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伯伯,有啥事您直说!”
徐达长叹一声,没了下文。
朱桢急得直皱眉:“您以前不这样啊,有话别兜圈子!”
“这些年军队拼命练兵,东边朝鲜又不安分。可战马马蹄磨损太厉害,一年得折损十万多匹,户部还不给钱买马,这兵可怎么练?”
“这我知道,您到底想说啥?”
朱桢实在摸不着头脑。
“我寻思,你敢打太子还没事,又能算出山东河南发大水,连李善长都被你弄出应天。这马蹄磨损的事儿,你肯定有办法吧?”
朱桢心里一动,故意问:“您找我借钱?户部都没钱,我哪有?得找陛下解决。”
“不是借钱!你就说能不能解决?”
“能!价格只要户部预算的三分之一,一两银子就行。不过……这生意得归我做,钱我来收,还不能让陛下知道是我干的。”
“啥办法?靠谱不?”
“明天早上来,我给你样东西拿去给陛下看。对了,把文策也带来。”
“原理总得说说吧?”
“人为啥穿鞋?”
“怕磨脚啊。”
“那不就得了,给马‘穿鞋’不就解决了?”
“马咋穿鞋?用千层底?不耐用吧?”
“明天你就知道了,说了现在你也不懂。”
正说着,朱桢突然冷脸喊道:“李山,出来!”
偷听的李山吓得哆嗦。徐达火冒三丈:“敢偷听?找死!”
“徐伯伯,我来处理,您先回,明天见。”
等人走了,朱桢盯着李山:“两条路,听我吩咐有好处,不然就等死。”
“我选第一条!”
“以后叫我公干先生。拿着这个马蹄铁结构图,去铁匠铺打一套出来。”
朱桢快速画好图,连冶炼方法都写得清清楚楚,“造型能仿,材质才是关键。”
李山拿了图匆匆去办,朱桢又若无其事地回到门口,接着卖诗去了。
……
朱桢摆摊卖诗卖到中午,生意明显不如昨天,一上午才赚了十两银子。
日头越来越毒,街上行人也少了,他琢磨着这生意难做,得另寻出路。
正打算收摊时,远处传来喊声:“公干先生!我回来了!”
抬头一看,是李山满头大汗地跑过来,手里攥着四个马蹄铁和一把长钉子。
“马蹄铁做好了?”
“做好了!就这四个破玩意儿,花了我一百文!太贵了!”
朱桢心里盘算,卖给徐达一套能赚九百文,十万匹马就是九万两。
他掏出两百文递过去:“拿着,多的当辛苦费。”
“这使不得!就是跑个腿……”
“让你拿着就拿着,别废话!”
李山眼睛一亮,赶忙收了钱。
朱桢接过马蹄铁仔细检查,试了试硬度韧性,质量确实不错。
李山在一旁絮叨:“那铁匠见都没见过这种冶炼法子,一开始不肯做,我说钱管够才动手。做完他自己都看傻了,非要留我吃饭,我惦记着您就没答应。”
说着说着,李山满脸羡慕:“公干先生本事这么大,以后可得带着我赚钱!有什么事尽管吩咐!”
朱桢盯着他看了会儿,心里有了主意。
李山慌了:“我说错话了?”
“想跟着我也行,以后必须听我的,好处少不了你的,明白吗?”
李山乐坏了:“明白!这天太热了,我去买冰,再弄点冰蜂蜜水给您降降温!”
“冰多少钱?”
“一小碗五十文。”
朱桢心里一动,这不就是商机吗?
正要让李山去买,突然又喊住他:“等等!应天附近哪有硝矿?”
“城东有个快荒废的硝矿,早就没人开采了。”
“拿上一大一小两个铜盆,跟我去一趟!”
李山虽然摸不着头脑,但还是乖乖照办,两人快步往城东走去。
……
马车轱辘声里,李山憋了一路终于开口:“六皇子,带俩铜盆去硝矿区干啥?徐大将军要来店里谈生意,咱不该等着?”
朱桢盯着车帘外:“等着,他到了就让他等。”
“还有多远?”
“三里路。见着河停下,舀两盆水。”
到了荒草丛生的矿区,朱桢跳下车:“搬盆,进矿洞。”
矿洞里寒气直冒,李山哆嗦着放好铜盆。
朱桢敲下块硝石扔进大盆:“把小盆放进去。”
硝石入水“哧”地冒白气,李山倒退两步:“这、这是啥妖法?!”
朱桢没搭腔,盯着小盆里的水慢慢结冰。
李山凑过去摸了把,手猛地缩回来:“冰?真冻成冰了?!”
“尝尝。”
李山咬下一小块,眼睛亮了:“能吃!六皇子,这法子你咋知道的?卖冰肯定赚疯!一块冰卖二十文,一天能产……”
“低调。”
朱桢打断他,“等我拿下矿权,这事谁都不能说。往后你管明面上的生意,叫我公干先生。酒家继续开,以后用得着。”
李山直拍胸脯:“都听您的!这天热,多弄点冰?”
