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投机者 > 第5章 近乡情怯
换源:


       许海要回月港认祖,必定经过厦门,而许家大商人许心素现在要么在月港自己的府邸,要么就在厦门,也就是中左所,两地间隔很近。

明朝,厦门名为嘉禾屿,也叫嘉禾里,下设四个都,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永宁卫的中、左两个千户所移驻嘉禾屿,并筑厦门城,此后中左所就是厦门岛的代称。

厦门古城,遥对鼓浪屿,两者的距离最多两里地。

明末清初,厦门港因为港阔水深的优势,作为月港的外港,开始逐渐取代衰退的月港,并发展成为通商口岸,迅速崛起成为国际贸易商港。

月港位于厦门湾,是明末厦门湾的一个重要贸易中心。

许心素通过一系列手段成功控制了月港的贸易大权,成为那个时代最具典型性的官商代表?。

拜访和结交大商人许心素,本来就是许海的打算,虽然是顺路而为,实际上,认祖仅仅是许海的借口,认识并结交许心素才是关键中的重点。

许心素,福建泉州府同安人,与李旦是结拜兄弟,当李旦在日本打拼时,许心素就在泉州府厦门等大陆地区的构建货源网络,而后将李旦所需的丝绸等商品运到台湾,再转于李旦之手,许心素也因此成为当时台海贸易的大海商。

许海直奔许心素的府邸,相比于厦门,许海更熟悉月港,毕竟是前生的老家,轻车熟路。

在好心人的的指引下,许海轻易地找到了许心素在月港附近的府邸,这座庄园占地五六亩,看着这座名为素园的华丽庄园,许海也是感慨万千。

现在有名望的闽商,唯有许心素的结局最惨,他本人被郑芝龙斩杀后,全家老小被福建官府抓进大牢,长子许乐天遁入群盗不知所踪,次子许一龙惨死在黑牢中。

实际上,许心素被杀时还是大明官身水师把总,听命于福浙总兵俞咨皋,名将俞大猷之子。

命运多舛的许心素,没有大恶,此人对自己的事业有大帮助,更何况还是一个家族的亲戚,这事情能袖手旁观么?姥姥的。

递交了拜帖,给了一个银元的的小费,许海在等待中

“许公子,欢迎光临寒舍,里边请,家父已经在客厅等候公子。”一位和许海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出门迎接许海招呼说道。

许海估计这位是许心素的小儿子,许一龙,比自己大一两岁,一个普通的貌不出众的年轻人。

“打扰了,给您们添麻烦了,请。”许海客气地回应着说道。

许家府邸客厅,一张矮腿的八仙桌,除了前边,其他三面一边留有两个圆凳,有小靠背,坐起来挺舒服,简洁大气,令人舒服。

“拜见许家老翁,晚辈许海给您添麻烦了。”许海躬身卑谦地说道。

明清两代,官无大小皆称老,人无老幼皆称翁,徐海照搬硬套,不犯错即可。

“都是一家人,别客气,请坐,喝茶。”许心素四十多岁的年龄,精神矍铄,两只眼睛格外有神。

许海坐在八仙桌排位老六的位置,毕竟还有许家两位公子,年龄都比许海大。

“晚辈是浙江舟山岛的许家,明成乐年间家祖随郑公下西洋之际,留守海外,无奈老天不公,一家之人仅剩我一个,我被西班牙人救了之后安身澳门,这次北上京城是为了给万历皇帝陛下进贡龙涎香的。”

喝了一口茶水,许海继续说道;“因为认识了西班牙人费里船长,所以我才有了京城进贡的机会。”

“许家老翁,晚辈之所以来月港拜访许家是因为听家父说过舟山许家和福建许家都是河北许家南下的一族,另外,听说您是福建大商人,手里有货源,和李旦还是结拜兄弟,为亲为利,所以晚辈就来了,还望老翁别笑话我。”

听完许海的叙述,感觉许家人一家都喘出了一口粗气,好像许海是个什么怪物一般。

“许家老翁和许家哥哥听我多说几句。”许海又喝了一口水,说道。

“日本的李旦,欧华宇,张敬泉,还有漳州的黄明佐,巴达维亚的苏鸣岗加上老翁您,我们这些大明人有钱有家有威望,就是没有实力,手里没兵,没有力量,几万大明人西班牙人说杀就杀,我说的没有错吧。”许海开始布道演讲了。

“假如有一天,李旦去世了,他儿子能继承父业么?老翁现在负责筹集货源,李旦坐镇日本,明后两年之后,一个叫颜思齐的人物伙同结拜的十八兄弟就会占据台湾,发展一方势力,这样的话,李旦,老翁,颜思齐三足鼎立,一旦李旦死了,他儿子李国助肯定斗不过其他人,搞不好,老翁一家也会受到无妄之灾,丢了性命。”许海不紧不慢的说道。

“老翁和许家哥哥,现在的大明一天不如一天,官府腐败,朝廷没钱,饥民太多,士兵叛乱,东北有鞑子作乱,沿海有红毛找事,海盗抢掠,天下不太平啊。您们说,再过二十年,假如有一天,改朝换代了,鞑子入关了,让我们剃发剃头,怎么办?”

许心素父子三人还没有完全从许海的话语中反省过来,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

“这怎么可能?”许家老大许乐天有点不服地说道。

“许家老翁和许家哥哥,有备无患总是好过临时抱佛脚,求人不如求己,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王道。”

“我在澳门开始招兵了,五千疍家人士兵,这次去京城见到皇帝陛下之后,我会请求官职,然后在北京招收三千阉人士兵,为北京减轻点负担,再从天津招收一些纤夫,东北招收一些饥民,再凑三千。”

“我希望许家老翁和哥哥们帮我在福建招收一千疍家人士兵,从现在开始每年招收饥民去台湾开荒种地,费用我出。”

“未雨绸缪,时不我待。老翁和哥哥们,我强大了,许家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许海说道。

“小三,小七,把礼物抬上来,许家老翁和哥哥们,这是我送给您们的十支最新式的燧发枪,不用火绳,这三把是短燧发枪,老翁和哥哥们留着防身,不要轻易暴露。”许海一边打开了箱子,一边说道。

系统出品,是这个时代最好的火枪了,无关长短。

“我把许小三和许小七留下了,疍家士兵招收好了带去澳门,也可就地训练,等我回来,一切费用都有我负责结算。”

出门了,拜会结束了,总算是接上头了,许家老翁和许家哥哥没有拒绝就是天大的胜利,万事开头难么。

等到今年九月八,我花开罢百花杀。

走在月港的豆巷古街上,看着月港著名的饷馆码头,童年似乎那么的遥远不可及,这条青石板路,还是我童年时代踏过的那条青石板么?

“许家哥哥,拜托了,后会有期。”许海站在船上对着许一龙拱手说道。

“后会有期,一路顺风,福建的事情放心好了,有我呢。”许一龙仗义的说道。

月港渐渐地远去,皮岛号继续乘风破浪,奔向北方。

一如既往地训练开始了,平时多流汗,战时更熟练,流血不流血,还得看老天。

许海就这么站在船头的甲板上,运气行功,体会着天海之间的变化,大自然面前,船太小了,人更小了,眼睛闭上了,思想更远了。

好帆吃风力,送我上青云,一步一呼吸,游戏八卦魂。

这人世间的变化,和天地一样,谁又能拎的清楚呢?

路过舟山群岛,掠过黄海,转眼间进入了渤海湾,这地方许海熟悉呀。

历时七天,许海的飞剪船终于到了鸭绿江的出海口,到了皮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