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瞅着碗里的东西问:“这是啥?看着眼熟又新鲜。”
朱桢赶忙介绍:“这叫四果汤,四种果子加蜂蜜,兑冰水做的,夏天喝能解暑,大家尝尝!”
宋濂啧啧称奇:“没想到能这么搭配,真有意思!”
朱桢招呼:“快尝尝,保准忘不了这味儿!”
话音刚落,众人就吃起来,吸溜吸溜的声音不断。
台下几千人眼巴巴瞅着,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徐达几口吃完,把碗一推:“痛快!再来一碗!”
朱桢立马吩咐:“李山,给徐大将军添上!大家敞开吃,管够!”
不少人跟着续碗,不用他们夸,这举动就说明四果汤确实好吃。
台下有人喊:“公干先生,这四果汤咋卖?”
徐达也问:“一碗多少钱?我想买几碗带回去。”
汪广洋跟着说:“我也想给家里带点。”
宋琼英满眼佩服:“您咋想出这搭配的?太厉害了!”
朱桢抬手示意安静:“一碗十文!”
有人算了笔账,大伙议论纷纷。
有钱人觉得划算,穷人嫌贵。
“啥时候开卖?”
“中午!都排好队,先来后到,准备了几千份,人人都有!”
话音未落,几千人瞬间排好队。
朱桢看到带头挑事的王阳父子也在队伍里,没多理会,转身跟徐达说:“徐伯伯,这桶四果汤,麻烦徐伯母给我娘送到宫里。”
徐达点头:“放心,散场就送去。”
朱桢又喊:“李山,想打包的都给装满!丘福,备一桶汤、十个琉璃碗,送去怡红楼。”
四果汤的事儿很快传遍应天,朱桢琢磨着,往后还要做更多冰品生意。
中午散场后,徐达夫妻俩就往乾清宫送汤去了。
……
御书房里,朱元璋声音突然响起:“你说朱桢开了长明集团?手续都办全了?还卖冰品?这名字取得……倒是有气势。”
“陛下,千真万确!开业那天热闹得很,少说有几千人围着。”
“几千人?”
朱元璋眉头一皱,“徐达、汪广洋他们也去了?连青楼的人都去凑热闹?”
“是!听说城东建了冰窖,冰品叫四果汤,十文钱一碗,用琉璃碗装。”
“琉璃碗?!”
朱元璋猛地坐直,“一天能卖多少?”
“回陛下,五百两银子!开业才一个时辰就卖光了,好多人连碗都没摸着。”
“没买一碗回来?”
那人“扑通”跪下:“属下该死!等排到跟前,早没了。”
朱元璋沉默片刻:“知道了,退下吧。”
他心里直犯嘀咕,自己凑十万两银子都费劲,朱桢七个月就能赚到?
门外,朱标听得一清二楚。
正琢磨着“我也要开一家”,小太监跑过来行礼。
这时朱元璋喊道:“标儿,在外面?进来!”
朱标硬着头皮进去,正撞上朱元璋的目光:“都听见了?学着点你六弟,人家一天赚的比你一年俸禄都多。”
朱标憋得脸色发红,只能低头应“是”。
小太监趁机开口:“陛下,皇后请您去丽正宫,说有东西怕放坏了。”
“什么东西这么急?”
“小人不知,皇后催得紧。”
“走吧!标儿也一起。”
朱元璋起身,带着两人往丽正宫去了。
……
朱元璋带着朱标走进奉天殿,殿里众人立刻行礼:“拜见陛下!”
看着马皇后、几个妃子、儿子们,还有徐达的夫人谢氏,朱元璋皱起眉头:“你们都在这儿干什么?”
马皇后解释:“谢氏带了好东西给胡充妃,胡充妃说大家一起吃,就送我这儿来了。”
“难得你们想着分享,替朕谢过徐达。送的什么?”
谢氏连忙应下。
马皇后接着说:“是四果汤,现在民间特别火的冰品,不好买。怕化了,才急着请陛下过来。”
听到“四果汤”,朱元璋和朱标心里都咯噔一下,猜到是朱桢的手笔。
“让朕尝尝。”
朱元璋没多问。
马皇后赶紧盛了一碗。
朱元璋吃完点头:“味道不错,再来一碗!”
又招呼众人:“都别光看着,一起吃。”
郭宁妃主动帮忙盛汤。
朱标尝了一口就说:“太冰了,吃着不舒服。”
胡充妃脸色一沉,让人拿走他的碗:“太子肠胃弱,少吃点。”
朱元璋也说:“不舒服就别吃了。”
等大家吃完,朱元璋直接说:“琉璃碗留下,往后宫里每天都做四果汤,让户部安排。”
胡充妃趁机上前:“陛下知道这是谁做的吗?”
“谁做的不重要,按我说的办。今天就到这儿。”
朱元璋起身就走。
胡充妃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只能行礼。
朱标黑着脸离开,满心不痛快。
……
“丁显拜见太子殿下!”
朱标冷着脸,瞥了眼来人:“找我何事?”
“郭宁妃那边安排妥了,王家会让朱桢在应天混不下去。”
丁显压低声音。
朱标淡淡点头:“办得还行。”
“殿下看着不高兴?”
“还不是因为朱桢!他最近鬼点子太多。”
朱标烦躁摆手,“没别的事我回了。”
“等等!”
丁显快走两步,“平康坊怡红楼有个花魁纪如雪,才貌双全,要不要安排您去见见?”
朱标眼神亮了:“真有这么厉害?”
“绝对错不了!您去了肯定还想再去。”
“行,定好时间来东宫说。”
同一时间,长明集团内一片欢呼。
朱桢给员工发完奖金,会客室里来了位珠光宝气的老妇人。
“公子,我是怡红楼江翠华,纪如雪姑娘请您明日一叙。”
“纪如雪?谁啊?”
朱桢疑惑。
一旁李山赶紧解释:“就是最**康坊最有名的花魁,才貌双绝!”
朱桢来了兴趣:“告诉她,我明天一定去。李山,送夫人一桶四果汤。”
等人走后,朱桢问:“琉璃厂进度如何?”
“前期钱不够,得慢慢来。”
“无忧酒呢?”
“已经酿了一百大缸。”
“加到一千缸!再准备十瓶琉璃瓶装的,刻上长明集团,今晚要。”
第二天一早,朱桢带着丘福和十瓶无忧酒,直奔怡红楼。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