“随你。”
朱桢靠着洞壁,看李山手脚麻利地又冻出几盆冰。
两人不知道,这会儿酒家正有人拍着桌子等他们。
……
朱桢和小二搬着几大盆冰回到酒家,这段时间他把这儿当落脚地。
小二们虽然好奇这些冰哪来的,但朱桢向来神秘,大家也见怪不怪。
其他小二瞅见他们,都凑过来。
最近掌柜对朱桢言听计从,和以前大不一样,可当手下的,也不敢多问。
“公干先生,忙一天累坏了吧,先上楼歇着,冰蜂蜜水马上送来。”
掌柜李山说。
朱桢点点头。
冰和蜂蜜都是稀罕物,没想到李山这儿都有。
正准备上楼,就看见门口站着个老头——竟是宋濂。
“宋大学士,里边请!”
李山招呼道。
店里小二却直翻白眼,昨天这老头被朱桢“教育”了一顿,今天咋还来?
“公干先生在吗?”
宋濂问。
朱桢就在旁边,李山以为他又来买诗,赶紧说:“在在在!我去拿笔墨!”
宋濂盯着朱桢,那眼神透着股敬畏,不像对文人的尊重,倒像是下属见了上级。
朱桢心里一紧,感觉不对劲。
“公干先生,我找您有事。”
“我不卖诗了,你走吧!”
朱桢直接拒绝。
李山也跟着撵人:“宋大学士,先生不见客,您回吧!”
小二们围过来,做出送客的架势。
宋濂却不罢休,大声问:“公干先生的公干二字,可是先生的字?”
这话没头没脑,旁人听得一头雾水,朱桢却明白,自己身份怕是暴露了。
李山还想赶走宋濂,朱桢却说:“让他上来。”
两人上了楼,宋濂突然行礼:“老臣拜见六皇子!”
朱桢吓一跳:“你怎么认出我的?我都易容了!”
“不是我,是陛下。您的书法引起了陛下注意。”
这字体在当时太特别,一下就露馅了。
“说吧,找我啥事?”
宋濂“扑通”跪下:“臣求六皇子,别再卖诗了!”
“是陛下的意思?想断我活路?”
“不是!您这么卖下去,朝廷收诗都收不过来。陛下下令,您的诗都要收进册子当科举材料。这两天买诗花了太多钱,户部快撑不住了!”
朱桢寻思,敢情自己赚的不如倒腾诗的人多。
不过看朱元璋这反应,心里还有点得意。
既然宋濂求他,正好办件事。
“不卖也行,你帮我拿下城东硝矿的开采权。”
宋濂正犹豫,李山端着冰蜂蜜水上来了。
宋濂一看,朱桢离开皇宫才一天多,日子过得挺滋润,大热天还有冰蜂蜜水喝。
再看自己跪着的样子,有点尴尬。
朱桢见状说:“李山是自己人。”
宋濂这才没那么别扭,但还是一脸犹豫。
朱桢瞅着他盯着冰蜂蜜水的眼神,又有了主意。
……
李山一看,就知道宋濂早认出朱桢了,也没觉得多意外。
朱桢吩咐:“李山,把冰蜂蜜水给宋濂。”
李山心里犯嘀咕,这玩意儿可贵着呢,但还是应下:“是!”
宋濂捧着碗,里面冰块漂在蜂蜜水上,惊得直问:“这真能给我喝?太贵了!”
“喝吧,没事。”
朱桢说。
李山脑子转得快:“我再去弄一碗。”
宋濂一愣,心想这小店挺有钱啊,现在应天冰多难买,一小块就炒到二十文往上,蜂蜜也稀罕,这俩凑一起,自己都没喝过几回。
他边念叨边喝,一脸享受。
李山很快端来第二碗,轻轻放在朱桢手边。
朱桢喝了一口,确实畅快。
这边宋濂一碗早喝完了。
“起来坐着喝,跪着不好看。”
朱桢说。
“六皇子不答应我的事,我不起来。”
“你不也没答应我的?”
朱桢见说不动,直接加码:“你要是肯帮忙,我给你十斤冰消暑,咋样?”
宋濂瞪大眼,十斤冰,连朱元璋都给不了这么多。
但他也犯愁:“硝矿是国有产业,您身份特殊,陛下怕是……”
“你去跟陛下说,是李山要租,用租的形式,一年三千两银子,行不?”
宋濂琢磨:“这得看陛下定价。”
“五千两是上限,超过就不租。钱我先付一年的。”
宋濂忍不住问:“您真有这么多钱?”
“明天这时候等你消息。”
朱桢说,“诗我不卖了。”
“一言为定!”
“记得出官方字据,口头不算!”
“放心!”
“行了,回去吧。”
宋濂跪久了起不来,李山扶他下楼。
朱桢靠在窗边,想着明天开始赚钱,先赚九万两。
李山回来后犹豫着问:“真花五千两租硝矿?”
“五千换五万甚至更多,这买卖不干?”
李山不敢不信:“信!我这就去准备。”
宋濂一回家就吩咐:“拿十斤冰出来,化糖水,给孩子们一人一碗。”
宋夫人问:“陛下赐冰了?”
还没等回答,外面喊:“陛下驾到!”
冰还没藏起来,朱元璋已经进门,宋濂慌得赶紧行礼。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