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我穿越者身份被国家发现 > 第26章:寒潮预警,惊动中枢!
换源:


       “神钢”诞生的狂喜还未散去,气象报告上那触目惊心的“特强寒潮”四个字,如同冰水浇头,瞬间让林峰的心沉入谷底。

总指挥部电报上“亦为国战”的铁血字迹,更让他感受到千钧重压。

技术难关可以靠智慧和举国体制攻克,但肆虐的天灾,面对的是千千万万毫无防备的普通百姓!

他立刻转身,对身边的“烛龙”通讯参谋斩钉截铁地下令:

“立刻通知钱老和周教授,请他们主持‘神钢’后续性能测试和锥体试制!我有紧急任务!”

说罢,甚至来不及脱下沾满油污的工装,抓起那份气象报告和电报,大步流星冲向基地保密通讯室。

厚重的铅门在身后关闭,隔绝了车间的喧嚣。通讯室内,只有仪器低沉的嗡鸣和红色保密电话的肃穆。

林峰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需要的不只是预警,而是具体、可执行、符合六十年代国力的应对方案!

后世那套成熟的应急体系,此刻必须进行革命性的降维简化!

他摊开稿纸,抓起笔,笔尖在纸上飞速划过,留下力透纸背的字迹。

知识库中关于极端寒潮的历史数据、后世应对经验、六十年代可利用的资源信息,如同奔涌的江河,在他脑中激烈碰撞、筛选、重组。

《关于应对特强寒潮灾害的紧急分析与建议报告》

报告人:深蓝(林峰)

密级:绝密·烛龙

一、灾情预判(基于气象总局数据及历史类比分析):

时间:

预计十日后(X月X日前后)自北向南席卷,强锋面过境时间约48-72小时,但极端低温(预计北方多省最低气温可达-30℃至-40℃,突破历史记录)将持续至少一周。

范围:华北、东北全境,黄淮、江淮北部将受严重影响。

主要危害:

极寒冻伤/致死:

缺乏有效御寒措施的户外工作者、老弱病残、流浪人员首当其冲。

交通动脉瘫痪:

铁路、公路(尤其国道、省道)将因暴雪、冰冻、低温导致内燃机车无法启动、车辆抛锚、铁轨结冰断裂,物资运输生命线中断!

能源供应危机:

煤炭运输中断将导致城市集中供暖锅炉燃料告急!农村土炕依赖的柴草储备不足!电力线路覆冰断线风险剧增!

农业生产毁灭性打击:

越冬小麦、大棚蔬菜(若已推广)、牲畜(尤其是幼崽)将面临冻死冻伤。

供水系统崩溃:水管大面积冻裂,城市自来水供应中断,农村水井冻结。

社会秩序风险:

物资短缺(食物、燃料、药品)可能引发恐慌性抢购甚至局部混乱。

二、核心应对原则:

生命至上,御寒第一!一切资源优先保障民众不被冻死冻伤!

保交通、保能源!

交通是救灾物资和能源输送的血管,能源(煤、柴)是维持生命的热源,二者必须不惜代价打通、保障!

发动人民战争!

依靠基层组织(街道、公社、生产队)、军队、以及全体民众自救互救!

三、具体应对建议(分阶段、分层次):

(一)灾前动员与准备(黄金72小时!):

最高层紧急动员令:

建议立即成立中央寒潮救灾总指挥部,由最高层直接领导,统一调度全国资源!启动国家层面应急预案(若未建立,此次即为建立之契机!)。

全民预警到户:

动用一切宣传手段(广播、报纸、基层干部走街串巷敲锣)!务必让每一户、每一个人知晓寒潮强度、持续时间及极端危险性!破除麻痹思想!

御寒物资极限筹措与发放:

城市:

立即清空国家战略储备库及各地商业库存的棉花、布匹、劳保棉衣棉被!组织街道工厂、被服厂24小时三班倒,赶制简易御寒衣物(不求美观,只求厚实)!按街道、居委会登记,优先发放给无取暖条件家庭、孤寡老人、低保户!口号:不让一户断炊,不让一人受冻!

农村:

紧急调拨储备棉花、粗布至公社!发动社员互助,集中所有可用布料、棉花、稻草(可填充制作草褥子、草帘子),制作御寒物品!重点保障五保户、烈军属、牲畜棚圈保温(牲畜是重要财产!)。

军队:

立即启封部分军用库存棉大衣、棉帽、棉鞋,支援地方重点人群(如铁路护路工、电力抢修队、关键运输线司机)。

燃料储备与抢运:

命令全国所有煤矿,在保障安全前提下,开足马力生产!

