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截胡人妻开始走上巅峰 > 第1章重生60年代
换源:


       第1章

李国明背着沉甸甸的行囊,踩着乡间泥泞的小路,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昨日,村里的大喇叭广播了一则消息——他下乡的期限已满,可以回城了!

作为一名赤脚医生,他在四乡八村行医数年,凭借高明的医术和一颗热心肠,免费为村民看病,早已赢得口碑。

村民们感激他的付出,纷纷送来土特产:红薯、土豆、腊排骨、腊肉,堆满了他的小屋。

村长更是豪爽,硬塞给他两只老母鸡和一只肥硕的大鹅,嘴里还念叨着:“国明啊,你是咱们村的恩人,回城了可别忘了咱们!”

李国明连夜收拾行李,土特产装了满满几大包,沉得他肩膀酸痛,却也心头暖洋洋。

清晨,他告别了依依不舍的村民,踏上了回城的路。

乡下的车站简陋得很,只有几块木板搭成的候车棚,风一吹就吱吱作响。

他费了好大劲儿才把行李搬上火车,多亏了乘务员的帮忙,才顺利挤进车厢。

车厢里人声鼎沸,带着浓重的乡音,有人抱着孩子,有人提着竹篮,空气中混杂着汗味和淡淡的烟草味。

火车晃晃悠悠地开动,窗外是连绵的田野和远处的山峦,李国明靠在硬邦邦的座椅上,脑海里却已飞到了繁华的首都。

六十年代的首都,虽不及几十年后的高楼林立,却已是国内最发达的地方。

火车到站时,天色已近黄昏,站外的街道熙熙攘攘,人群川流不息。

几辆破旧的公共汽车停在路边,挤满了归家的乘客,车门被挤得吱吱作响,迟迟才发动。

自行车在街上并不多见,偶尔有几个年轻人骑着“永久”

或“凤凰”

牌的自行车飞驰而过,引来路人艳羡的目光——能拥有一辆自行车的家庭,在这年代已算得上小康之家。

大街上,墙壁上贴满了激励人心的标语和大字报,“抓革命,促生产”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字里行间透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激情。

路人的脸上大多带着笑意,对未来充满希望,仿佛每个人都相信明天会更好。

李国明拎着大包小包,费力地挤下公共汽车,朝崇文门外的居民区走去。

这里多是前清时期遗留的四合院,胡同纵横交错,宛如迷宫。

他虽是第一次踏足此地,却因融合了原主的记忆,对这片区域并不陌生。

他知道,自己的家就在其中一座四合院里。

胡同里,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青砖灰瓦的院墙上爬满了岁月的痕迹,路边几个孩童正蹲在地上玩石子儿,笑声清脆。

见到李国明这个陌生面孔,他们抬起头,好奇地打量着他,有的还腼腆地笑了笑,挥挥手。

正是晚饭时间,胡同里飘来阵阵饭菜香,妇人们站在自家门口,扯着嗓子喊孩子回家吃饭,声音在狭窄的巷子里回荡。

李国明深吸一口气,加快了脚步。

拐过一个胡同,他终于停在一座熟悉又陌生的大门前。

熟悉,是因为他在前世的影视剧中无数次见过这座四合院;陌生,则是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亲身站在这里。

他的心猛地一沉,意识到自己竟然穿越到了《禽满四合院》的世界!

一想到院子里住着的那些“禽兽”

——虚伪的易中海、势利的刘海中、抠门的闫埠贵,还有恶毒的贾张氏,他胃里就一阵翻腾。

跟这些人同住一个院子,简直让人浑身不自在。

可他也清楚,在这个年代,能在首都有一处容身之地已属不易。

没有金手指,没有背景,他一个刚回城的年轻人,又能去哪儿呢?

李国明站在门口,目光扫过斑驳的门框,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原主记忆中的画面。

原主的父母早逝,留下的房子就在这四合院里,可他下乡这些年,房子一直空着。

院里那些人,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贾张氏和易中海,怕是早就盯着他家的房子打主意了。

他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几分冷意:“要是有人敢算计我的房子,我非让他们付出代价不可!”

他深知这个院子里的人心险恶,个个都披着道德的外衣,却干着自私自利的事。

若不小心应对,自己怕是要被啃得连骨头都不剩。

就在他提着行李,准备推开大门的那一刻,脑海中突然响起一声清脆的提示音:“叮!最强垂钓诸天系统激活,绑定成功!”

李国明愣住了,紧接着一股狂喜涌上心头。

他原本以为自己只是普通穿越,注定要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苦苦挣扎,可这突如其来的系统,让他看到了翻身的机会!

他强压住激动,低声喃喃:“重活一世,我绝不会再碌碌无为!”

系统似乎感应到了他的情绪,再次传来提示:“恭喜宿主获得新手大礼包一份,是否立即打开?”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