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祸害系统校花?绿茶?众女遭殃了 > 第一十九章:高良本就天资聪颖
换源:


       虽然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但那双明亮的眼睛在夜色中格外动人。

女孩穿着时尚,清新中透着几分柔美。

高良扫了她一眼:“你也是来联谊的?”

“嗯。”她点点头,“这种活动太无聊了。”

她早就坐在观景台上,一眼就注意到了人群中的高良。

他的气质出众,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见他独自离开,她便跟了过来。

“说什么拓展人脉、培养社交能力,都是浪费时间。”她语气里带着不满。

高良挑眉:“看来你很有经验?”

“开学才一周,助班就安排了八场联谊。”她叹了口气,“前两场有三十多个男生加我微信,现在全删了。”

高良轻笑:“见仁见智吧,有人确实能从中获益。”

自从获得系统加持,他的谈吐更加得体。

既不过分赞同,也不轻易否定。

女孩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口罩女孩打量着高良,从衣着谈吐判断他并非普通学生。

横城大学果然藏龙卧虎,她暗自感叹。

“你说得对。”她点头附和,指向远处嬉闹的人群,“他们玩得多开心。”

“联谊不必强求结果,当作游戏就好。”高良停顿片刻,“只是我不热衷这类游戏。”绑腿踩气球之类的活动,他实在提不起兴趣。

“真巧,我也是。”她侧过脸看向高良。

微风拂过,短发轻扬,衬得她格外动人。

两人坐在草坪看台上畅聊,默契地避开个人信息。

就像偶遇的旅人,享受片刻投缘的交谈。

联谊结束时,口罩女孩挥手道别:“今晚聊得很愉快。”

“再见。”高良目送她离开。

一个多小时的交流让他感受到这是个思想独特的女孩。

次日,高良在宿舍休息查资料。

9月5日周一,杭城大学迎来开学第一课——与其他高校不同,这里将军训安排在大一期末,直接衔接寒假。

开学第一天的早课,四人组起了个大早。

高良特意比平时提前一小时起床,收拾妥当后背着书包下楼。

王晋、陈璟文和龙振华已经在楼下等他,四人买了早餐匆匆赶往校车站。

17栋宿舍楼前的景象让他们傻了眼。

蜿蜒的队伍足足排了上百米,全是赶着去上课的经管学院学生。

更糟的是,这个站点并非始发站,前几站已经塞满了人。

“这也太夸张了吧?”陈璟文瞪圆了眼睛。

北区宿舍到南区教学楼相距几公里,步行要半小时以上。

正当他们发愁时,一辆校巴摇摇晃晃地进站了。

车厢里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司机还在扯着嗓子喊:“往里走!那对小情侣别害羞,抱紧点给后面同学腾地方!”

转眼间,又硬塞进去六个学生。

“完了完了,”龙振华捏着肚子上的赘肉哀嚎,“我这身材怎么挤得上去?”

更绝望的是,随后接连三辆校巴都满载飞驰而过,连减速的意思都没有。

四人望着远去的车尾灯,面面相觑。

陈璟文盯着手表,眉头紧锁:“糟了,开学第一节课就要迟到。”高良和王晋却一脸悠闲。

校巴站台前,不断有学长学姐骑着自行车或电动车经过。

他们瞥了眼等车的学弟学妹,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几辆摩托车呼啸而过,高良惊讶地睁大眼睛:“学校里能骑摩托?”

“当然可以。”王晋的回答干脆利落。

陈璟文这个外地人更吃惊:“杭城不是禁摩吗?这可是国际大都市。”

“只在市中心主干道禁摩。”作为本地人,王晋解释道,“学校不在禁摩区,不过得先考驾照。”

高良听得两眼放光,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陈璟文望着长长的队伍,无奈地叹了口气:“摩托车太贵了,过两天还是买辆自行车吧。”

杭城大学建在山坡上,校园内高低起伏,陡坡不少。

最出名的是那座“夺命紫荆桥”,长167米,宽19米,坡度超过45度。

在这里骑车,简直是一场体力考验。

龙振华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笑道:“我准备买辆电动车,骑自行车怕是要把轮胎压爆。”

电动车和摩托车差别很大。

摩托车靠燃油驱动,动力和速度远超电动车,价格也更贵。

既然学校允许骑摩托车,何必再挤公交?

高良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四人等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终于赶到教室,但还是迟到了十分钟。

他们悄悄从后门溜进去,生怕被老师发现。

经济学专业课程繁多,包括政治经济学、《资本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大一主要学习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这节课讲的是经济学原理。

讲台上的中年男老师戴着眼镜,讲得激情四射,台下却有不少学生昏昏欲睡。

高良专注地翻着课本。

当初填报志愿时,他就是因为对经济学感兴趣才选择了这个专业。

作为学霸,他的学习能力一直很强。

突然,系统的声音响起:“叮咚,宿主看书入迷,触发无师自通buff。”

【无师自通buff:提升学习领悟力、理解力和举一反三能力,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快速掌握技能。】

【作为祸害,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温馨提示:祸害附体的日常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自习时竟意外触发了学霸天赋!

高良本就天资聪颖,研读专业书籍时总能快速掌握要点。

如今获得“无师自通”的增益效果后,理解能力更上一层楼,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也能轻松消化。

一遍不够就再来一遍。

他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周围的一切都成了背景音。

同排的龙振华和王晋早已趴在桌上酣睡,唯独陈璟文还在认真做着笔记。

大学课程通常两节连上,足足九十分钟。

就在这短短两节课里,高良不仅通读了整本《经济学原理》,更将核心内容融会贯通。

大一的基础课程本就浅显,对高良而言更是不在话下。

“呼——”

合上书本,他舒展筋骨,非但不觉得疲倦,反而神采奕奕。

环顾四周,教室里八成学生不是在睡觉就是在玩手机,认真听讲的寥寥无几。

这就是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课堂如梦境,手机不离手,论文靠搜索…话虽夸张,却也不无道理。

不过,路终究是自己选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