铁路、公路运输系统进入战时状态,所有运力向煤炭运输倾斜!确保北方各大城市供暖锅炉用煤最低存量!

农村:

发动社员抢收一切可用柴草(玉米秸秆、树枝、落叶),集中堆放,专人看管,按户分配。

交通动脉保卫战:

铁路:

组织铁道兵、铁路工人成立除冰突击队!储备大量工业盐(化冰)、喷灯(烤钢轨解冻)、备用铁轨!关键枢纽、桥梁、隧道口24小时值守!蒸汽机车锅炉提前保温防冻,内燃机车加注高标号防冻柴油(如有)。

公路:

组织民兵、道班工人,对国道、省道关键路段(坡道、桥梁)预撒砂石、炉渣防滑!调集重型卡车组成应急运输队,配备防滑链。

成立应急通讯保障组:

确保救灾指挥部与地方通讯畅通(有线电话、无线电台接力)。

医疗与民生保障准备:

各级医院腾空病房,储备冻伤、感冒、心血管疾病药物!组织医疗队待命。

城市粮店、副食店提前储备耐储存食物(如冻菜、压缩饼干、咸菜),农村检查集体粮仓防冻防潮。

水利部门:

对城市供水主管道进行紧急保温加固(稻草捆、旧棉被包裹)!组织抢修队待命。

(二)灾中应急与救援:

交通优先:

除冰队伍必须顶风冒雪,不惜代价保障铁路大动脉和几条关键公路干线畅通!这是生命线!

能源死保:

供暖锅炉燃料实施军事化管理,定量配给,优先保障医院、学校、托儿所、养老院!城市可临时征用非必要场所(如部分机关办公室、礼堂)作为集中御寒点,烧煤炉取暖。

搜救与转移:

组织基干民兵、公安、街道干部,对危旧房屋、偏远村落进行拉网式排查,强行转移受困群众至集中安置点!

医疗救治:

冻伤病患集中收治,推广简易有效的复温方法(如用体温或温水缓慢复温,严禁火烤、雪搓!)。

治安维稳:

公安部门加强巡逻,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造谣惑众、盗窃救灾物资等行为!

(三)灾后恢复与反思:

迅速评估损失,组织生产自救(抢修房屋、农田补种、牲畜防疫)。

建立国家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和常态化应急物资储备机制!

总结此次寒潮应对经验教训,修订完善国家应急预案!

报告的最后,林峰重重地添上一行字,力透纸背:

“此寒潮非寻常,乃数十年未有之巨灾!时间紧迫,恳请中央立即行动,以举国之力,打一场抗击严寒、保卫人民的生死之战!任何犹豫和延误,都将付出难以承受之代价!深蓝,泣血恳陈!”

放下笔,林峰的手心已全是汗水。他将这份凝聚着沉重预判和急切呐喊的报告装入绝密文件袋,火漆密封,郑重地交给通讯参谋:“最高优先级!十万火急!直呈总指挥和最高指挥部!”

参谋接过文件袋,感受到那份非同寻常的重量和紧迫,肃然敬礼:“是!保证完成任务!”身影迅速消失在加密通讯通道的入口。

林峰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来。他知道,自己已竭尽所能。接下来,是等待,是祈祷,是相信这个国家在危难时刻所能爆发出的惊人力量。

千里之外,四九城,红墙深处。

那份标注着“绝密·烛龙·深蓝急报”的文件,在短短一小时内,便摆上了最高决策层的案头。

办公室内灯火通明,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最高指挥部负责人逐字逐句地审阅着报告,眉头越锁越紧,当看到“数十年未有之巨灾”、“生死之战”、“泣血恳陈”等字眼时,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全国地图前,目光如炬,扫过即将被严寒覆盖的辽阔疆域。

“通知全体常委,立刻召开紧急会议!”最高指挥部负责人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雷霆之力。

“再通知气象、铁道、交通、煤炭、商业、民政、总参...所有相关部门一把手,一小时后到勤政殿待命!告诉他们,这不是讨论会,是战斗部署会!国家,进入非常时期!”

一道道加急电话指令,如同无形的烽火狼烟,瞬间从红墙内传向共和国的每一个角落。

巨大的国家机器,在“特强寒潮”的死亡威胁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然启动!

一场与天争命、守护生民的战役,在无声的紧张中,拉开了序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