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同一个班级,仿佛一堵无形的墙。但林雾泽、祁妄和周明远之间的友情,却像攀爬的藤蔓,越过墙头,在日复一日的校园时光里肆意生长,织就了一张独属于他们的温暖地图。
初三(5)班与初三(7)班在走廊尽头遥遥相对,初三(6)班则在上一层。空间的距离,反而让每一次相遇都显得格外珍贵,被赋予了如同驿站补给般的意义。
课间的能量传输点:林雾泽所在的6班后门口,简直成了他个人的“外交窗口”。只要下课铃一响,他那顶着标志性呆毛的脑袋就准时探出来,像雷达一样精准扫描着走廊对面7班后门的方向。
“老周——!”林雾泽扯着嗓子喊,全然不顾路人侧目,“数学作业最后一题你做了没?答案给我瞄一眼!”有时候则是:“明远!江湖救急!昨天的化学笔记!”偶尔喊错了也没关系,因为很快,周明远就会略显腼腆地出现在自己班门口,手里通常攥着一个字迹工整的笔记本或一张写着解题思路的便利贴。
祁妄对此的评价总是言简意赅:“吵。”但他自己,常会在这喧闹的课间“外交活动”进行几分钟后,面无表情地从初三(5)班走下来,路过6班后门时,脚步微顿,目光精准定位林雾泽和周明远。
他会先冷冷地扫一眼把半个身子都探出教室门外的林雾泽(那眼神仿佛在说“姿势危险”),然后目光转向周明远,点个头,算是无声的招呼,继而走向不远处的饮水机。当他接完水转身,多半会看到林雾泽已经拿到了“通关秘籍”,正兴高采烈地拍着周明远的肩膀。
祁妄这才慢悠悠地走过,顺手把自己那瓶刚接的、尚未拧开盖子的水,准确无误地放进周明远空着的那只手里(因为另一只手拿着作业本/笔记),动作自然得如同呼吸,仿佛周明远渴了就该他来管,然后丢下一个字:“喝。”
周明远握着那瓶带着祁妄掌心温度的矿泉水,看着对方挺拔的背影融进上课铃响起的匆忙人流,喉咙有点发紧。
走廊交汇处的“情报中心”:放学的铃声是解放的号角,更是三人固定的集结令。林雾泽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肩上那蓝白书包被他甩得像要起飞。他会风风火火地冲到高二(7)班窗边,把下巴搭在窗台上,对着还在收拾书包的周明远做口型无声催促,两条眉毛夸张地上下飞舞。有时候会引来7班同学善意的哄笑。而当周明远终于背着书包出来,两人便会不约而同地望向楼梯口。
祁妄的高三(2)班晚放几分钟是常事。但无论他下来得多晚,楼梯拐角的那片阴影下,总能看到林雾泽在眉飞色舞地讲着班里的奇闻异事(比如班主任的袜子破了个洞却浑然不觉),而周明远就站在旁边,认真听着,偶尔被林雾泽夸张的描述逗笑,露出安静的笑容。
只要祁妄高大的身影在楼梯顶端一出现,林雾泽的声音会自动提高八度:“祁哥!今天老刘(历史老师)讲那个段子笑死我了……”一边说一边很自然地就把周明远一起往祁妄方向推去。
三人汇流后,回家的队伍便正式成立。
林雾泽照例走在最外侧,负责引开路上讨厌的小石子或者制造话题;周明远处于中间,负责认真聆听并适时给出反应;祁妄则像沉默的定海神针,走在外侧靠近车道或靠近周明远受伤手臂的一边。晚风拂过,吹动三个书包,摩擦出沙沙声响。
共享的“秘密基地”与“专属频道”:林雾泽的鬼点子总是不缺。
他不知从哪里搞来三本一模一样的、巴掌大的硬壳软抄本,硬塞给祁妄和周明远一人一本。“锵锵!‘三界通信簿’!”林雾泽得意洋洋地宣布规则,“有啥想吐槽的,不想上课听的,回家路上想到的笑话,或者不会做的题,都可以写上去!放学了在固定地点(通常是教学楼后自行车棚最里面那根柱子后面)交换!”
于是:林雾泽的簿子上总是涂满了吐槽老师的灵魂画作和各种奇怪符号:“>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