

当下起身设宴,款待狄朗。

【王伦。】

【武力:60(普通人水准)】

【智谋;55】

【统率;60】

【宋万】

【武力:75】

【智谋:50】

【统率:55】

“怪不得你们仨能把日子过下去呢。”

却说狄朗自见到王伦,便一直多加关注其神色举止。

果然,听到杜迁将之前的场景描述一遍,那王伦的脸色实在是精彩,让内娱自愧弗如。

心中更是确定了,这厮要赶自己下山,不过小爷既然上了山,可就由不得你了。

果不其然,酒过三巡,只听王伦话头一转:“壮士恩德,山寨铭感五内!只是……”

他环视厅中,叹口气,“山寨草创,地瘠民贫,屋舍粗陋,仓廪空虚……”

“昨夜又折了许多兄弟,抚恤安葬,百事待举。壮士乃当世豪杰,必有鹏程万里。我这小小水洼,实恐误了壮士前程。”

杜迁闻言急道:“哥哥!狄兄弟为救我等,已杀了官军,天下难容!且一身武艺山寨无人能敌,正该……”

王伦摆手止住,对狄朗挤出几分“恳切”。

“壮士休怪王伦薄情。非是不念大恩,实乃山寨规矩,新上山的兄弟,须有头领作保,更要纳一‘投名状’表其心志。”

“壮士虽有大功,然骤然入伙,恐难服众心。”

“不若……权且在寨中歇马一宿,待明早,王伦备些金银相赠,亲送壮士下山,另觅安身立命之处?以壮士身手,何愁功名富贵?”

一番言语,绵里藏针,面上是“规矩”、“难服众”,暗里只“送客”二字。

狄朗心中大怒,“投名状?投你妈个头?都杀了官军了,还不够?难怪只有60智谋呢,这脑子,啧啧……”

当下起身抱拳,茶里茶气地道:“狄某只道梁山泊义字当先,不想却有如此规矩。既如此,是狄某唐突了,狄某这就下山,免得坏了各位义气。”

又转过头对着杜迁说道:“杜大哥,非是小弟有意要拂大哥面子,实则另有变数,小弟这就下山,您万万不要拦我。若来官军,凭小弟这口刀,若还有一口气在,绝不叫一个鸟官军上的了山。”

“只是辛苦哥哥,每逢清明、中元在小弟坟头上柱香,便足感哥哥大恩。”

王伦都懵了,他一个落魄秀才秀才,连东京城都没去过,何曾听过这等绿茶言语?

“兄弟说的哪里话?”杜迁瞬间红温,脚趾就差将鞋底扣烂,急忙站起身,一个趔趄,却不慎带动伤口,复有鲜血渗出,但哪里管得了这些。

“是俺邀你上山,若山寨留你不得,杜迁愿随你而去!”

说着,快步走到狄朗身边顾不得肩上血,推金山倒玉柱般跪倒在地,嘶声道:

“哥哥,非是杜迁不忠,实在是狄朗兄弟为救杜迁,杀了官军,那寿张县必定画图追拿,又叫狄兄弟往何处藏身?”

“杜迁虽本事低微,但也懂得知恩图报,狄兄弟为救俺们数十条性命,已与官府结下血海深仇,哥哥若执意他下山,岂不让天下好汉笑我梁山泊忘恩负义?”

王伦却还想挣扎:

“赵奎乃寿张县都头,壮士杀他恁多手下,又险些斩了他,此仇不共戴天!他逃回县衙,岂肯甘休?”

“少则三日,多则五日,必引大军围山!想我梁山泊,不过弹丸之地,喽啰不满两百,屋舍不过数间,如何抵挡官府雷霆之怒?”

他环视杜迁及众喽啰惨状,长叹一声:“昨夜一场血战,弟兄们死伤枕藉,元气大伤。”

“此刻莫说迎敌,便是自保,也恐力有未逮啊!”

