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朱允炆淡淡地瞥了他一眼,语气平静得可怕,“朕的东西,朕心里有数。”
他随手将手中的铁疙瘩抛给苏九:
“装药。”
苏九还想再劝,可一对上皇帝那双冰冷却笃定从容的眸子,所有话都堵死在了喉咙里。
他只能颤抖着手,麻利地填装火药、安好引信,再恭恭敬敬地递了回去。
朱允炆掂了掂分量,信步走到护城河边,目光锁定在对岸一块修城墙时,废弃的一人高的巨石上。
“就它了。”
他挥手让所有人退到百步开外,随即亲自点燃了引信。
“嗤——”
火星四溅,引信烧得飞快!
朱允炆却连眼睛都没眨一下,算准时机,手臂肌肉猛然虬结,抡圆了胳膊,将那颗冒着青烟的铁疙瘩,狠狠掷了出去!
掌心雷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精准地落在巨石脚下。
所有人无论文武,全都屏住了呼吸,死死盯着那个不起眼的小黑点。
下一秒。
“轰——!!!!”
一声巨响当头炸响!
恐怖的冲击波隔着河面扑面而来,震得众人脚下发麻,耳膜嗡嗡刺痛。
滚滚烟尘中,碎石四射!
待烟尘稍散,所有人齐刷刷倒吸一口凉气。
对岸的巨石,竟被硬生生从中间炸出一个巨大的豁口,无数裂纹爬满石身。
力能崩石,何其恐怖!
“好,好一个神物!”徐辉祖双眼爆发出骇人精光,拳头捏得咯咯作响,激动得满脸通红。
“有此神器,还怕他娘的燕王铁骑!”
朱允炆也很满意,他转过身,迎上身后那一张张被彻底惊呆的脸。
“景清。”
“臣在!”
“把抄家所得金银,取一半来!”朱允炆的声音传遍工坊,“现在立刻,分给所有工匠,每人,再加五十两!”
工匠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狂喜欢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谢陛下隆恩!”
本来许诺的百两赏银已是天恩,如今又凭空多了五十两,还是马上兑现!
这一下,所有人都疯了,一个个激动得脸红脖子粗,感觉浑身的血都在燃烧,有使不完的牛劲!
朱允炆看着他们狂热的眼神,知道,火候到了。
他走到苏九面前,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苏九,一千一百枚已是你们的极限。”
“但朕……”他顿了顿,伸出两根手指,“还要再加个码。”
“两千枚!”
“朕要两千枚掌心雷,只要你们能造出来,工部侍郎之外,朕再封你一个爵位,其他人赏赐翻倍!”
“封爵?!”
苏九的呼吸瞬间停滞了。
这对一个工匠而言,是连做梦都不敢想的无上荣光!
巨大的诱惑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他脑中疯狂冲撞,最终,那股被皇帝亲手点燃的血性,彻底压倒了一切!
“陛下……”苏九牙关紧咬,几乎咬出血来,双膝一软,重重跪地嘶吼道:
“臣不敢保证!”
“但臣拿命保证,从此刻起,我十三冶铁所的熔炉,到燕王兵临城下那天,绝不熄火,我们所有人不眠不休,就是用命,也要给您把这两千枚拼出来!”
“好!”
朱允炆满意地点头,亲手将他扶起,再未多言,转身离去。
金川门地形狭窄,两千枚掌心雷,足够他给朱棣准备一场史无前例的盛大欢迎仪式。
朱允炆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残忍的弧度。
朱棣,想进南京城?
可以。
朕,亲自给你开门。
就怕你,有命进,没命待!
皇宫里,叮叮当当的拆迁声响了一天一夜。
徐辉祖站在一片狼藉的宫殿废墟前,灰头土脸,眼神却彻底变了。
起初,他是被逼无奈。
可当他亲眼看着那些威严华美的亭台楼阁,在自己一声令下轰然倒塌,变成守城的滚木礌石时,心底的恐惧,竟被一种病态的快感所取代。
一个念头在他心里疯长:反正是死罪,还怕个鸟,与其将来被清算砍头,不如就跟着这位疯子皇帝,轰轰烈烈干一场大的!
赢了,老子就是再造大明的定国功臣!
输了,脑袋掉了碗大个疤!
想通了这一点,徐辉祖只觉浑身通透,豪气干云!
他抹了把脸上的汗,对着手下将士大手一挥。
“走!皇宫拆完了,去下一家!”
将士们一愣:“将军,去哪家?”
徐辉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朝着城中一指。
“去我家!”
“魏国公府,除了老子睡觉那间房,其他的全给老子拆了!”
此令一出,所有士兵都傻眼了。
拆自己家?
这位魏国公,也跟着陛下一起疯了!
而此时,朱允炆的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再度响起。
【叮!宿主颠覆性行为引发朝野震动,凝聚死战之心,获得暴君点数1500点。】
【当前暴君点数:1650点。】
不错。
朱允炆立于城楼,俯瞰着整座南京城。
此刻的南京。
城墙上堆满了滚木礌石,工坊的炉火映红了半边天,守城军士气高昂,人人眼中都带着一股不成功便成仁的狠劲。
天罗地网,已布下。
就等那条燕龙,自己钻进来了。
与此同时,南京城外五十里。
燕王朱棣的大军,滚滚而来。
“二哥,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啊?”燕王三子朱高燧骑在马上,一脸轻松,满眼不屑。
“咱们这一路,连个像样的抵抗都没遇上,那些守军一听我燕王大旗,跑得比兔子还快,这南京城,我看也就是动动手指头的事儿。”
旁边的二哥朱高煦,虎背熊腰,闻言哈哈大笑:“可不是嘛,早知建文那侄儿手下全是群软脚虾,爹当年还犹豫个屁,早他娘的反了,等进了南京,我非得去那龙椅上坐坐不可!”
“闭嘴!”
一声雷霆般的低喝,炸在两人耳边。
朱棣骑着乌骓马,不知何时已来到他们身边,面无表情。
“爹……”朱高煦瞬间就蔫了。
朱棣的目光越过他们,投向远处模糊的南京城轮廓,面色凝重如铁。
“大明,从不缺忠君报国的死士。”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这一路,太顺了……顺得让我心里发慌。”
他勒住马缰,最后一次警告道:
“传令全军,打起十二分精神,越是到最后,越不能掉以轻心!”
说完他一夹马腹,独自策马前行,留给众人一个孤高而凝重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