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厅内灯光明亮,空气中却仿佛凝结了一般。
林修远坐在座位上,目光如炬,一动不动地盯着前方投影幕布上那组被精心修饰过的数据图表。
赵文杰正站在讲台中央,神采飞扬地向在场的专家、官员和媒体讲解他团队的研究成果。
“这是我们团队在过去三年中完成的最新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结果,有效率达到78.6%,远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
掌声响起,但林修远没有鼓掌。
他只是轻轻摩挲着膝盖上的文件夹,嘴角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陈教授缓缓开口:“赵主任,关于你们论文中的数据来源,有没有可能存在样本选择偏差?我们注意到某些关键指标的波动异常。”
赵文杰微微一笑,神情自若:“学术研究总会有误差,尤其是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我们已经对原始数据进行了修正,并通过了伦理审查。请各位放心。”
林修远缓缓起身。
全场目光瞬间集中在他身上。
一个实习医生,在这种级别的听证会上发言,本不该引起太大注意。
但所有人都记得——正是这个年轻人,在一个月前揭露了某三甲医院滥用抗生素的问题;也是他,最近提交的匿名举报材料直接导致这场听证会召开。
他走上了讲台,步伐稳健,语气不急不缓:
“赵主任,我这里有一份原始数据库截图,请允许我展示一下。”
他从随身携带的U盘中调出数据,投影屏上立刻出现了两组对比图。
左边是赵文杰团队发表的公开数据,右边则是未经处理的原始数据记录。
“这是你们论文中宣称‘疗效显著’的三个核心指标,但在原始数据中,这些数值前后相差了整整三倍。”
现场一阵骚动。
赵文杰脸色骤然一沉,但仍强作镇定:“样本误差而已,任何研究都可能出现这样的波动。”
“误差?”林修远嗤笑一声,“还是人为筛选?”
他敲击键盘,屏幕上跳出一段DNA测序比对动画。
“这段视频模拟了你们论文中20个阳性病例的真实测序过程。请注意看,其中15个病例在原始记录中根本不符合入组标准,甚至有三位患者根本没有接受过完整疗程。”
“这不可能!”一名赵文杰的助手猛地站起,“你怎么会有我们的原始数据?!”
林修远淡淡扫了那人一眼:“数据不会说谎,真相也不会被掩盖。我只是做了每个医生都应该做的事——还原事实。”
会议厅内一片哗然。
几位与会专家纷纷低头翻阅手中的资料,脸上神色各异。
陈教授皱眉看向赵文杰:“赵主任,你是否能解释这些差异?”
赵文杰额角已有细汗,但仍试图稳住局面:“林医生提供的数据来源不明,无法证实真实性。我们团队的所有流程都符合国家规范,所有数据均经过双重审核。”
“那么,您敢不敢接受第三方复核?”林修远直视着他,语调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赵文杰眼神一滞,刚要开口,却被陈教授打断。
“林医生。”陈教授缓缓开口,眉头紧锁,“你的证据是否经过第三方验证?”
众人屏息。
林修远点点头,语气坚定:
“我已经提交给三位独立专家,他们正在审核中。最终报告将在三天后正式发布。”
空气仿佛凝固。
这一刻,整个听证会的局势,已悄然倾斜。
会议厅内,众人尚未从方才的交锋中回过神来。
陈教授的声音沉稳而威严:“林医生,你的证据是否经过第三方验证?”
这句话如一把利剑,直指问题核心。
在场的每一位专家、官员、记者乃至赵文杰本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那个年轻实习医生的回答。
林修远神色不变,目光平静地迎向陈教授的视线,缓缓点头。
“我已经将原始数据和分析过程提交给三位独立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他们都是国内基因医学领域的权威学者。联合评审报告将在明天正式公布。”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赵文杰脸色彻底变了。
他原以为这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胡闹,但现在,对方不仅掌握了确凿证据,还已经提前布局——这哪里是什么实习生?
分明是个蓄谋已久的对手!
几名专家低声交谈起来,眼神中多了几分审视与重视。
陈教授看着林修远,目光深邃了几分。
作为市卫健委派来的专家组成员,他对这位年轻的实习医生早有耳闻,却没想到会在今天亲眼见证其锋芒。
他轻轻点头:“如果这份报告属实……那赵主任的研究确实存在严重问题。”
赵文杰强作镇定,咬牙道:“就算有第三方介入,也不能说明你们的数据就是真实的!林医生,你到底想干什么?”
林修远没有回答。他的目光扫视了一下专家们,然后轻描淡写的说:“我只希望真相不被掩盖。”
听证会结束时,已是黄昏时分。
人群散去,林修远独自走向大厅门口,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林哥!”林浩然快步追了上来,脸上满是激动之色,“你知道吗?你刚才的发言,已经被现场直播转播到省卫健委官网上了!很多人都看到了!”
林修远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林浩然一边走一边翻着手机,兴奋地说:“我刚刚偷偷录下了全过程,准备发到医学论坛上。你简直就是我们这一代医生的偶像啊!太帅了!”
“别乱发。”林修远淡淡开口,“有些事情,还不适合曝光。”
林浩然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郑重地点头:“明白了,林哥,我会小心处理的。”
两人走到停车场外,夕阳洒在林修远身上,给他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
他仰头望天,心中思绪万千。
这场听证会只是开始,真正的大战还在后头。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悄然靠近。
“林医生。”
一个穿着灰色西装的中年男子递来一张名片,动作低调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分量。
“这是国家罕见病研究中心李副主任的邀请函,他想亲自见您一面,谈一谈关于基因修复液的临床研究构想。”
林修远接过名片,扫了一眼,不动声色地收入衣袋。
“我知道了,谢谢。”
那人点点头,转身离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林浩然惊讶地看着那人的背影:“林哥,那个人……不会是中央派来的吧?”
林修远嘴角微扬:“差不多吧。”
他低头看了眼手中的名片,上面赫然写着:李国栋,国家罕见病研究中心副主任。
这个名字,他在前世曾多次听闻。
那时的李国栋,正是推动国家罕见病立法的关键人物之一,也是少数几位支持他研发“基因修复液”的高层。
林修远心头一动,暗忖:果然,这次事件已经引起了体制内的关注。
真正的战场,才刚刚开始。
次日清晨,林修远接到通知,昨晚提交的第三方评审报告已出炉,结果明确指出赵文杰团队的核心数据存在人为篡改痕迹。
省卫健委迅速作出回应,宣布暂停该研究项目,并成立专项调查组。
与此同时,一封来自国家罕见病研究中心的正式邀请函也送到了林修远手中。
下午三点,林修远走进位于京城的国家罕见病研究中心大楼。
电梯缓缓上升,玻璃窗外的城市风光在他眼中变得渺小。
他握紧手中的文件夹,里面是他早已构思多年的“基因修复液”理论模型,以及未来十年罕见病治疗的可行性方案。
门开,他步入会议室。
一位年约五十、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桌前等候,见他进来,抬头微笑。
“林医生,欢迎来到国家罕见病研究中心。”
“我们看过你的病例分析和理论模型,非常感兴趣。”