杜迁豁然站起身,“不消哥哥多言,杀赵奎手下,杜某也有份,若是哥哥担忧赵奎报复,杜某更应自行下山,与赵奎死战,不管山寨的事。”

狄朗目光扫过宋万和堂下众喽啰,觉得火候还不够,当下道:

“杜大哥切莫因小弟坏了兄弟义气,是小弟来的唐突了,只有一事,哥哥谨记,万万莫再随意邀人上山,更莫再下山借粮,以免坏了梁山名声不说,又招惹到官军。”

王伦心中大骂:“再没人上山,没人下山借粮,我梁山众人难道要吃糠咽菜不成,那还上的甚么山,做的甚么土匪?”

但在杜迁和喽啰的耳朵里却是另外一种想法,多好的兄弟啊,处处为我等着想。

听者动容,闻者落泪。

堂下一个小头目壮着胆子,向王伦道:“寨主,狄兄弟也对我有恩,若不是他,我陈大膀的脑袋早就挂在寿张县城门口了,现在要狄兄弟下山,岂不是把他往火坑里推吗?”

“就是,若是狄兄弟就这样下了山,杜头领又受了伤,官军来了,哪个能挡?”

“对,狄兄弟留下来,由他领着我们,面对官军才能有胜算!”

“……”

梁上军也不过是些底层百姓,何曾撵着官军追着杀,今夜虽损失惨重,但撵着官军满山跑的感觉谁懂啊?

狄朗看着堂下群情激奋,心中暗道:“小样,你拿什么跟我斗?真当我九年教育的漏网之鱼啊?我最多是脱掉长衫的孔乙己。”

但还是急急抱拳,“狄某谢过众兄弟,只是切莫再提救命之事,顺手之事,不足挂齿!”

宋万坐在上边看着这一切,(OS):“……我不是人吗?怎么没有人问问我的意见?我到底是不是人?”

“不管了,戏是自己抢的。”

亦抢上前来,抱拳道:“哥哥明鉴!杜迁哥哥与众兄弟所言,句句在理!狄壮士刀锋染了官军血,还要什么投名状?”

“此刻赶他下山,不仅寒了恩人之心,冷了众兄弟肝胆,更显我梁山泊惧怕那鸟官府,日后还有何面目在绿林道上立足?”

“况且狄壮士这般身手,正是山寨急需。”

这番话软中带硬,王伦被这两兄弟生生堵住了话头。

偷眼觑那厅下众喽啰,虽被官军威势唬得面有菜色,然看向狄朗眼中无不流露敬服、感激与不忍。

王伦何等精明?

深知此刻若强行驱赶,非但杜迁、宋万立时离心,便是这群喽啰也必生怨怼,自己这寨主怕是要做到头了!

然留下狄朗,又似骨鲠在喉,芒刺在背。

他心思急转,苦于暂无他法,终是长叹一声,做出“从谏如流”之态。

假意叹道:“杜迁兄弟、宋万兄弟,何至于此,折煞王伦了!”

急搀起杜迁,又向狄朗拱手。

“狄壮士!非是王伦不念大恩,实是忧心山寨存亡,乱了方寸!杜迁、宋万二位兄弟以性命和义理相谏,王伦……岂是铁石心肠?”

“壮士对我梁山有再造之恩,又为我等担了这天大干系!从今日起,壮士便是我梁山泊的恩人、贵客!暂且安顿下来,共商御敌大计!”

这话明里热络,却只字不提“入伙”二字,只说“恩人、贵客”。

更强调“共商御敌”,恐只把狄朗当作客将。

那杜迁是个直性汉子,哪知其中机关?

闻言大喜,挣起身来扯住狄朗手臂:“兄弟且安心住下!”

狄朗将王伦眼底那抹深藏的忌惮与算计看得分明,真当我是好惹的?

狄朗当即对着杜迁抱拳:“杜迁大哥,非是小弟不给哥哥面子,实在是不愿意看着梁上兄弟心有嫌隙,让哥哥难做,狄某这就告辞,哥哥保重。”

说罢,转身便走。

杜迁急忙道:“兄弟这是说的甚么话,王头领已经答应,你且留下咱们兄弟大碗吃酒、大秤分金岂不痛快?”

宋万也连连劝阻。

几人正说间,忽有喽啰来报,说山下朱贵并一个好汉上得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