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暴君朱允文,开局召唤铁浮屠 > 第十七章 文有勤王檄文,武有微型大炮
换源:


       方孝孺不愧是当世大儒,文坛喷神。

他站在案前,连草稿都不用打,提笔就干。

帐内寂静无声,只有纸张轻轻翻动的沙沙声。

朱允炆在旁看着,只见方孝孺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奋笔疾书,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凝聚在了笔尖。

不到半个时辰,一篇文采飞扬、杀气腾腾的勤王檄文,一气呵成。

“陛下,臣,幸不辱命!”

方孝孺双手捧着墨迹未干的檄文,恭敬呈上。

朱允炆接过来,只扫了一眼,眼角就忍不住抽了抽。

我滴个乖乖……这骂得也太狠了!

整篇檄文,引经据典,辞藻华丽,愣是把朱棣从头发丝骂到了脚指甲,祖宗十八代都快问候遍了。

什么名为皇叔,实为国贼、包藏祸心,觊觎神器、残害忠良,荼毒百姓……

各种黑锅、脏帽子一顶顶往上扣,简直把朱棣骂成了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畜生,连狗都比他像个人。

朱允炆心里直咂舌。

怪不得前世朱棣宁可背负千古骂名,也要诛他十族。

就这骂街的水平,放谁身上谁也顶不住啊!

不过……

朱允炆的嘴角,却勾起一抹极度满意的弧度。

骂得好,骂得越狠,朕越开心!

这篇檄文,骂的不是朱棣一个人,而是天下所有潜在的野心家!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要把朱棣死死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好!”朱允炆看着方孝孺,赞赏之情溢于言表,“方学士此文,可抵十万雄兵!”

他当即下旨:

“传旨,加封方孝孺为国子监祭酒,晋文渊阁大学士,官居一品,入阁参政!”

“轰!”

方孝孺浑身一震,激动得老泪纵横。

他追求的不是高官厚禄,而是明君的认可,是施展抱负的机会!

“臣……叩谢陛下天恩!”他重重叩首,声已哽咽。

“平身。”

朱允炆小心翼翼地卷起檄文,递给一旁的景清。

“景清!”

“臣在!”

“立刻将此檄文抄写百份,用最好的死士,八百里加急,送达各地藩王和总兵手中!”

朱允炆眼神陡然变得锐利如刀。

“朕倒要看看,这满朝文武,天下藩王,究竟有多少人还认朕这个大明天子!”

“朕更想看看,他们接到这封檄文,会是什么反应!”

这封檄文,就是一颗炸雷!

他要的就是把大明这潭水,彻底炸开!

景清领命,整个人带着人火速离去。

朱允炆也没闲着,他心里还惦记着那件大杀器——红夷大炮!

他换上便服,带着几名亲卫,直奔护城河边的十三冶铁所。

人还没到,震耳欲聋的锤打声和水力锻锤的轰鸣声便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灼热的铁腥味。

“参见陛下!”

工坊总管苏九带着一群满身油污的工匠,呼啦啦就要下跪。

“免了!”朱允炆大步流星地走进去,直接一挥手,“都什么时候了,不搞这些虚礼,苏师傅,东西怎么样了?”

一听这话,苏九的脸上顿时露出既兴奋又惭愧的复杂神色。

他对着身后的徒弟们使了个眼色,四个膀大腰圆的工匠立马嘿咻嘿咻地抬着一个大家伙走了过来。

那是一门炮。

一门通体黝黑,却比图纸上的红夷大炮小了好几圈的迷你版大炮。

苏九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陛下,您要的那种完整版红夷大炮,工艺实在太复杂了,炮管要一体浇筑,对铁水的纯度和熔炉得温度要求极高,我们试了好几次都炸膛了……”

他指着眼前这门小炮,语气一转:“不过,在试验中,我们倒是摸索出了门道,造出了几门这种微缩版的。

威力嘛大概只有完整版的一半左右,臣觉得这东西拿不出手,就没敢跟您汇报。”

朱允炆的眼睛,唰地一下就亮了!

完整版的一半?!

开什么玩笑,那威力也足以碾压这个时代所有火器了!

这简直是天降惊喜啊!

“拿不出手?”朱允炆走上前,轻轻摩挲着那冰冷而光滑的炮身。

“苏师傅,你这哪里是拿不出手,你这是给朕送来了一份天大的贺礼!”

他盯着苏九,眼神里满是炽热的赞赏。

“试射过吗?”

“回陛下,试过一次!”

“好!”朱允炆当机立断,“现在立刻,再给朕演示一次!”

工匠们手脚麻利地将迷你大炮推到河边试射场,装填弹药,调整角度。

“开炮!”

随着苏九一声令下,引信被点燃。

“轰——!!!”

一声远比掌心雷沉闷,却更具穿透力的巨响炸开!

一枚漆黑的实心铁弹丸,瞬间跨越数百步的距离,狠狠砸在对岸用巨石和夯土垒成的靶墙上!

“轰隆!”

坚固厚实的靶墙,瞬间爆开一个恐怖的缺口,碎石漫天飞溅!

朱允炆看得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这威力还管它叫什么掌心雷?那玩意儿在这大家伙面前,就是个弟中之弟!

他心里瞬间有了底。

虽然只是微缩版,但用来对付朱棣的攻城部队,足够了!

只要把这几门炮往城头一架,朱棣的云梯、冲车,来多少,朕就给你轰碎多少!

“好,太好了!”朱允炆兴奋地大笑,重重拍着苏九的肩膀,“苏师傅,你立大功了!”

与此同时,燕军大营。

上万封由黑衣宰相姚广孝亲自操刀的劝降信,已经连夜抄写完毕,卷成小卷,绑在箭矢末端。

朱棣站在堆积如山的箭矢前,面沉如水。

他叫来自己的三儿子,朱高燧。

“高燧。”

“孩儿在。”

“带一千弓箭手,趁夜,把这些东西,全都给寡人射进南京城!”朱棣指着那些劝降箭,语气冰冷。

“记住射得散一些,城东、城南、城西、城北,每个角落都不能放过!”

“孩儿明白!”

“另外,”朱棣的目光扫过森然的大营,声音陡然拔高,“传寡人将令!”

“全军备战!”

“明日一早,总攻开始!”

“是!”朱高燧和一旁的朱高煦齐声领命。

兄弟二人离去后,朱棣独自一人,立于帐前,遥望着夜色中那座沉默的巨城。

他知道,姚广孝的攻心计或许能动摇人心。

但他更清楚,皇位从来不是靠嘴皮子说来的。

最终,靠的还是这个。

他缓缓握紧了腰间天子剑的剑柄,感受着那冰冷而坚实的触感。

靠的是真刀真枪,铁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