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年代:从四合院开始的种子大师 > 第二十二章:结婚下
换源:


       姜维下车,然后背着柳如絮下车。

“新郎新娘到。”阎埠贵朝着里边喊了一句。

“姜叔叔,给糖,不然不让过。”

“姜哥,给糖。”

大门口背一群小孩拦了下来。

姜维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一把大白兔,分给拦路的孩子。

几个孩子看到大白兔,满意的让开了路。

姜维把柳如絮背到大院才放下。

“新郎,新娘,到最前边来。”郝教授朝着众人道。

“郝教授,不是让三大爷当司仪吗?”姜维愣了愣,走到郝教授旁边,小声问道。

“小阎在接待人,还有几个没来,就让我来当司仪了,放心,当司仪我熟。”郝教授笑着道。

姜维看了一眼下边来的客人,有七八个女性凑成一桌,互相闲聊,不过姜维一个都不认识。

“马校长他们没来?”姜维看了一眼,没有发现马校长等人。

“没来,家属来的,都在那桌,你结婚来,领导来的太多,会被人注意的。”郝教授小声说道。

听到这话,姜维明白了,为了自己的安全。

自己研究的那些东西,一旦曝光了,会有无数的特务来刺杀。

而且不只是光头,世界各国都会出手,要么绑走,要么杀掉,没有第三种选择。

“好了,准备,咱们开始仪式。”郝教授笑着道。

“新郎,新娘,对最高领袖三鞠躬,牢记使命,努力建设新家园。”郝教授大声喊道。

姜维和柳如絮跟着司仪的声音,对着门口上挂着的,最高领袖画像三鞠躬。

“家长我来吧,替你父母做个见证。”一个六十多岁,留着山羊胡子,身体异常健壮的老者走了出来。

姜维一眼就认出来,这是给自己来送牌匾的周继业。

“周爷。”姜维看到来人,赶忙叫了一声。

“小维,有四五年不见了,结婚也不请我,我就自己过来了。”周继业过来拍了拍姜维的肩膀。

然后找了一把椅子,坐在了领袖照片的旁边。

“对,家长,三鞠躬,团结友爱,同心戮力,共赴幸福美好新生活。”郝教授看到有人当家长了,姜维也没有意见,继续喊道。

“敬茶。”旁边有个穿着中山装的青年,递过来两杯茶。

姜维打量了一眼,就认了出来,是周继业的警卫员。

“周爷喝茶。”姜维敬茶。

“周爷喝茶。”柳如絮敬茶。

“唉,好,这个拿着。”周继业喝过茶之后,递给柳如絮一个红包。

“新郎新娘三鞠躬,夫妻和谐,生活幸福,走上康庄大道。”郝教授继续喊道。

“礼毕,祝我们的两位新人,身体健康,生活美满,和和睦睦,白首不相离,鼓掌。”

“啪啪啪……”

大院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就在大院举行仪式的时候,易中海家里,易中海一脸怒气的坐在炕上。

“这姜维太过分了,我好歹也是大院的一大爷,结婚不请我。”易中海怒气冲冲的说道。

“当家的,估计是上次房子的事情,让小姜记恨上了。”一大妈一边擦柜子,一边说道。

“得找个机会治治他,不然我在大院里,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喝下一缸子水,易中海平复了心里的怒火,开始思考起来。

姜维是个老师,而且是顶级大学的老师,还真不好对付。

上次的举报,因为是不实举报,被叫到派出所,训斥了半小时。

一想到这里,易中海就心情不好。

易中海家的对面,贾张氏嘴里一刻不停地咒骂着。

“怎么不噎死那个短命鬼……”

“妈,你别说了,吃饭。”贾东旭嗅着空气传来的饭菜的香气,吃着窝窝头。

上次自己的老娘得罪了姜维,还能指望姜维请他吃饭。

闻着饭菜的香味,不由的羡慕起了其他住户。

姜维结婚都没收份子钱,大家出力就行。

等于免费吃一顿好的。

姜维敬了一圈酒,把不认识的人都认识了一下。

姜维没想到,除了马校长儿媳外,李部长的夫人也来了。

还有张瑞山的夫人。

吃喝到一点半,众人纷纷离开,大院就一群妇女在忙碌着洗完,收拾桌子。

“今天给你当家长的那个周爷是干嘛的?”郝教授喝着茶,朝着醒酒的姜维问道。

“我也不知道,军方的人,中将军衔,可能是我父母的上司。”姜维摇了摇头。

姜维对周继业的了解没有多少。

不过姜维的工作是周继业给解决的。

“或许马校长知道。”姜维想了想补充了一句。

“那就不打听了,小姜,你这房子找谁装修的,这家具没少花钱吧。”郝教授看着沙发的纹理,笑着问道。

“没少花钱,装修加家具,差不多三千,我们街道办的孔师傅给装修的。”姜维不在意道。

“从房子,到装修,到家具,全是我自己设计的。”姜维笑道。

“没想到小姜,你居然有这才能,厉害啊爷们。”郝教授竖起大拇指。

“对了,你那发光二极管上市了,杨厂长让马校长给你的。”郝教授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姜维。

“给我的?什么东西?”姜维接过来,打开看了一下,里边塞了两沓子钱,还有一封信。

姜维打开看了一下,上边是一封感谢信,感谢姜维的发明,里边的钱则是杨厂长给发明人的奖金。

“那个LED灯赚大钱了?”姜维朝着郝教授问道。

“听说有个鹰酱商人,订购了一百万个,一个一美刀,而且听说后续会不断地订购。”郝教授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说了一下。

听到这个,姜维露出了明了的表情。

这个年代电灯泡的价格也挺高的,一个灯泡两块五。

差不多就相当于1美刀的价格。

不过led灯的成本,如果大规模生产,一个一毛钱的成本都不到。

最关键的是,这个年代的灯泡不省电,而且亮度也不高。

不像led灯,亮度高,省电,功率小。

“媳妇,收着。”姜维把钱递给了柳如絮。

柳如絮接过钱,不知道该往那放。

“好了,老头子我就不打扰你们小两口了。”郝教授站起来道。

“我送你。”

……

是夜,忙碌了一天,大院里终于只剩下姜维和柳如絮两人了。

院门一关,也没人过来打扰了。

俗话说的好,春宵一刻值千金。

天色暗了下来,卧室里传来了花腔女高音高亢的声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