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站那儿,不说话,低头磨了几秒,才慢腾腾开口:“我今儿过来,是想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李卫东捧着搪瓷缸子没吭声。
“你这阵子,的确干出点动静,老王下去了,厂务也动了,咱整个四合院都知道你现在在厂里有势。可是卫东啊,有势的讲法子,不能光拿硬的。”
李卫东搁下水杯:“你就说你到底想干嘛吧,别整这些没用的。”
“我说直的——我外甥,前些年在郊区那边仓库干过,现在搁在外仓当个记录员,也不是什么大职务,我就想,你要是能走一走人事,让他调回来,在厂里有口饭吃就行。”
李卫东抬了下下巴:“你外甥叫啥?”
“易占元。”
“仓库哪儿的?”
“南郊原料站,三组。”
李卫东没说话,心里翻了个账,这人他前两天刚听说过,厂里报上来的审查材料里,三组那个记录员就有问题,名义上仓库账上两百吨原料压了半年,但每月的磅单只减两吨,减的都是‘废料耗损’,一个季度下去,账上对不上,装傻的不少。
“行,我记下了。”李卫东把缸子提回屋,“不过我不保证。”
易中海还想说话,门就关上了。
李卫东转身拎起小马扎,在炕边摊开本子,把“易占元”三个字写进了角落边上。
第二天一早,他进厂报到的时候,张老头拦着他递了个小纸条:“昨天下午市检查小组的人下到厂务去了,听说是清理去年几个厂的外仓账,咱红星厂也在名单上。”
李卫东扫了一眼,问:“哪儿的仓库?”
“南郊那处。”
李卫东心里冷笑,这不是巧了么,还真就是易中海他外甥当记录的那的儿。
中午厂务科那边贴了个通知,说是小会议室临时召集清账小组成立会,采购、仓储、运输各出一人,另外要保卫科派人配合监督。
那意思是清账的硬刚了。
张老头说:“这活你不躲不行,厂长估计就等你出手。”
李卫东没说什么,转身去了小会议室。
屋里人坐了一半,厂长没到,副厂长周济民坐在主位,拿着个文件夹正点名。
“采购科——李卫东。”
李卫东应了声:“到。”
“仓库——赵成斌。”
“运输——老宋。”
老宋坐角落里抿着烟头,听见点了名才抬头:“我?”
“你来,你开的多,心里清楚货哪批装的有问题。”周副厂长把话撂下,“这次清的是郊外原料仓,去年有三批货进账没出库,文件上写的是‘季末封存’,但账目没打清。检查组要结果,咱红星不能出岔子。”
他抬起头,“本周三之前你们三人必须带着清查结果回来。”
李卫东听见这话,心里有数,这不就是一场下马威么?非的逼着人去揭自己人旧账,那不揭就当没尽责,揭了,老同事全的反。
出了会议室,老宋撵上来,低声道:“卫东,这活你想挑明了干,我跟你。不想惹麻烦,你也说一声,咱糊个报告就回去。”
“你说那三批货,是谁签的进仓?”李卫东问。
“仓库记录员是易占元,外头送货的是原料调拨三组那边的杨三海。”
“杨三海在厂里么?”
“早辞了,前两个月走的。”
李卫东点了点头:“行,走,下午我跟你下趟郊外。”
厂南门口那辆老解放车晃晃悠悠的出了厂区,一路往南走。
老宋一边开车一边嘀咕:“你还真敢去看,这郊外仓库,前几年死过人。”
“怎么死的?”
“夜里翻料的时候塌棚子了,一老头被压死,后头就没人敢住那儿。”
李卫东“嗯”了声:“反正我又不是住。”
车开到郊外的时候天快黑了。
那片仓库围着的是一排土砖墙,门口看仓的小屋是歪的,半扇窗用木板钉着,墙角下窝着两只破布口袋。
老宋刚把车停下,一个人从屋里出来,拿着烟头,斜着身子走过来。
“干嘛的?”
“厂里清账的。”老宋说,“这是李卫东,采购。”
那人一听“李卫东”三个字,愣了半秒,才转身开门:“进来吧。”
仓库里堆着一排排编织袋,边角还有几个锈桶,上头盖着破油布,李卫东没动,先问:“记录本呢?”
“啥记录本?”那人装傻。
“去年年底三批货,封存单你不记的了?”
“我就是管看门的,帐谁记我不知道。”
李卫东抬手一指:“你不叫易占元?”
“你……你认识我?”那人一愣。
“你姨是易中海,我家住对门。”李卫东冷冷说,“别装傻。你知道这次检查要查你账,现在想把自己摘干净?”
“那不是我一个人搞的,我哪儿有那个胆子,我就是记个账!”
“那你把原来的账本拿出来。”
“那玩意儿……掉水里了。”
李卫东转身看了眼老宋:“你信不?”
老宋一撇嘴:“这话能信,我回去直接辞职。”
李卫东没多说,转头往那堆编织袋走去,蹲下身掀开一层,低头一瞧,袋子装的是次级粉料,按理说是废铁下脚料,可颜色和成色看着像掺了普通沙子。
他伸手抓了一把,一搓,沙子都冒出来了。
“原料掺沙?”
老宋也蹲下看了看:“这不是你们采购批的吗?”
李卫东冷笑:“我接采购才两个月,这单子是去年十月的。”
他抬头看着易占元:“你知道这掺沙的后果么?红星厂真把这堆玩意炼了出来,不光材料废,炉子爆了你赔不赔?”
易占元脸都白了:“我……我真不是主意大的,我就是听调拨那边说封存就行了,签个单子、压仓完事……”
“你有没有收东西?”
“什么东西?”
“回扣、票子、吃食、粮票。”
“……”
“你再说不是你一个人搞的,那谁?谁指的你干的?”
易占元闭嘴了。
李卫东站起身,转身出了仓库,掏出本子就在厂记录单上抄了三个名字:易占元、杨三海、调拨三组副组长刘根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