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式成为荆州刺史的助手后,便全身心投入到对荆州匪患的治理之中。我深知,要彻底解决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只依靠武力。我与李刺史多次密谈,详细规划了剿匪与整顿吏治的步骤。首先,我们决定从最猖獗的匪巢入手,以雷霆手段震慑宵小;其次,我建议李刺史暗中收集豪族勾结匪患的证据,待时机成熟,再一举剪除其羽翼。李刺史对我的提议深以为然,他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这让我感到一丝欣慰。至少,我有一个愿意合作的盟友。
在与李刺史商议具体剿匪方略时,我感受到了襄阳城内那股无形的力量。庞氏、蒯氏、蔡氏等望族,作为荆州的土皇帝,对任何可能动摇他们利益的外来者都保持着高度警惕。他们通过各自的眼线,密切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试图摸清我的底细和目的。我虽然表面上与他们周旋,赴宴饮酒,言谈甚欢,但我心中清楚,这些都是虚与委蛇。他们看似恭顺,实则暗藏祸心。我必须小心翼翼,步步为营。
昆图斯在这段时间里,倒是有了些“艳遇”。他告诉我,他在刺史府的池塘边,邂逅了一位名叫蔡芸儿的姑娘。他描述得绘声绘色,尤其强调了那双“美足”拨动池水的样子,让我听得有些啼笑皆非。他甚至告诉我,蔡芸儿嫌他名字难记,给他起了个汉名叫“阿昆”。我只是微笑着听着,心中却隐约有些不安。蔡氏,正是荆州四大豪族之一。一个蔡氏的姑娘,为何会轻易与昆图斯这般亲近?我虽然相信昆图斯的忠诚,但也深知汉家豪族的手段。我暗自留心,却并未点破,只待日后观察。
我的剿匪计划很快提上了日程。我与李刺史商议,决定先从襄阳城郊的一股盘踞已久的匪徒入手。这股匪徒人数众多,行事凶悍,多次劫掠商旅和村庄,严重影响了襄阳周边的治安。
“罗大人,”李刺史在军议上说道,“此股匪徒,名为‘黑风寨’,匪首乃一悍匪,唤作张彪,勇猛异常。其手下有数百精锐,盘踞于黑风山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下官曾多次派兵围剿,皆无功而返。”
我仔细研究了黑风寨的地形图,以及张彪的过往行径。我发现黑风寨虽然人数众多,但其组织松散,补给依赖劫掠。我决定采用罗马军团的精锐突袭战术,以少量精兵直捣黄龙,斩首匪首,瓦解其抵抗意志。这在罗马军团中是屡试不爽的战术,讲究的是纪律、协同与精准打击。
“刺史大人,罗义愿亲率五百精兵,直捣黑风寨!”我主动请缨道。
李明刺史闻眉,有些担忧:“罗大人,此行凶险,黑风寨匪徒凶悍,且地形复杂。不如多带些人马,稳妥行事?”
我摇了摇头,解释道:“兵贵神速,奇兵制胜。若大军压境,恐打草惊蛇,匪徒遁入深山,再难剿灭。罗义只需五百精兵,加上罗义带来的罗马亲兵,足矣。”我心中盘算着,以罗马军团的训练水平,五百精锐足以对付数倍于己的乌合之众。
李明刺史见我心意已决,便同意了我的请求,并从荆州兵中挑选了五百名士兵,交由我指挥。当我第一次检阅这些荆州兵时,我的眉头便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这五百荆州兵,与其说是精锐,不如说是临时拼凑起来的群众演员。他们的装备简陋而杂乱。许多士兵身着破旧的布甲,甚至只有薄薄的皮甲,甲片斑驳,缝线开裂,根本无法提供有效的防护。手中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有锈迹斑斑的长矛,有缺口累累的环首刀,甚至还有些人拿着木棍和农具改装的简陋兵器。这些武器大多保养不善,刀刃钝化,矛尖卷曲,一看便知平日里缺乏操练。他们的军服也是颜色不一,质地粗糙,许多士兵衣衫不整,甚至露出了里面的补丁。
他们的精神面貌更是令人担忧。队列松散,站没站相,眼神中充满了疲惫、麻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畏缩。他们彼此之间交头接耳,队列中不时传来低声的抱怨和窃笑。我试图让他们列成罗马军团的方阵,但他们对此显得茫然无措,动作迟缓而笨拙,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协同。我甚至看到一些士兵在操练时打哈欠,或是趁我不注意时偷懒。我心中暗叹,这哪里是军队,分明是一群被强征入伍的农夫。与我身旁那些身着统一制式铠甲、手持精良短剑和盾牌、目光锐利、身姿挺拔的罗马亲兵,以及那些背负劲弓、腰佩短刀、眼神冷峻的西域弓箭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我的罗马亲兵,每一个都如同雕塑般坚毅,他们的武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与精准。
阅读秘籍:鲜花收藏打赏三连击=更多精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